那两座大石狮子与御赐的“敕造宁国府”匾额,朱漆兽衔双环大门、东西角门,依旧一如既往向外人宣示此间主人的煊赫。
不过如今满城皆知,宁国府早已经名存实亡了,宁国府家下的庄屯食邑,充了国库,大宗一脉断子绝孙,族长贾蔷有名无实,所拥有的经济大权几乎可忽略不计。
登仙阁、天香楼、逗蜂轩……荼靡、葡萄、山茶、杜鹃、牡丹、芍药、海棠……名贵花种应有尽有,开放的,未开放的,此景仍在,斯人已去。
据明代《群芳谱》等记载,古时养花、种花、品花蔚然成风,可谓席卷大江南北,华夏牡丹,以曹州(山东菏泽)最为出名,以养花变成百万富翁的人,不在少数。
神京也是如此,以右安门草桥万花品种、丰台芍药享誉京师,西直门外也有花匠铺。
所以,后来被称为“桂花夏家”的夏金桂一家,也因为种植桂花而暴富,不足为奇。
古代已经知道使用温室、火窖、冰窖,能够培养出不合时令的瓜果、蔬菜、花种。
不过,仅限于富户,贫民一般没条件。
另外花瓶、品花、插花都是颇多讲究,大明文人对此有精彩记录,这些情况,在贾府也是悉数可见的。
中国的瓜果蔬菜、植物,外国传进来的不少,包括玉米、番薯、葡萄、小麦、棉花、烟草等,玉米、番薯、烟草在明代早已传入,但是种植规模却不超过一成,仅在福建广东一带有种植。
史料记载:崇祯年间,三尺孩童,莫不吃烟,为此崇祯还发布过禁烟令,倒不是因为他想让国民戒烟,而是他觉得吸烟者会损害大明的“国运”。
然而随着农民军和清军先后将天下颠覆,最后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该吃烟的还是照吃不误。
宁国府封园闭户,原本自流民队伍里招收的仆从也都作鸟兽散,贾蔷也已经从宁国府里搬了出来,不过贾蓉留了一个心眼,他让贾蔷在宁国府的庄子上种了几十亩甘薯和玉米,给贾蔷营建了一个小作坊,生产地瓜干,地瓜烧、苞谷酒等副产品。
甘薯和玉米都是可以酿酒的,虽然味道不一定好,但是胜在量大便宜,因此来买的人不少。
由此,贾蔷就单独留在了神京城的郊区,那里有贾蓉事先为他准备好的一个小宅院。
他显然就是留在这里充当贾蓉在神京城地界耳目的。
毕竟他跟宁国府关系要浅一些,又不像贾蓉那样有“重大嫌疑”,因此很快就得到了释放,不过有了一次劫后余生的经历以后,贾蔷便死活不肯继续住在宁国府里了,果断选择出去谋生。
贾蓉虽然走了,却也留给了他不少资源供他调度,比如将近三百人男女工人,还有账目上接近七万两的银钱,贾蔷也不是个爱挥霍却不会经营的,既然贾蓉把这些交给了他,他自然也认真地做起了生意,还别说,果真让他赚了些钱。
虽然是被迫离开,但贾蓉还是觉得,自己说不准哪天又会跑回来。
他拎得清什么时候忍、什么时候狠,亲王是除了皇帝之外,最尊贵的国家蛀虫,亲王府的爪牙,此时此刻的他是完全惹不起也不想有牵扯的存在。
但是以贾蓉的心性,也绝不是就这么算了,他能以武秀才之身,整死贾珍,让贾敬闭嘴,等到他手握兵权那一天,这出走的狼狈便可十倍还之。
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安安稳稳地生活,他也乐意,但时世不允许。
唯有在手握权力的血腥道路上,扫清一切阻拦,贾蓉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保护自己和自己将来的女人们、做些他想做的于社稷有益的事情。
认识自己很难,活着就更难,尤其是处处受拘束、掣肘、要忍受几年弱势地活着,但贾蓉从来都不在乎——尽管斗争使人疲惫,封建贵族的家庭生活令人齿冷,也许睡觉都偶尔会惊醒过来,而且他还不得不先以入乡随俗的方式和他们一样戴上涂脂抹粉的虚伪面具。
贾蓉这匹蛰伏到湖广地界扎根的孤狼,亲手掐断掉了自己的些许威胁,但以后,兴许还会有更加凶猛的虎兕找上门来,要求他进场搏斗。
虎兕一旦相逢,便是“贾家事”的结束,“甄家事”的开始,那时候,贾蓉不会再是一匹孤狼,而是带着狼群进场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