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玄都谣 > 第十九章再三拒永乐相招,自诵经本心不违

第十九章再三拒永乐相招,自诵经本心不违(1 / 2)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

山顶,杨真再一次扫完山道后,在一处崖石上看起了入道三经之一的《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杨真在前世便拜读过,作为一部道教经典,它所阐扬的入世行善以求长生乃至成仙的理论,使积善成仙这一修持法门得以流行推广,从而便利民众修道。

称其为入道之经,是因为《太上感应篇》虽然也谈长生求仙,然绝口不提修炼、服食、导引、符箓,而只言:“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

此书在此世人间也有流传,能使众生种善根,行善行,于善行中窥见那难言的道性,不少真人尚处凡俗时便时常诵读,以此书入了道门。

杨真换了人间,再看到《太上感应篇》时不免倍感亲切,一字一句细细品读细细体会。

杨真身侧,团子懒洋洋的趴着,似闭目假寐,又似静听杨真诵读经书,想是辟谷丹的功效,团子晶莹剔透的毛发自生一股灵韵,也更通了人性。

“道兄年不及我,却时时手不释卷,日日深入经藏,就是团子日日听道兄诵经,随道兄修行,久而久之怕也得通灵得气,走上修行之途。道兄对道经法义的领悟实是令我汗颜。”来人正是詹台铭,上到山崖上便忍不任揉了揉团子。团子也不认生,懒洋洋的趴着任由詹台铭替它梳理毛发。

“哈哈,团子这懒劲,比我更像是睡功的修行者,实在功力高深。”说着,詹台铭寻了个平坦的石台就地躺下。

自切磋后已过了数日,詹台铭在昏迷后小半日便醒了过来,也没什么大碍,只是中容真人与观中诸真品茶论道,弈棋谈经,詹台铭不大喜欢,便在这混元峰游荡,看过了诸多景色,偶然撞见杨真在此处翻阅经书,便经常过来闲聊,一来二去两人也熟识了许多。

“大道高远,我等当孜孜以求,不得懈待。”杨真手持经签轻轻的翻动着书页,崖上疾风吹过,到了杨真面前又无声散去,不论经书还是衣袍长发都未动一丝。

“道兄这避风咒愈发使用纯熟了,几日前尚需持咒结印,现在竟能动念间施展于无形,这进步用神速已不足以形容,过不了几日恐怕又有另一番见解,这份天资使在让我震惊,自叹弗如。”詹台铭每一次见到杨真都会有新的惊讶产生,杨真就好似为道而生,时时都在求道路上前行,每一刻都有新的体悟。

“道兄又何必妄自菲薄。”杨真手中经签一顿,合上了经书,“在我看来,道兄胸中蕴养的那股剑意又比昨日强了些许,也不见道兄修行,仅靠睡眠便能日日长进,这才是我羡慕不来的。”

“若道兄入我永乐宫,这吕祖所创的睡功《咏蛰龙法》道兄便不用羡慕。”杨真的事在青城山并不是什么秘密,几日来詹台铭也了解了前因后果,不知怎地竟生了拉杨真入永乐宫门墙的想法,这也是詹台铭经常来寻杨真的原因之一。

杨真一如之前两次一般拒绝了詹台铭,“道兄莫要再如此说,进了青城,便再无入他派之想,固执也好,错失机缘也罢,杨真都不做他想,道兄还是莫要再废口舌了。”

“道兄,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长宁子真人也说的你的道法在青城之外,况且道兄还无度师学师法师,拜入其他法脉也不算犯了戒律。”詹台铭使劲劝说,一时全无懒散之色,见杨真不答话并取出一卷《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来继续看,詹台铭神色一滞,明了杨真意思,这次拒绝是彻彻底底的拒绝了,不由苦笑道:“若是别人这般做态,我怕是会认为他故做高深,道兄这般心智坚定,让我惭愧万分,世人有言事不过三,道兄已拒我三次,自是不会再说,以后若道兄云游到河北芮城,便来永乐宫中寻我。”

杨真放下经签,抬头看向詹台铭,“要走了?”

“自然,师父与长宁子之约具体是什么我虽不知,但也已处理完,师父只待我过去便要一同回永乐宫了。”詹台铭坐起身,“有时候我挺羡慕道兄,一人独处大道独行,自得清静自然,比我更像个求道者。”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