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官场教父 > 第219章 绝版的周庄(四更爆发)

第219章 绝版的周庄(四更爆发)(1 / 2)

 11月30日上午,我们在昆山宾馆听取了市委钱副书记的介绍。他着重谈的是“昆山之路”。</p>

</p>

昆山市面积只有921平方公里,人口是60万,2003年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30亿元,财政收入66.25亿元,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进出口这一项超过了许多省,和全国的省、直辖市在一起排,昆山名列全国第九位,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的排序中名列第四位。</p>

这里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三大历史文化品牌,即昆曲艺术(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周庄古镇和三贤精神(三贤即顾炎武、朱柏庐、归有光)。</p>

但历史上的昆山却相当落后,工业更是一穷二白。在苏州所辖的六个县中排名老末,人称“小六子”。但他们认准了一条路,那就是要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要发展外向型经济。</p>

“发扬张家港精神,走昆山之路”。在成功实现“农转工”以后,他们千方百计走外向开拓之路,努力实现昆山经济的“内转外”。</p>

1985年,他们抢抓机遇,自费建设经济开发区。当时的书记思想解放,冒着政治和经济的双重风险,贷款40万元,用20万元在香港《大公报》上登了一则消息:“昆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自封的)欢迎您,愿做你们的殖民地,剥削的越多越好。”又用20万元在上海虹桥机场登一大广告:“昆山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自封的)欢迎您投资办厂”。同时派人到国家有关部门跑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批文。先后进京83次,终于到1992年成为了国家级开发区。</p>

从此,昆山的外向型经济走上了快车道。昆山没有台胞,但通过长年招商,台资企业已达到1800家,投资额近100亿美元,每平方公里就有一家台企,成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三大密集区之一。去年在全国40多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综合评估中,昆山开发区名列第三。走在开发区里面,基本上看不到人,只见整齐的厂房和一排排的集装箱。这个开发区,国家批的是10平方公里,省里批的是20平方公里,他们自己实际搞的是60平方公里。这里每年生产有4个一千万:一千万台显示器、数码相机、手机、笔记本电脑。</p>

下午,我们部分同志游览了“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周庄的门票是100元,可能是淡季吧,打了五折。周庄之名已叫了900多年,元代中期,沈万三利用水乡的舟楫之利,通番贸易,使周庄成了江南重镇。这里四面环水,镇内河道成井字型,居民依河筑屋,依水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建于元、明、清代的古桥梁。</p>

吴冠中曾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贝聿铭先生称“周庄是国宝”。估计2003年一年,周庄的门票收入就可超过1个亿。虽说是淡季,游人仍是太多,很拥挤,有些乱。到处是卖万三蹄、阿婆茶的。</p>

给我印象较深的地方是张厅、沈厅、双桥和迷楼。张厅是一处大宅子,前后六进,有房屋70余间。它的奇异之处在于箸泾河穿屋而过,构成了“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的水乡特色。</p>

沈厅观者最多,源自对江南巨富沈万三的好奇。这里七进五门楼,房屋百余间,相互连接,形成庞大走马楼,占地达2千多平方米,为江南民居之最。如果对古代雕该艺术有研究,这里不失为一处好地方。</p>

双桥建于明万历年间,因世得桥和永安桥交叉相连,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象古代的钥匙,所以当地人称之为钥匙桥,现称为双桥。1984年旅美画家陈逸飞将双桥绘成油画,题为《故乡的回忆》,从此双桥名扬天下。站在双桥上,看着南北市河里的舟楫往来,听着沿河瓦肆内小贩的叫卖声,如果再少了些摩肩接踵的游人,那可真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好去处。</p>

位于贞丰桥畔的迷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名德记酒店,本也相当普通,但上世纪20年代初,南社发起人柳亚子、陈去病曾四次在此痛饮酣歌,乘兴赋诗,宣传新文化,并将百余首诗篇汇集成《迷楼集》流传于世,迷楼从此名声大震。</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