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官场教父 > 第224章 朝圣到井冈(一更爆发)

第224章 朝圣到井冈(一更爆发)(2 / 2)

在博物馆第二展厅,看到一张烈士遗照。烈士牺牲时,被敌入挖去双眼,砍去双臂,身中18弹。听讲解员说烈士牺牲时,年仅二十二岁。</p>

在第四展厅,看到一份当年的入党誓词。24个字中,竟有9个错别字。“严守秘密”4字全写错了,写成“言首泌蜜”。但是,没有人怀疑那些淳朴的党员对党和信仰的忠诚,为了那写错的几个字,他们也愿意献出自己火热的生命。</p>

在第四展厅,我被一位伟大而美丽的女性深深打动,她就是朱德总司令的第四任妻子伍若兰同志。伍若兰湖南耒阳人,是当地活泼漂亮的女秀才,不仅文笔出众,还是一员手使双枪的女将。1928年春,42岁的朱德与24岁的女共产党员伍若兰结婚。</p>

二人刚过蜜月,朱毛会师井冈山,朱老总宏图大展。不幸次年井冈山第三次反围剿时,为掩护朱德突围,已经怀孕几个月的伍若兰率警卫班断后,在激战中负伤被捕,受酷刑而不屈,她说:“要想让我投降,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赣江的水倒流”。蒋介石亲发电报命令“割头示众”。朱德闻讯后,在面前洒下了热泪,敌人将她的头颅示众三天。</p>

原来我只听说过朱老总一生喜欢兰花,现在才弄明白了其中的原因。1962年朱老总重上井冈山时,亲手采挖一株兰花带回北京。1961年朱老总游广州越秀公园时,赋诗一首道:“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争艳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p>

是啊,无情未必真豪杰。当年的革命者为了新中国真的是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p>

下午,我们听了一场报告,这是一次针对井冈山精神的专题讲座。</p>

其实,井冈山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每一个的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江泽民总书记所概括的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三句话,24个字,相当精辟和准确。</p>

听罢一个半小时的报告,我们一行人就去参观了位于大井村的旧居。</p>

旧居位于井冈山市中心——茨坪东山脚下,面对波光粼粼的挹翠湖。房屋坐东朝西,土木结构,面积798平方米。房东名叫李利昌,家中开有一小杂货铺。1927年10月下旬,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房东腾出此屋的一半给秋收起义部队居住。1929年1月14日,、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后,敌军一度占领了井冈山,茨坪大部分房屋被敌烧毁。1961年,井冈山人民按历史原貌恢复遗址,供人们参观。</p>

同志旧居是一栋座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民房,位于茨坪挹翠湖岸边,过去称店上村,这里也是与贺子珍同志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共同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p>

1927年10月至1929年1月,常在这房屋的右后间居住。在这里,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按照部队规定,连部以上机关夜晚点灯办公可以用三根灯芯照明。身为前委书记、红四军党代表,为了节省用油却坚持点一根灯芯,就在那微弱的灯光下,他代表井冈山前委起草了《井冈山前委对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一文。文章中,结合湘赣边界具体实践,从理论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思想。</p>

红军战士看到经常工作到深夜,把打土豪缴获来的马灯送给他。可是考虑到马灯费油量大,平时不用它,只是在晚间外出或开会时偶尔使用。非常关心警卫员的成长,从百忙中抽空给他们讲述革命道理,指导他们学习文化和技术知识。房前有条石径小道是当年茨坪的一条主要街道,有一凉亭供来往的军民在此歇息,经常在亭下与军民们促膝谈心,了解根据地的有关情况。</p>

在这里,同志领导井冈山军民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当时,由于湘赣敌军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红军的军需给养非常困难,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与普通战士一样吃红米南瓜度日。</p>

白天军务十分繁忙,晚间还要办公,贺子珍也经常陪伴他抄、写文稿、剪贴报纸到深夜。当时,部队对晚上点灯用油有一个规定:各级机关晚上办公时,只能用一盏油灯,油灯上可以点三根灯芯;连部晚上值班,可以留一盏油灯,但只准点一根灯芯。按照这个规定,当时是红四军的党代表,军委、特委书记和中共井冈山前委书记,他晚上办公时用的油灯,完全可以点三根灯芯,但他为了节省用油,每天晚上办公他都坚持点一根灯芯照明。</p>

就在这样微弱的灯光下,同志在这里起草了《井冈山的斗争》这篇重要的著作,在这篇著作中,他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阐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p>

同志还在此屋的厅堂里,多次召开党、政、军的各种重要会议,研究部署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p>

1929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占领大小五井,烧毁了大井的全部房屋。此屋仅存一堵残墙和屋前平时读书看报时坐过的读书石以及屋后常在树下观看红军练兵的两棵常青树。</p>

两棵树,一棵是海罗杉,一棵是凿树,当地人称它俩是“神奇树”。1949年,这两棵被战火烧得伤痕累累的大树突然抽枝发芽,长得枝繁茂。1965年,重上井冈山,故地重游。这两棵树竟第一次开出满树如雪似银的小白花。1976年,这两棵树又莫名其妙地枯萎了,这一年的9月10日,逝世了!</p>

两棵树的神奇,在于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是不是如此,不必过多的考究了。</p>

但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必将成为不死的传奇。(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