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鳌拜王朝 > 第一百六十二章【给崇祯的一封信】

第一百六十二章【给崇祯的一封信】(2 / 2)

鳌拜笑道:“对,的太对了。家和万事兴谢谢你们接受她,梦儿,也谢谢你,你们都是我的心肝宝贝。哈哈,咱们去看看孩子吧。”</p>

三女都知道盐帮对鳌拜的重要性,不接受苏梦儿是不可能的,听了两人结伴去边关,本来她们也有生气,但是思前想后,苏梦儿的武功很高,待在鳌拜身边对他是有帮助的,渐渐也就放下了同仇敌汽的念头。再后来,每天都有弹劾鳌拜的奏折,他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了,他们又希望苏梦儿可以帮上鳌拜。</p>

这会孩子刚刚睡下了,看了几眼后,他们一同进了书房。三女焦急的问有没有什么对策,鳌拜胸有成竹的表示已经有了万全之策,但是要先卖个关子。能不能成事,就要看皇上信不信他了。</p>

鳌拜讨厌写奏折,不过这一次,他写了很长的一篇。他想让崇祯帝弄清楚大明的现状,处于困境的原因。</p>

有些浅显的道理,未来人都懂,但这个时代的人意识不到。明朝本有机会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可惜他们把精力花在了无休止的党争内斗上,没有去摸索正确的途径。</p>

第二天,鳌拜称病没有去上朝。很多文官叫嚣他做贼心虚,有人建议立即将其革职,永不在录用,然后更换山西的官员,瓦解黑石寨,让山西人把税收补上,包括擅自开垦的土地。</p>

这一次,没人再提鳌拜话。何如宠也只是在退朝的时候,和崇祯了几句话,并将信交给了崇祯。</p>

回宫后,崇祯让下人离开,打开了鳌拜的信。</p>

亲爱的皇上:</p>

其实在提出打击江淮盐商的时候,微臣就料到自己将被文官们弹劾,因为我极大的触动了他们的利益。的直白一些,就是我的做法,将会影响他们尽情贪污,中饱私囊。我在没有通知朝廷的情况下,秘密让山西百姓进行了屯田,并且没有增收农业税。这么做的确出了我的权限,但皇上现什么问题了吗?陕西和山西是邻省,一省饿死了无数百姓,一省涌入了大批流民,百姓依旧安居乐业。我知道再这样收税,百姓会无法承受。但是那些文臣们不会管这些,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仕途,关心能得到多少好处。弹劾我最凶的人,将来也一定是贪污最多的人。在我和这些文臣之间,你要选择谁呢?</p>

如今文官集团势力过大,皇权受到抑制。在我看来,大明的文官们一直是铁板一块,皇上也无法进行分化,控制。万历皇帝不上朝,正是基于此,上朝是那回事,不上朝还是那回事。这些信奉四书五经的文官们,鄙视一切非科举出身的人员,他们把持朝政,压抑皇权,为了他们的信仰与教条不怕流血牺牲,只知空谈,满嘴放炮。皇权受到抑制的结果,是朝廷的政策不是从全局考虑,不是为百姓考虑,而是从文官集团的利益考虑,也就是从江南商人的利益出。</p>

由于明太祖出身寒苦,深知民情,明朝初年太祖与民休养生息,其直接结果就是明朝赋税一直很低,商业税更低,所以国库一直很困难。可是,明初的时候为什么打仗,水利,赈灾朝廷都有钱,后来就不行了呢?因为种田的人少了,经商的人多了。商人成了国家经济的主体,而税收仍然是以农业税为主。东林党阻扰提高商业税,万历皇帝实在没办法,于是开征矿税,结果大臣们唆使地方官杀税使,这都是我在红楼看到的,有记载的事。所以,这帮空谈误国,祸国殃民,自以为是,打击报复,只知逃税的东林党才是明朝的奸臣,而得到天启帝授意,打击东林党的魏忠贤是真正的忠臣,他完全对得起自己的名字。</p>

如今各地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不种粮食。大批的农业人口进入手工业或从事商业贸易,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实物税转变为货币税,人们不生产粮食也可以交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粮食少了,陕西遇到了灾情都无粮赈灾。想象一下,如果江南加大粮食生产,提前调运粮食储备于北方各省,一遇灾害,开仓赈济,情况是不是要好很多?</p>

我认为,是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明朝往商品经济迈了一大步,也是他的改革造成了今天的不利局面。以前农民收割完了粮食就可以交税,赋税改革后还要拿到市场上去卖,换了钱再交税。这改革等于是鼓励种植经济作物而不种植粮食。农民手中是没有银子的,而收割粮食和卖粮食的季节都一样,大家都卖粮食,粮商就会趁机压价,于是农民又被盘剥一次,变相的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西北很多地都荒了,老百姓有地也不敢种,种了卖钱一缴税什么也剩不下,这就是现实。</p>

从古至今的朝廷始终存在着两权分立,要么皇权过大,要么文官集团过大,它的结果最终会使得财富分配严重不均,最后导致农民起义,推翻一个王朝,这是王朝的规律。而大明,已经到了完结的关口。唯一的解决方法,是进一步的权力制衡,权利限制。</p>

如今不只是皇帝,大明地方官员都可以集立法、执法、司法大权于一身,滥用权利。人人向往权利,大明已经坏了根基。所以在我看来,朝中百官皆可杀。如果不彻底改变治国的策略,大明二十年内必亡。不是亡于八旗军铁骑,而是亡于大明王朝号称第一能臣的张居正。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由于商业的过渡扩张,耗尽了资源,最终会拖垮这个国家。</p>

如果皇上信我,就到何府和我单独一叙,我可以的更详细,并在朝廷付诸实践,使大明避免亡国的结局。如果皇上选择信那些擅长空谈的文臣,就下道圣旨,罢免我的全部职务,我会带着家眷离开京城,找个清净的地方隐居,从此不问世事。我在家等你的答复。</p>

崇祯放下了信,坐在椅子上,心中异常忐忑。大明已经到了将要亡国的地步?真的向他的这么严重?为什么他的和朝中百官的看法完全不一样?黄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p>

鳌拜没有否认山西屯田的事,的理直气壮。他这么做是违反了规定,但规定真的正确吗?陕西多次请饷,朝廷谁为这些事情争论过呢?他们争论的只是该重用谁,不该用谁。</p>

崇祯决定明天去何府见鳌拜。他不可能把朝中百官都换掉,但听鳌拜什么还是可以的。他知道鳌拜有才能,所以即使朝中百官一齐弹劾,还是想要听听鳌拜的意见。他却没有现,鳌拜信中所写的不是辅佐他,而是要亲自做。去何府,等待他的将是一条死路!</p>

第一百六十二章【给崇祯的一封信】.</p>

第一百六十二章【给崇祯的一封信,到网址</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