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陈汉潜龙 > 第002章 穿越附身

第002章 穿越附身(1 / 2)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唐代“诗仙”李白的一首闻名千古的《蜀道难》。

……

此情,春意盎然,百花待开。

此地,蜀道大巴山南麓。

此刻,清明刚过。

蓝色的天,白色的云,青色的山,绿色的树。

含有青草气息的清风,微微流动起来。

延绵不绝的大山,一座连着一座。

在群山峻岭中有一座小山城。

这座小山城,虽然城里只有千把户人家,但是有个响亮的名字——天和县。

它地处巴国西南,大巴山南麓,在群山环绕中,位于三叉路口中心,是南来北往的要道。

在天和西面一座无名大山上,有一块型如牛状的石头,当地人称为“困牛石”。

相传,曾经一条黑牛偷吃庄稼,被民众追赶至此,牛却就不见了,只留下这块牛形状的巨石。

当地村民倍感奇怪,但也无可奈何。

此时,“困牛石”上躺着一个7、8岁的放牛娃。

他仰躺在石头上,翘着“二郎腿”,双手枕头,嘴里含着一珠青草,悠闲之极。

打满补丁的衣服裹住瘦小的身材,衣服虽然破旧,但干净整洁;干瘪瘪的脸蛋难以找到一丝肥肉。虽然瘦成这样,还好,天天在山上跑来跑去,体质还不错。

巨石旁边的青草丛中,一头老黄牛默默的埋头啃着青草,时不时抬头叫两声,表示它的存在。

这头牛是他们家最大的财产,放牛娃虽然小,但放牛的生涯已经有两年了。早上牵牛出门,中午就在山上啃一个红薯,下午太阳快落山时牵牛回家。如此的生活,是这个地方所有放牛娃故事,小小的区别在于中午是吃红薯还是其他的东西。如果有野果的时候更好,也算加餐了。

放牛娃并没有怨言,好像生活本该如此。

在大山里,这样的年纪不放牛,还能干什么?

作为山里的男子汉,为了生存,早早就要开始为家里出力。

再说其他家的小孩都是这样,有些还要在放牛期间,打一背篓猪草,晚上背回家。

他们家没喂猪,所以不需要猪草。

放牛娃无聊的躺在石上,周围青山依旧,春风徐徐。如画般的景色,清新的空气。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从小到大,见到的都是这样。

有时候回味一下母亲给他讲的故事,心里就充满喜悦。

其他的小伙伴可没有这样的福利,他们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没读过书,也没走出大山见过世面,所以没故事可讲。最多也就讲讲怎么种地,什么时节播种,什么时候烧山,让地肥起来。

当然,有个叫小彤的丑丫头例外。她母亲也能讲点小故事。

真是奇怪了,没父亲的人,母亲好像都很厉害。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笑了,怎么会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