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羽再次回头,却见那也是个老熟人,太守府群英之一、成都解元樊明心。古羽一愕,道:“明德兄怎么也到北辽来了?”那樊明心一拱手,笑道:“叔元没告诉你我也是北辽人吗?”古羽恍然大悟,他能在成都科场考上解元,若没有北辽背景,又怎么可能,随即也就微作一笑,转回头来。</p>
樊明心在古羽身后一礼,当先发难道:“为仪见了故人却不见礼,这可不是你这明礼之人的作风啊?”古羽毫不退让:“明德兄在成都有功名在身,在北辽又是什么人物?”樊明心道:“白老板店里的帮工,受白观主之邀来朝贺的客人,没什么身份,也不是什么人物。”古羽道:“原来明德兄是白写的弟子,失敬。不过既然你在北辽是白身,而香姐这柔然县主,在北辽大也算个爵位吧,何来我向你见礼之?”樊明心一愣,这才反应过来,只得笑道:“为仪果然犀利,再不是浣花溪时的不堪一击。难怪董全知、梅仁化、龙氏兄弟全都败在你手。诚如你所言,当时与你对战的人,都已被你踩在脚下,还剩下的,也就我一个了,真是让人唏嘘啊。”古羽道:“想来那些人中,论辩论之力,怕也是明德兄实力最强,当时也正是你的一番朱熹之语,差让我堕入魔道。如今再次见面,我自然会心应付。”</p>
他二人一上来这来去数语,看似寒暄,实则暗流涌动,一个应答不慎,就会被对方抓住破绽。当真是高手过招、字字见血。现场也只有红香、徐杨等少数几个辩论高手能明白其中的凶险。红香在一旁不自禁地紧紧握住古羽的手,为他传递信心。</p>
樊明心又道:“为仪刚才对大家的话,似乎是在反对这种以投票的方式选择最后的优胜者,也就是反对选举的形式。那么我想请问,你有比选举更好的方式吗?当然你可以,考试也是一种,可演讲和辩论,如何通过考试来进行?”</p>
古羽道:“选举的方式有很多种。天长观所采用的,是由少数人决定多数人的命运。这些少数人或许是你们所谓的成功人士,但那就可以为眼前这么多人做决定吗?京南学堂所采用的,则是一人一票制,每个人都有投票的权利,最后少数服从多数。可你又如何保证这每一个人都不受其他人影响,而dú lì自主地投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那一票?”</p>
</p>
“这么来,为仪还是反对选举的。任何一种形式,总有它的弊端,你永远无法设计一个完美的方案。”</p>
“重要的不是投票的制度,而是投票的人。投票的人,必须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要为自己投出的这一票承担责任,不管这一票最后成为多数还是少数,他都已经做好准备去接受。如果是这样,那么不管哪种选举方式,都是可行的。”</p>
“责任?那么如何才能让每个人清楚自己的责任?或者,不清楚自己责任的人,你就要剥夺他投票的权利?”</p>
“责任并不复杂,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道德水准不受侵害,而不去管别人的事、别人的道德水准如何,这就是最大的责任。”</p>
“哦?这倒让我相当惊讶,这‘不利天下’的话,却从为仪这个儒门正宗的口中出来?”</p>
古羽当然知道,“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乃是道家杨朱的名言。樊明心这样,是想把他往歧路上引,他又岂能上当,当即辩道:“我这番话和道家之言大相径庭,岂是杨朱那自私之语可比。每个人所珍重的,应该是心里的‘义’,而不是‘利’。只珍重利的人,那不过是自私的人。孟子:‘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横渠先生:‘利于民则可谓利,利于身利于国皆非利也’。所以,要利万民者,对上位之人,则是要‘致诚心以顺天理’,可对于普通人,则只要管好自己心中的‘义’,就是真正的‘匹夫之责’了。”</p>
樊明心长长地“哦”了一声,似笑非笑地道:“这话得太复杂,我也听不太懂。总之,为仪的意思,每个老百姓都应该为了自己心中的所谓‘义’而活着?”</p>
“是!”古羽斩钉截铁地回答。</p>
樊明心仿佛深有所得,向着旁边一个地方忽然一摆手,大声唤道:“赶过来!”</p>
就见不远处有人赶着一辆驴车走了过来。在驴车的前部,伸出来一根木杆,上面悬着一捆鲜草。那草就吊在离驴嘴的不远处,那拉车的驴不断地伸嘴想要去吃那草,可始终够不到,如此反复施为,那驴也就不断地向前走着。围观众人见此情形,都不自觉地哄笑起来。</p>
樊明心脸露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提高了声量喝道:“为仪所的‘义’,可与这拉车的驴所想要得到的草一致乎?驴没有草吃就不能活,所以对于驴来,草就是最重要的,是它心中的‘义’。普通老百姓也是一样,吃饱饭对他们就是最大的‘义’。为仪的意思我如果理解得不错,就是,老百姓都应该守住自己心中的‘义’,就如同这个驴想要得到它面前的草一样。但是大家都看到了,这草它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的,反而却让它变成了你我奴役的工具。所以,如果按照为仪的理论,每个人都坚持心中的‘义’,其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将被更有权势的人所奴役。事实上也是如此,那些所谓的道德君子,又有几个不是一身孑孓、要看别人的脸sè吃饭?”</p>
他的话不冷不热,个中嘲讽之意却表露无遗。古羽被他一喝,竟突然失了声,再不出话来。</p>
围观之人也已停了笑,齐齐看向古羽。大家都知道,这才是樊明心一直隐而不发的原因,他要的就是这一击制敌的效果。旁边的徐杨见他深藏如此狠辣后招,也是暗自佩服,微微地向他一躬身,以作敬礼。</p>
古羽此时只感觉被这突如其来的驴车打得有些缓不过气来。樊明心所用的,是真实世界中再平常不过的“狗拉雪撬”的寓言,他只是略作改动,换成了驴车。但在此时此境,却格外贴合主题。古羽适才抛出的义利之辩,在他的《立身》一书中早已有所阐述。他本意是想在这辩题上与樊明心一战,他自信在义理一道,自己绝不输任何人。可没想到,樊明心的能力和对自己的了解,完全超出了自己的想像。他并没有硬接自己抛出的命题,而是跳出了这个自己设定的框架,另辟蹊径,也就取得了出奇制胜的效果。</p>
兵者,以正合,以奇胜。樊明心早已深谙此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