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江山基业 > 第三十四章 山雨欲来

第三十四章 山雨欲来(2 / 2)

后来奏章被大宦官中常侍曹节所获得,告之程璜。程璜联络同盟、党羽,诬告蔡邕、蔡质,刘宏诏下尚书,召邕诘状。蔡邕上疏自辩,但他与蔡质还是被下了洛阳狱,有司劾以仇怨奉公、议害大臣、大不敬,当弃市。中常侍吕强怜悯蔡邕无辜,于是替他向刘宏求情,刘宏也想起了蔡邕此前奏对之言,于是下诏减死一等,改流放朔方,不得以赦令除。

阳球怕蔡邕来日复起,遣多路刺客刺杀蔡邕,刺客感蔡邕忠义,皆莫为用。阳球又使沿途官吏毒害蔡邕,受指使之人反而把消息告诉了蔡邕,要他提高警惕。蔡邕因此每每得免,平安到了五原安阳。

蔡邕之前在东观时,校订完《太学石经》,又与卢植、韩说等修撰《汉记》,正遭流放,不及得成。他因此上书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刘宏嘉其才高,第二年大赦,宥蔡邕还本郡,以续《汉记》,自流放到赦免,历时九月。

蔡邕正准备启程回郡的时候,五原太守王智为他送行。酒席间,王智起舞劝酒蔡邕,蔡邕不理。王智乃中常侍王甫胞弟,素来骄横,失了颜面辱骂蔡邕:“徒敢轻我!”蔡邕不忿,拂衣而去。

王智恨极,密告邕怨于囚放、谤讪朝廷。蔡邕虑及不免,于是亡命江海,远迹吴会,一去便是四年。

及至去年一月,刘宏下诏,命朝中公卿以民谣、流言检举各地为害百姓的刺史、郡守、县令长。太尉许彧、司空张济勾结投靠十常侍,受取贿赂,对那些担任刺史、郡守、县令长的宦官子弟或宾客,尽管他们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却全不敢过问,而是毫无根据地检举了敌对宦官或背景浅薄的却清廉而颇有政绩的官员二十六人,二十六人悉数被问罪或罢免。

当时,姜泫的父亲姜桐任豫州刺史,其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得豫州上下交口称赞。颍川张让家就在其管辖下,其间颇有冲突,故而姜桐也在这二十六人当中,甚至被槛送进都。

在司徒陈耽的有意安排和组织下,这些官员的部属及治下的百姓,到洛阳皇宫门前为他们诣阙申诉。陈耽与议郎曹操趁机上书:“公卿所举,率党其私,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灵帝纳谏,为此责备了许彧、张济,并将那些被征召问罪的官员,全都任命为议郎。

这一波斗争,士人占据了上风。正当此时,蔡邕秘密浅回雒阳,找上了陈耽。二人商议过后,决定应当乘胜追击。又找来曹操,让曹操上书为党人及窦武、陈蕃案鸣冤,以确立他在朝中的声望。二人选中曹操,是看中了他那与宦官颇有渊源的家世,想来即使失败,也不至于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曹操明白二人这是利用自己去试探皇帝的态度,试验一下是偏袒党人还是宦官,但是他仍愿意为此付出牺牲,毅然上书。

曹操上书的奏章上,不仅言及为窦武、陈蕃翻案,更参劾颇广,直指十常侍。十常侍搜罗到了曹操一派在朝中的名单,准备大肆报复。幸得曹嵩连夜与十常侍密议,许以重贿,这才没追究曹操本人。然而,陈耽却不得幸免,被下廷尉。在都官员百人上书为陈耽求情,刘宏却将百余人一同下狱,包括陈耽,多半弃市。士人实力大损,朝中清流去之过半。

经过这场风波,原本打算公开露面的蔡邕选择再次蛰伏,一边隐蔽著书,一边等待下一次机会。最近,一直隐匿在雒阳蔡邕听闻了酸枣王乔案,又有陈王刘宠不知因何目的私下送来了所获的张让牵扯进此案的罪证,觉得或有可为,便盯上了与此事甚有牵连的姜泫。还找来逃亡途中对他多有帮助、又有识人之能的许劭,来一起观察品评姜泫。得知了他与宦官交恶,与袁、曹交好,闻其太学中的所言,又试谈一番,已经初步认可了姜泫。

却说姜泫和陈琳等人的宴饮直晚方休,众人各回各家,或回太学,姜泫也赶在宵禁之前到了家。

姜泫几日以来足不出户,除了丁晓和刘备闲来走动,也没其他人来。却不想今日难得出门,去了一趟太学,便有事找上了门来。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