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氏带领的妇人,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就把送过去的大部分棉花去好籽,同时 和玉教了玉庄的几位男子如何弹棉花,由生疏逐渐变成熟练。有的弹成被子,有的直接弹成一团,留着以后做棉袄,棉鞋,棉靴。</p>
和玉在弹棉花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如何把棉花纺成线,织成布。和玉非常想穿棉质的衣服,夏天透气性好,冬天保暖。尤其是内衣裤,以前家里穷得时候,穿的是麻布做的,真是刺人;家里富裕点之后,穿绸布的,虽然不刺人,但是不吸水,反正就是不舒服;最要命的时候,“大姨妈”到访的时候,再也不要用草木灰装在袋子里的卫生带,和前世卫生巾比起来,那真是天壤之别,这也是和玉感觉古代没有现代好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每次“大姨妈”来的时候,和玉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怕自己多看一眼,受不了。和玉才不想以后有所谓的妇科病,每天坚持洗屁屁,“大姨妈“来的时候,一天洗上两次。</p>
现在好了,和玉把棉花放在绸布缝好的卫生带里,真是舒服啊。至于消毒什么的,和玉管不了那么多了,只用最简单的方法,把棉花在太阳下暴晒,以减少细菌。</p>
</p>
和玉想着小时候,看到村子里的老太太,经常晚上把防线的纺车弄出来。在大树下,一边纳凉,一边纺线。有时天黑了,也不回去,仗着熟练,摸黑照样很顺溜地纺线。</p>
和玉脑子里仔细回想那个纺车是什么样子,琢磨了好长时间,画出个大概,总感觉哪点不一样。和玉拿着图纸,带着一团去籽的棉花,再一次来到木器店。</p>
有了图纸,木器店的师傅就有了方向,根据和玉提供的图纸做出来的纺车,时断时续,不连贯。</p>
“我这图纸,是自己瞎琢磨的,还要劳烦赵师傅加以改进,使之更加好用。”和玉亲自承认这图纸不是很成熟,便劝解木器店的师傅发动自己的智慧,加以改进。</p>
“和玉姑娘,真是大才,再给我两天时间,我一定会把这个机器完善好,只是某个轴承不是很得力。”赵师傅做了很长时间的木器活,知道这个纺纱车的大概已经完成,只是时间紧促,没有时间来调试。</p>
“那多谢赵师傅了。”和玉非常信任木器店的信誉,说能做的东西,都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对于不肯定的东西,绝不会为了拉生意而放空话,就像那个棉花去籽机,到现在都没有完成,但是赵师傅一直不间断的研究。</p>
幸亏多盖了几个大仓库,可以放置这些棉花,要不然还真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现在棉花已经弹得接近尾声,好几个屋子里全是白白的棉花。和玉交代孙玉峰,晚上一定要加派人手看着几个仓库。</p>
“大小姐,我们现在白天晚上两班人轮流看着仓库,每次三个人。再说了,我们都在附近,只要叫一声,立马就可以赶过来。”孙玉峰说出自己安排的情况。</p>
在玉庄,刘天佑也放了三个侍卫在这边,帮衬着和玉,虽然玉庄的人不少,但是大多没什么武功,一介农夫。和玉更是对玉庄放心,大内高手唉,哪一个不是千锤百炼的捶打出来的!</p>
两天后,和玉赶到木器店,只见赵师傅有模有样的开始纺线。这个纺车有一个直径大约一米的大轮子,用鞋底线带动木锭子旋转,木锭子的轴槽大约只有七、八毫米,因此大轮子转一圈,木锭子就要转一百多圈。和玉把去籽已弹松的棉花,搓成大姆指样粗细的棉条子,把棉条子端尖上的纤维粘在木锭子尖上,然后摇转纺车,边摇边把棉条子的纤维抽出来,高速旋转的木锭子就把棉花纤维捻绞成棉纱线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