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戏班(2 / 2)

那里村外空地多,通往水芸县的路也很宽阔,可摆摊的地方也就多了。

每到庙会的时候,那个镇子里的人,都会集中几天在镇子里里外外的空地上,搭很多临时的台子,有大有小,各有不同作用,最重要的是也有着规划场地和收租的意思。

然后庙会时租给来往的商客用,也算是他们村子的一个收入,等庙会结束后在拆掉,来年在重新搭。

临时的台子和规划就是这样,每年都要重新设计重新搭。

不要觉得麻烦,因为临时的东西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庙会结束后放着也没用了,而且还占地方。

在加上临时的东西也根本放不住,都是黄土木头简易搭建的,没人用之后风吹雨打一两个月就都烂了,纯属糟蹋东西,不如放到库房存起来下年重新搭建。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建造永久的建筑,村民们都觉得没必要。虽然每年都用,但每年也就用那么一段时间而已,直接建造永久的对村民来说太奢侈浪费了。

毕竟现在可没有钢筋水泥,经得住风吹雨淋,真建造了永久建筑还要时时维护,派人打扫清洁,在村民看来都是没必要的花销。

至于平安镇的庙会,除非是镇子里主动请来的,不然这种借地方做生意,那肯定是要多少给些好处的。

比如庙会最热闹最好的那个大戏班,基本都是主动请来的。

除了他们之外,大部分其他的做生意的都是自己赶过去的。

有近的就是附近十里八乡的,而远的那也是早就计划好了时间驾车赶来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收钱,通常只是对那些大的摊位收,如果只是地上随便铺张布摆个小摊,那也没人管的。

就像戏台一样,村子不给他们搭,那戏班子也要提早花钱雇人去搭台子,不管怎么说,庙会时肯定是要有花销的。

李信和李武慢悠悠的走过了几个路口,又拐了两个弯之后,远远的就看到了热闹不凡的戏园大门。

李信第一眼就能看到,戏园子的大门旁立着一个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一些简单的介绍,比如今天唱的是哪出那段,以及有那个角儿。

而在门口的另一边,还立着一个招呼人的伙计。时不时地就要对进门的顾客,点头哈腰的说上几句话。

门前有路过的行人时,伙计也会格外卖力的吆喝几声,吸引行人注意力,争取能拉几个进去。

不过对方说是伙计,准确的来说在门口吆喝拉人的,一般都是里面戏班的小徒弟。

真正属于戏园子的伙计,是进去之后在里面端茶倒水、卖东西的那些人,他们才是属于戏园子的人,不管来的是哪个戏班他们不会跟着走,是一直在这干的人。

李信和李武向着戏园子走去,而门口的那个伙计也远远的就看到了他们两人。

不等李信和李武走到门前,那个招呼人的伙计就小跑着到了李信和李武的面前。

“二位官爷辛苦了,要不要进去听一出戏,养养神休息休息。”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