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福气(2 / 2)

关于香火之力的部分,秦之初只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慢慢地去摸索、发现。</p>

他看着聚集在昊天金阙中的香火之力。觉得再等上个两三天,或许就有足够的三族香火之力支撑他尝试着炼化雷嗔石了。</p>

秦之初决定在正式开始炼化雷嗔石之前,先休息一两天,调整一下心理状态。他从昊天金阙中出来,先去给父母请安问好,陪着父母说了半天话,又起身在国师府中转了一圈,跟演宁、奚一松、龚秀珍、关志文等人聊了聊。</p>

这些早在几年前就跟着秦之初的人,除了演宁之外,修炼的天赋都不是很好。他们将来能够取得的成就都不会太高。不过秦之初还是很信任和倚重他们,这些人的忠诚度和办事的能力都是不容置疑的,如果有必要,秦之初不介意花费巨大的代价,强行提升他们的修为境界,延长他们的寿元。</p>

至于寿元丹。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秦之初是不会再次亮出来的。</p>

演宁的情况还算可以,但是他也不是特别出类拔萃的修炼人才,反倒是在炼丹之术上体现出了中上的水准。秦之初好好地指点了他一番,又专门给他整理了一些炼丹的法门出来,希望他在炼丹术上的修炼,能够少走一些弯路。</p>

秦之初还特意跟清远和尚、霄云道长发了一个传讯符,让他们有时间,多到国师府来坐坐,替他好好地指点一下演宁。</p>

秦之初又去见智屏公主、潘冰冰和虞美惠,发现三女都在闭关潜修,大有一副不突破绝不出关的架势。</p>

秦之初也不去打扰她们,他跟普通人一样,也希望自己的道侣能够早日获得突破,毕竟,修为境界的增长不仅仅意味着实力的增加,同时还代表着寿元的延长,他们能够长相厮守的时间自然越长。</p>

秦之初又专门去了一趟皇宫,朝觐天命帝和太后、皇后。从皇宫出来后,太子亲自在宫门外等着,太子盛情邀请秦之初到太子府做客。</p>

秦之初也没推辞,到太子府坐了坐。现在的太子比前太子识趣多了,他并没有把秦之初当成威胁,反倒是当成了可以倚重的靠山。在他的曲意逢迎下,秦之初跟他相谈甚欢。</p>

秦之初一时兴起,拿了一瓶丹药出来,送给了太子。这是一瓶可以医治世俗人绝大部分疾病的灵丹妙药,有了他,太子还有太子的家人可以说多出来好几条命了。</p>

太子大喜过望,连连向秦之初致谢。并明确表态他坚决拥护天命帝把秦公教树为国教的英明决策,并坚定地相信有秦之初做为大周的国师,大周的繁荣昌盛,百姓安康,国富民强的日子指日可待了。</p>

太子的话倒不是乱说,这段日子,随着秦公教的秦公祠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大周遍地开花,大周百姓的日子要比以前好过多了。</p>

国师府派出去到各州县秦公祠值守的修真者。可没有不干涉、不插手当地政务的觉悟。凡是能够强化当地百姓对国师的信仰的事情,他们都做的不亦乐乎。</p>

但凡是有冤假错案、欺行霸市、欺男霸女、苛捐杂税等各种事情发生的时候,国公祠的修真者都会积极的干涉,那些得到实惠的百姓自然是对秦公教深信不疑。乐得成为秦公教的信徒,奉献出来他们的香火之力。</p>

各地的富商、官吏遭受到的打压可不少,但是他们的人数是无法跟普通老百姓比的,而香火之力的产生只跟个人的修为境界高低有关系,跟他们的地位、财富、权势等,没有屁点关系。</p>

秦之初一开始就下令不能偏袒他们,要秉公而行。</p>

当然。对那些奉公守法、恪尽职守的地方官员,还有造福乡梓的地方豪绅,秦之初也是会区别对待的,设在当地的国公祠的修真者会积极的帮助他们,修路铺桥,整修农田水利设施,给他们加政绩,偶尔还会赐灵丹给他们。</p>

那些受国师府委派到各地的修真者中。徇私舞弊、贪图一己之私的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极少。秦之初能够实时掌握各地长生牌位数量的增减,还能够倾听每一个信徒的心声。哪一个地方守护秦公祠的修真者出了问题,他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p>

秦之初对这些人从来是不会宽宥半分的,制定的惩罚措施极其严苛,让人听着都肝疼,更别说亲身体验一番了。同样,对他们尽职尽责的修真者,秦之初也不吝啬赏赐,晶石、丹药,甚至灵器、法器等等,流水价地撒了出去。</p>

正是因为有一整套完备的措施。再加上秦之初对香火之力孜孜不断的追求,大周的百姓才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光。</p>

要说太子对国公祠在全国各地日益扩大的影响,没有半点看法,那是扯谈。不过太子是聪明人,秦之初不做威胁皇权的措施,相反还是皇权的积极拥护者。</p>

就像全国各地的国公祠的那些守护的修真者。他们的干涉方式,就是对当地各类的不平事件进行跟进,在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们才会表明身份,阻止官府、豪绅对百姓的侵害,同时会修书一封,疾速送到京城,请皇帝或者内阁派人进行查办。</p>

这种方式,无论是皇帝的权力,还是官府的权力,都没有收到消弱,最起码皇权和中央权力并没有受到触动。</p>

还有,如果全国各地出现了天灾**,国师府还会积极的配合,帮着朝廷赈灾,不知帮着朝廷省去了多少麻烦。</p>

太子也想明白了,有人求名,有人求利,秦之初所追求的跟他所追求的,并不是同一种东西。</p>

等到他登基为帝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官吏可能大部分都是清官了,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富足,实乃千古盛事,做为皇帝的他,或许还不会费太多的精力,就能够把国家治理好,到时候,他有大把的时间做他想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p>

何况,前太子的前例就在眼前,虽然没有证据表明前太子的死跟秦之初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太子是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呀。他可不想稀里糊涂地一命呜呼,他可是好不容易才有了做皇帝的希望,可不想还没有登基,享受一下九五之尊的威风,就步上前太子的后尘。</p>

在太子府,秦之初和太子宾主尽欢。秦之初临走的时候,太子一咬牙,把他刚满三岁的嫡长子叫了出来,他让嫡长子给秦之初跪下。</p>

“国师,孤是没有修仙成佛的慧根,不能在你身边,日夜聆听你的教诲。这是孤的嫡长子,是孤和太子妃迄今为止唯一的儿子,皇姐说他有灵根,如果修炼的话,有可能取得一些成就。孤左思右想之下,就想麻烦一下国师,你能不能收他为徒,让他替孤随侍左右呀?”</p>

按照大周宗法,他跟太子妃生的嫡长子就是太子府的世子,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的话,那就是下下代的皇帝了。太子竟然把他的嫡长子都豁了出去,送到秦之初的身边,这本钱下的不可谓不大。</p>

三岁的小孩还啥都不懂,但是他还是遵照太子的命令,跪在了秦之初的面前,乌黑的大眼睛带着一丝畏惧,还有一丝好奇,打量着秦之初。</p>

秦之初摸了摸世子的脑袋,太子的心思,他猜得出来三分,“太子呀,本国师就不收世子为徒了。这样吧,本国师把他带走,交给涢水真人来调教,要是涢水真人觉得世子跟他有缘的话,本国师就让涢水真人收他为徒。你看如何?”</p>

涢水真人是什么人,太子是知道的,大周有史以来,第一位在大周凝结元婴的人,在整个大周,一点都不夸张的讲,除了秦之初之外,就属涢水真人厉害了。世子能够拜涢水真人,绝对是世子的福气。(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