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极品风水师 > 第一百八十四章 弦纹尊 犀角杯

第一百八十四章 弦纹尊 犀角杯(1 / 2)

 离渊见那金言格表情不像是说笑,眼神又是细细的盯着那筒形双螭壶,神情略微的闪过一丝疑惑,心中不由得打起了心思,从小在江南长大的离渊,说实话并未见到过真正完整的德化白釉瓷,只是恰巧发掘出了几块白釉瓷碎片,如今根据自己的印象才下的一丝猜测。</p>

当今的一些瓷器之中,德化年间的匠人在瓷器这一方面,算的上是承前启后了,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p>

如今看到眼前的这象牙白的瓷壶,基本上都符合那德化瓷的条件,无论如何都是不由得将思绪往那边猜,离渊略一思绪忙对着金言格道:“金老,我也并未真正的接触过德化白釉瓷,只是根据一些传闻猜测的,我见这瓷壶,胎釉质量优良,说明从制作到装烧工艺都极其认真考究。作品形体厚重,釉面滋润。少见瑕疵、大件作品不多,追求和谐完美的艺术风格。</p>

不过最令我敢于下决断的是该瓷壶的造型,在我了解的三大瓷都瓷器风格中,只有这德化瓷最善于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构思造型,如今的这瓷壶整体与局部比例协调、形象完美,算的上是极其精确地把握人体各部位比例,得益于古代工匠们,长期观察和细心揣摩现实生活中的男女形体,并吸取了书画人物作品和民间各种体态雕塑工艺的精髓,金老,你难道不觉得这瓷壶,如同一个出浴美人一般么,体态婀娜?“</p>

听了离渊这段似是而非的讲话,金言格伸出一双手,轻微抚摸着瓷壶的显得极其爱恋,丰虚道长也是忍不住细细盯了几眼那白色的瓷器,却如离渊所说的那样,那瓷器的弧度变化的有些怪,造型样式古朴严整,传统意味浓厚,更像是一个美人背着的腰身罢了。</p>

金言格爱恋的把玩了一番那德化瓷器,随手从旁处拿了一个匣子,将之小心翼翼的放在其中,又慢慢的从那包裹中取出了一尊玉观音雕塑,三尺见高的大小,端坐莲花台手纸玉瓶,向离渊的方向一晃,神情不羁的道:“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把德化白釉瓷比作女子,这种想法当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那么你猜猜这尊菩萨是什么样的来历,说对了,弄不好我一时高兴,会考虑轻罚那女娃娃,到现在已经很少有真正懂得古玩的人了,总是有些单板的人,喜欢拿无用的金钱来衡量一个物品的价值,岂不知很多东西都是没有价钱的。”</p>

丰虚道长听到这里岔口道:“好像确实是这样,明珠暗投,落到不懂得人手中只能被锁在层层叠叠的保险柜中,见不得光,而且这些古玩的价值也太难判定了,一个东西落到喜爱的眼里,或许花很多的钱也要拿下,落在不喜欢的眼里,恐怕只是一个赚钱的工具罢了,能把瓷器比作美人的,恐怕难有几个人。”</p>

离渊听了丰虚道长的话语,也是哭笑着摇了摇头,其实方才那瓷器给他感觉,恰如伊思昭给他的感觉一般,疏婉显得更有气质,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想的,随口就把话语说出来了,不过看金老的表情显然不是在说玩笑,那边的夏达面上露着喜色,两个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刻也不愿意离开离渊,似乎这价值连城的古董也比不得离渊一个人的魅力,不过看起眼睛偶尔闪动的样子,不知道心中又在想着什么。</p>

金言格手中的那尊玉观音,带着略微的青色在其中,看玉质好像是和田玉性质,不过真要让其判断年代,这到时真不好判断,离渊接过那玉观音,端详了一番,手指轻弹一声脆响,如同风谷幽玲一般悦耳,慢慢的道:“这个倒是不好说了,毕竟以往玉匠大师都是属于宫中的,很难说出自谁手,不过这块玉的雕琢应该是在清初的样子,离现在还不是太远,璞玉嘛是绝佳之品,但是璞玉就价值几何了,不过我最佩服的就是这雕玉之人了,这位匠师应该算的上是宗师级别的了。</p>

此人极其擅长把握刻划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由表及里,展示细腻生动的神情风韵。尤其是观音像的脸,丰腴、慈祥,人物的形态刻划生动准确,以犀利流畅的刀法表现衣褶、纹理的层次及深浅变化,正所谓的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大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韵律。由于做工严谨,人物的塑造具有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艺术风格,就是不知道此人到底是清代的某位金石大家了,看起风格多少有些宋元的风格了。“</p>

没有再多说什么,金言格表情带着一份严肃认真,细心的将那玉观音又放在匣子中,丰虚道长也没有多说什么,离渊的这番话,回答的很圆滑,他不说这玉观音年代,而将大部分话语说这捉刀之人的技艺高超,有些偏离主题的样子,不过明眼人恐怕会首先判断出来一件事情,这玉观音的价值不算是太高,跟一开始那德化筒形双螭壶相比,最起码差了几个档次,筒形双螭壶算的上是国宝了,而那玉观音顶多算是值得收藏的珍稀奇宝,但是见金言格这般认真的用相似的匣子装玉观音,可见这观音暗含的价值对他算是很重要了。</p>

“离渊哥哥你真棒!加油哦。”离渊正认真看金言格的动作时,却见夏达方才趁众人看玉雕,不知道从哪里摸来了一盘苏式甜点,此刻她嘴里一边吃着甜点,一边对着离渊喊上了,与方才的那种委屈的形象判若两人,其实夏达也不傻,那金言格不说话的意思,显然就是默许了离渊的答案,“再猜对一个恐怕就能走啦,哎明明就是来找吃的得,这老头白白闹了这么久,”夏达心中这般想到,离渊对此情景,嘴角一弯苦笑了一下,这夏达还真是转眼就忘记事情,心性使然,也就是这样没有办法。</p>

“小友不妨看看这两件东西,如果你的回答能够让我满意,不妨就不计较这丫头的事情,而且我还会送给这小丫头一份大的造化,这可是她想也想不到的。”金言格的语气很认真,不像是作假,坐在旁边的丰虚道长听了,倒像是明白什么一样,颇有意味的看着夏达,眼神带着点琢磨不透的感觉,可惜夏达一心看着离渊,直接把那眼光过滤掉了。</p>

第三样金言格拿出的并非一个,而是俩个形制完全相反的物时,一个乃是象耳弦纹尊,另外一个则是青白色的犀角杯,离渊一时之间看的有些疑惑了,这最后的两件都是属于瓷器的范畴,不过却并非意义最大的玉壶玉瓶之类的,而是器皿,要知道这二者之间收藏价值还是相差颇大的,同样的精力带来的收益还是不同的,再加上器皿多是成套出现的,残缺一两个的价值就更低了,这也是很少有人喜欢收藏尊或者杯之类的皿。</p>

这是人们的一个误区,其实最远故的陶瓷业最初是从烧制日用器皿开始的,后来由于瓷塑艺术的显著成就,器皿类的产品则比较少的受人关注。器皿类陶瓷产品在宋元才迎来了高峰,到了明代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装饰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瓷器皿类的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这两大类器物,后一类的陈设,造型样式往往古朴严整,日常生活用器的造型多沿用传统形式加以演变,或是模拟自然形态加以整合,设计者考虑到造型需要适应陶瓷材料和技术的特点,构成了符合其属性与特征的形式语言,眼前的这两个器皿造型与装饰明显地看到受商、周青铜器和玉器的影响,同时还有明代宣德炉的意味,特别是炉的造型和装饰更为显著。</p>

“眼前的这两个器皿并非是传统造型,这种性质在我见过的这些古玩,算是其他产区很少见的独特的样式,这略带些白色的象耳弦纹尊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其使用定位以及取向是准确的,可以说是,充分显示了这匠师的创造智慧。而这犀角杯的青白釉形制,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与那白色的象耳弦纹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离渊在这两个杯子上边,同样选择了回避那瓷器的价值问题,如果真要那样回答,或许会落入俗套之中,那肯定不是金言格所想要的答案,而现在离渊单是去论那瓷器制作手法,来判定古玩的好坏。</p>

“哦,小子,你对古玩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啊,平日莫非你也很喜欢瓷器?“金言格以方才同样的手法,轻轻的将这两个杯子放入匣子内,也不再有什么的动作,那明黄色包裹中还有十几件古玩,金言格也没有动这些,看着那三个匣子中的古玩,慢慢的开口向那离渊问道,现如今这算是金言格最想知道的事情吧。</p>

“实不相瞒,我家中三代是开古董行的,懂一些简单的皮毛也没有什么,对于瓷器而言,那算的上是国之瑰宝了,你也知道,如今在世界上流传的中国珍奇古玩有一半都属于瓷器的范畴,当然这也是有其他因素的,但是不可否认瓷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p>

而且那瓷雕的艺术成就,以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利用自然材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艺术创造才能,算的上是永不凋零的艺术奇葩,立足于世界雕塑艺术之林。把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和现实生活的人物故事,以瓷器花纹涓流,用纯朴的艺术语言和独到的审美意识,通过”瓷雕”技法,去刻划塑造对象的内心世界,惟妙惟肖,形成与众不同的美学理念。”</p>

离渊知晓那金言格会有这样的一问,语气不卑不亢的这般回答的道,二人在这方面多少有些志同道合的感觉,这种感觉,应该算的上知己了把,离渊笑着忘了一眼夏达,没有再多言语。</p>

这乃是一尊双龙砚奇闻</p>

离渊笑道,这件事我倒是清楚一些,台湾富商周镇修先生突然回到高峡县,说是有回家乡投资开发旅游事业、借以回报桑梓之意向。这消息如同滚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整个高峡县都沸腾了……由于地处偏僻,交通落后,高峡县一直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为招商引资把县领导的脑袋都愁大了!这回财神爷不请而至,好家伙,五套班子主要领导一个不缺地陪宴。宴会进入高潮时,周先生说,听父亲说,他的故乡是高峡县的朱刘村,父亲让他先去朱刘村了却祖父的一桩心愿,然后再商量有关投资问题。</p>

这可给领导们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当地的史志专家,均没听说有这么个村名,可别是后期辖区划分,给割到邻县去了呀。先稳住周先生,全县动员搜索信息,然而,不但本县没有,就是周边几个县,也没找到“朱刘村”这个村名。最后,还是搞县志的同志提供一条线索,上世纪三十年代有过一个叫“浊流村”的村落,因为有座大庙,当时挺繁荣的,后遭到日寇血洗渐至衰落,上世纪八十年代退耕还林,目前已无人居住。这周先生会不会是把“浊流村”错成“朱刘村”?</p>

周先生本人也难以确定浊流村是不是他要找的地方:“父亲叙述,那地方两面高山,西坡有棵中心枯烂的老榆树。”</p>

通过联系,派出勘察的人回答,原浊流村确实为两面高山,有一棵中心枯烂的老榆树,然而,它不在西坡,而是在东坡呀。</p>

管它东坡西坡,时过七十多年,老人家记忆也未必准确。周镇修先生决定实地看一下。</p>

第二天,周先生被官员们簇拥着来到那棵老榆树下。但见此树粗过两人合抱,形如巨伞,孤零零地矗立,距地面一人高处有开裂疤痕。周先生深情地拍着树干,许久,点点头:“我可以给家父一个满意的答复了,就是它。”陪同的县领导悬着的心这才放回肚里,投资的进展,完全取决于周先生的满意程度!哪知道周镇修的秘书取出一个仪器,在树上勘测了好半天,让周先生亲自看,周先生看过后,失望地冲领导们摇头:“你们看,这树心虽枯,却没有烂空,家父描述,那棵树膛中是烂了很大的空洞的。”</p>

这烂不烂空洞跟树的身份有什么关系吗?领导们大眼瞪小眼。最后,县委书记发话了:“周先生是不是有难言之隐啊?假如需要我们配合,只管开口,高峡人民定会上下一心,不遗余力地帮助。”</p>

周先生说:“家祖父临终时,留下遗嘱……先听我讲一段故事吧。”</p>

御砚沉浮史</p>

大唐皇宫里有一对双龙御砚,那砚台大如书本,用当时最贵重的“庙前青”歙玉雕成,图案是首尾颠倒相互缠绕着的两条龙,这龙雕刻得匠心独具:双砚分开时,则各是弯曲的一条龙;合在一处才发现,原来甲砚的龙尾移接在了乙砚的龙头上……歙砚品质的高贵加上如此精湛的工艺,难怪唐朝皇帝爱不释手。后来,黄巢攻入长安。黄巢也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才子,倾慕那双龙砚不止一日,然而,搜遍皇宫,却踪影皆无。这两方御砚哪去了呢?直到宋时,苏东坡得之于民间,并在上面刻了字;苏的后人将此砚进贡给南宋高宗皇帝。改朝换代,这两方宝砚几经帝王、名士把玩、题款,真是越来越荣耀。最后,此砚到了明朝英宗皇帝手中,英宗皇帝更是爱不释手。</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