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回应热烈。。
“那么谁第一个来呢?”关老环绕四周。
结果没人敢上前。
虽然大家都是美院的学生,但大部分都是刚入门,侥幸进入美院读书,然而,让一帮大一的学生当众绘画,而且还是当着那么多师长的面前临摹他们老院长的画,这个压力就有点大了。
学绘画书法的人都知道,绘画的第一步就是临摹,临摹名家作品。
美院学生也是如此。
尤其是国画系的学生,听到关老的话,就下意识退缩。
关老见状,笑,“既然大家都不愿意上来,那么就我来点名吧。”
这话一出来,可把美院国画系的学生吓坏了。
其他院系的学生,不会,或者画不好都没有问题,但是国画系的学生连他们老院长的作品都不会临摹,或者作画,那就尴尬了。
这一刻,这帮家伙都有点后悔过来听讲座了。
都纷纷低下头。
关老说,“你们都是美院的学生,未来都是我们岭南画界的中流砥柱,何至于如此对自己没有信心?你们放心大胆的画,画作水平如何不要紧,然而,你们连这一步都不迈不出来的话,是没法入门的。”
就算如此,还是没有人有勇气站出来。
然后,苏亦就躺枪了。
因为,关老的目光环绕一周之后,就定格在他的身上。
“你,就你,就是你,不用看了,研磨的小子,过来。”
苏亦是被旁边的徐蔓推了一把,才茫然地抬起头,然后,才看到关老朝着他招手。
这一幕,苏亦多少有些哭笑不得。
也不知道老爷子要玩什么猫腻。
其实刚才自家老子一进门就把他认出来了。
关老就坐在主席台中间,目光一瞥就能见到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这种情况下,他知道老爷子肯定把认出他来。
然而,老爷子认出来他以后,还招手把他喊到讲台作画,这不是逗着他玩吗?
难不成因为他进门的时候,自己躲在旁边研磨不跟他打招呼,以老爷子的度量不至于如此吧?
可在这种情况之下,苏亦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见到他被关老点上台,老爹苏哲也一脸懵圈,刚想说什么,就被关老制止了。
苏亦上台,关老问,“会国画吧?”
苏亦点头,“会的。”
“你应该会。”关老说,“那么我的作品呢?”
苏亦说,“都临摹过,要不,我现场临摹一下《俏也不争春》吧。”
“当然,没有问题。”
听到这话,不止关老笑了,台下台上的美院师长似乎都松了一口气,就连他老爹苏哲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不过每一个人担忧的原因好笑都不太一样,有人担心苏亦不会画,会让场面尴尬,也有人担心苏亦提起《俏也不争春》这画,会引起关老不愉快的记忆。
然而,当关老对着苏亦笑,那这一切就不存在了。
如果对关山月的生平或者作品有关了解的话,对《俏也不争春》这幅作品应该不会陌生。
画面中梅花烂漫绽放、细密不透风,但香韵悠远。
这幅画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准备到国外展出,于是把还在“牛棚”的关山月请出来作画,因此关山月的这幅梅花中有一股喷薄而出的情感,也是他笔下诸多梅花作品中有代表性的一幅。
然而,之所以有这幅画,跟他之前的作品
十年开始后,关山月因作品《悬梅》中有梅枝向下的构图而被诬陷“攻击社会主义倒霉(倒梅)”,被批,然后下放到干校。
如果仅仅是下放到干校,其实问题也不大。
因为这个年代,知识分子在干校是一股热潮,在时代的浪潮之中,谁也无法避免。
然而,最为糟糕的是,他不准作画。
这种情况一直到71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赴华交流,负责人之一宫川寅雄指名要见关老,他因此得以从干校返回广州。
不过从此之后关老生活开始回归正常,职务和头衔逐步恢复,艺术创作生涯重新开始。
七十年代复出后,关老为了不受批判,作品中的梅枝全部向上,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才会有《俏也不争春》的诞生。
仅仅是听着名字,就知道画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所以,苏亦对于这幅画名不陌生,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是如此。
甚至,苏亦还知道七十年代末直到八十年代后,关老才重新开始艺术探索,达到新的高峰。
实际上,关于关老的作品,苏亦不仅仅知道这一幅,《江山如娇》就不说了。
五六十年代的作品,这个时候也不好拿出来。
剩下的就是七十年代的作品了。
毕竟78年以后的作品,还没有诞生呢。
那么这个时代的画作,其实也不多了。
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巨榕红棉赞》《乡绿色长城》在1973年“全国连环画、中国画展览”中,被誉为“新中国山水画范本”,它在关老的艺术生涯,及新中国的美术史中,都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是关老最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然而,相比较这两幅,苏亦更加喜欢《俏也不争春》,苏亦相信,关老应该也很喜欢。
不然,老爷子怎么会笑呢。
于是,在关老的示意下,他老爹苏哲就拿出来一幅《俏也不争春》挂在旁边,然后让苏亦开始当众临摹。
这一幕,确实很基础,然而,越是这种基础的临摹,越让人心惊,因为苏亦只是简单的观看一下真迹,就开始埋头作画了。
全称几乎没有怎么抬头。
这种情况下,在场的众人都是内行,哪里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这得多熟练才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