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名门 > 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零八章 酒楼偶遇

卷十 铁腕治国 第四百零八章 酒楼偶遇(2 / 2)

但这几个月大唐有三个变化大家都明显感受到了,先是国家的安定,随着最后一个割据军阀李希烈被杀,中原地区地战乱终于结束,各地虽然都有军队驻扎,但军纪严明,从不骚扰乱地方,没有了战争,大唐的百姓先得到了生存的机会。</p>

其实是米价的下降,六月夏收时,仿佛是上苍对大唐地开恩,除中原和河北遭受战乱影响,以及山东遇到了旱灾,其余江淮江南山南巴蜀河东陇右关内等各地区皆粮食大熟,同时漕运恢复又带来了江淮粮食的大量外运,使得粮价最贵地汴州地区也不过斗米百钱,而素来以粮价风向标著称的长安,米价八年来第一次跌破了六十钱,斗米五十五钱,随着米价的下跌,各种生活物资的价格也纷纷跌落,油茶布等等,价格都降到了庆治十年的水平。</p>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便是唐初的授田再一次出现,朝廷在江南地区的润州常州苏州湖州杭州,以及淮南地区的涂州庐州和州,还有长江中游的潭岳鄂江洪,巴蜀地汉绵梓简眉,一共十八个州开始授田,授田面积一百二十万顷,凡大唐子民,无论身份贵贱,无论户籍何处,无田皆可受领,按丁男三十亩粮田丁女十五亩桑麻田地标准授予永业田,并且已获得的军田不计算在内,一时间,全国各地无地民众奔赴江南络绎不绝。</p>

正是这三大变化使得饱经战乱地大唐终于出现了大治的迹象。社会安定人心振奋,表现在科举上就是前所未有的踊跃。</p>

现在不仅是客栈汇集的平康坊崇仁坊已无虚席,其他各坊的客栈也均人满为患,晚来只得寄身于寺院道观,还有人住到长安的其他属县,为此朝廷特允许普通民众家里有偿接纳士子寄宿。才勉强解决了士子地住宿难题。</p>

这天中午,李泌和平常一样悠闲地在崇仁坊中散步,崇仁坊是他最喜欢的一坊,尤其是靠近皇城的西坊,这里有国子监巨大的建筑群,一片片绿树成荫,书肆茶馆随处可见,充满了宁静的人文气息,李泌的住处也选择了国子监附近。几个月来,每天中午步行去东坊的进士酒楼吃饭,已经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p>

况且皇上也让他有空时寻找贤士,生活在崇仁坊也算公私相济了,还可向皇上领一笔寻贤费,补贴一下房租酒钱。</p>

和西坊的宁静相比,崇仁坊地东坊却十分热闹,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客栈酒楼,同时也是各州的进奏院所在地,另外。这里也整个大唐印刷业最达的地方,分布有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印刷工坊,印制各种佛经书籍,同时也承揽朝廷的文书印刷。生意火爆昼夜不停。</p>

进士酒楼在崇仁坊的东南角,只能算一家中等酒楼。但因它的名字起得好,这就使它成为科举期间生意最火爆的几个酒楼之一,同时也引来了同行的竞争,从前年起,在它周围春笋般地出现了无数拾它牙慧地酒楼,诸如状元楼金榜及第酒楼探花楼等等数十家,但还是没有一家酒楼能和它的生意相比。</p>

李泌背着手走进了进士楼,站在门口的伙计老远便看到了他,虽然这老道每天点的都是最廉价地酒菜,但进士楼看重的是信誉。就凭他每天光顾小店。他就比那些花费万金但只来一次地客人重要得多。</p>

伙计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李道长来了。我还正想道长今天怎么晚了。</p>

我的位子还在吗李泌笑呵呵地问道。</p>

这个伙计有些犹豫,今天的客人尤其多,位子十分紧张,当然不可能专为李泌留一个座位,要不我看看,他们吃好了没有</p>

不必麻烦,我只是随口问问。李泌摆了摆手笑道:其实坐那里都一样。</p>

多谢李道长通融,请随我来。伙计将李泌请到了二楼,二楼里坐满了年轻的士子们,喧嚣热闹非常,到处是一张张充满了青春和热情的笑脸。</p>

找了半天,李泌才在一个角落靠墙处找到一个空位,这是一张两人用的小桌,他对面坐着一个极为年轻的士子,大约十七八岁,穿着一件半旧的白色儒袍,头戴平巾,在他面前放着一盘包子和一壶清酒,看得出他的家境不好,尽管吃穿简朴,但他相貌俊朗,青春朝气显得英气勃勃,他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拿书,正靠在墙上专心致志地读着,见李泌在对面坐下,他放下书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p>

李泌也友善地向他点点头,这时,旁边忽然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掌声,只见一名年纪稍大地士子站起来向众人笑道:既然要我说,那我就说一两句。</p>

他清了清喉咙高声说道:我以为天宝年间地府兵之坏并不仅仅是土地兼并那么简单,各种原因造成了士兵不愿服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士兵地地位极其低下,豪门贵族需用劳力找不到人,便让士兵来充数,官府劳役无人可用也同样找士兵来顶替服役,日久天长,这就使得士兵成了苦役的代名词,原本立功而被朝廷所封的各种勋官,什么飞骑旅骑云骑等等,本来是荣誉地位的象征,可实际上却成为一种地位低下的标志,说到某人是飞骑尉,听表现的是不屑,一个苦役罢了,如此,试问谁还愿意从军,从了军的也会想法设法脱离军籍,所以我以为大唐要军事强盛,先就是要提高士兵的地位,使之成为人人羡慕,投军自然踊跃,连我等士子也愿意披挂戎装为国戍边。</p>

他的一番演讲赢来一片热烈的掌声,李泌听他见解独特,倒也有些兴趣,便好奇地问对面的年轻人,此讲演何人</p>

年轻人放下书回头看了看,便笑道:此人叫郭牧,河东汾阳人,说起来道长或许不信,此人还是宣仁三年的进士。</p>

哦李泌更加感兴趣了,进士怎么还来参加制科</p>

他不参加又能怎么办年轻人轻轻摇了摇头道:前些年门荫盛行,每年考中的进士大部分都被吏部拒之门外,有门路的去做高官幕僚,或许能寻到进身之阶,而无门路的也只能回乡务农,郁郁一生,这个郭牧就是属于没有门路那种,而且极为孝顺,听说他曾准备去安西从军,但母亲病重,他便留在家里照顾母亲,母亲去世后又在墓前结庐守孝三年,今年开制科,他便又重新来长安投考,也是想借新朝某个前途。</p>

百善孝为先,今上最敬孝道之人,或许他能有一个不错的结局。李泌叹了口气,便默默地记住了郭牧这个名字。</p>

这时,对面年轻人又拾起了书,却不小心从书中飘落下一张书笺,正好落在李泌的脚边,李泌拾起书笺,见上面写着一诗,他读了两遍,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问年轻人道:这是你写的诗吗</p>

年轻人点了点头,谦虚地说道:正是在下所写。</p>

好诗李泌由衷地赞道,他又忍不住拿起书笺,朗声读了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p>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