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当一个气象学家拿着云之星上的大气成分构成数据之后,总感觉少了一份和谐。
云之星氧气占了25,二氧化碳0023,氮气72,氩气1剩下便是一些更加微量的成分。而这些成分中,惰性气体含量占据了绝大多数。
拿着这份分析报告和记忆中的地球大气成分仔细比对,突然眼睛一亮,发出了一声激动而兴奋的叫声“我找到了,是臭氧”。
听到这一声喊叫,所有人眼睛一亮,之前的那种一团乱麻,毫无头绪的感觉顿时如同拨云见日一般一消而散。
在这之前,每个人都感觉云之星上无论哪方面都需要改造,但是却都各自为政,难以综合影响到云之星整体的改变。
但是,臭氧却不一样。
臭氧,在地球上被誉为生命的屏障。那一些薄薄的臭氧层但却阻挡了太阳百分之六十的紫外线辐射。而在云之星上却完全不见。
如果云之星上增加一层臭氧层,那么云之星上接收到的恒星辐射便要减少许多。那么白天云之星上的温度必然会有所降低。
而晚上有了这臭氧层的遮挡,云之星晚上热辐射也定然会有所拦截和保留。温度会有所改变。
而随着温度改变,云之星上的气候也会随着而改变。这便会形成一系列的影响和改变。使得云之星更适宜人类居住。
不仅效果显著,而且臭氧的来源也非常容易简单。只要对氧气进行高压放电,氧气便能转变为臭氧而存在。
终于找到了突破口。在所有科学家一致赞同之下。飞船上管理层马上将这一计划,在模型上进行尝试预演。
通过模型推演,他们发现这计划完全可行。进行一次这样的改造,将会耗去现在飞船中百分之九十的能源,这也属于可接受范围。
看着全息投影下,在以臭氧为突破点改造计划,在云之星模型上所展示出来的完美改造过程。所有人都发出了欢呼喝彩声。
电脑中推演证明了方法可行之后,接下来便是计划的实施了。
云之星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经过最初高压放电形成臭氧层之后,大部分时间都是云之星自我改变的过程。
在推演中,初步改造形成臭氧层所需时间便有三个月之久。而在形成臭氧层之后,预计云之星的温度,白天最高平均气温为六十五度,晚上则为零下十五度左右。
这并不适宜人类的生存。而要想到达人类勉强可以生存的环境还需要再等三个月之久。
在计划确定之后,飞船飞在高空制造出一个很强大电场,同时在飞船首尾形成了极高电压。
飞船首尾所形成的电压并非越大越好,因为飞船首尾固定,所形成电场笼罩的氧气有限。在将所笼罩范围内的氧气全部转换为臭氧之后。电压太大,对于能量来说是一种浪费。
因为范围有限,和地球相比云之星又大出许多。所以,整整用了三个月,在云之星上方,才完全形成了一个臭氧的保护层。
当臭氧完全形成之后,和之前相比云之星平均气温便降低了十五度左右。
因为气温的降低,云之星的高空大量水蒸气更容易形成雨云。和过去那万里无云的天空相比,现在的云之星上漂浮了更多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