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盗经 > 第五百四十四章 跋折罗手

第五百四十四章 跋折罗手(2 / 2)

袁飞心头一惊,此刻他也看清楚了这流光究竟是什么,流光包裹之内乃是一只金光璀璨的大手,这大手好似寺庙之中的佛陀手臂,手掌之中捏着一柄三股金刚杵,形成‘跋折罗手’手印,此手印有降服世间一切神魔的本事,威力自然极大。更何况那三股金刚杵显然绝非凡物,佛气鼎盛十分了得,更有一股毁天灭地般的威势,似乎此宝一出连大地都能被分为两半。

度世袈裟突然叫道:“小心那诛灭金刚杵,他乃是和我一般的佛子存留此界的法宝,威力极大,我是能够给佛徒加持佛力兼防护佛徒身躯,但这诛灭金刚杵却只有一种功用,那便是诛杀!此物乃是佛子手中第一锋锐之物,号称可破天下神魔,再加上这跋折罗手手印便是诸天神魔也要辟易。这跋折罗手肯定是佛子所发,不过他人应该还在数万里之外!”

度世袈裟一边说着一边就空一滚,将宁双丢给洪嫣儿,自家化为一团黄芒围着袁飞一旋,便穿在袁飞身上,随后这袈裟之上的十块福田立即亮起,第一利菩提上首立时运转起来,福田之中的光芒猛的汇进袁飞脑后的噬婴吞轮洞中,那噬婴吞轮洞立时嗡鸣一声,似乎被注入了极大力量,陡然扩展至十丈大小,朝着那手挚诛灭金刚杵的佛手撞去。

两者在空中相撞,半点声息都未发出,两者彼此互相侵蚀着,那手持诛灭金刚杵的跋折罗手被噬婴吞轮洞吞食正在缓缓变小,但袁飞的噬婴吞轮洞此刻情况却大大不妙,它在急速的变形,甚至发出咔咔的崩裂之声,显然即便是袁飞加上度世袈裟加持的佛力依旧无法和其对撼。

噬婴吞轮洞和袁飞心神相连,袁飞立时被那跋折罗手撞击之力反噬,心口一痛,随即便是一口鲜血喷出,而此刻眼见不妙的申屠陌周身魔烟一涨,猛的喷出一道魔气烟球来,这烟球硕大如山,在空中翻转一圈,画了个弧线并未直接迎上跋折罗手的锋锐,而是朝着那跋折罗手左侧撞去。

而洪嫣儿此时已经将手中的戒指一晃收了受创的宁双进戒指之中,腾出手来,一催‘开翎雪剑’使其一下涨大百倍,也划了个弧从右侧朝着那跋折罗手斩去!

两个元婴初期修士加上一个魔骸初期境界的魔物一起出手,天空中传来一声爆响,大地和天空一起颤抖,剧烈的晃了三晃,余势未停,整个地面颤抖不断,立时便是翻江倒海山崩地裂。

就见那跋折罗手终于被撼动,光芒猛的一黯,随后开始萎缩起来,但一时半刻之间似乎还不会彻底消散。

申屠陌和洪嫣儿还有袁飞尽皆被震得口喷鲜血,袁飞咬着牙将全身的真元法力全都汇入噬婴吞轮洞中,尽全力消磨这跋折罗手,洪嫣儿和申屠陌更是强自催谷自身修为再次出击,一道破天剑光和漆黑的魔烟球再次撞击在那跋折罗手之上。

这一下这跋折罗手再也维持不住,开始急速萎缩起来,而佛手之中的诛灭金刚杵突然光芒一敛,度世袈裟突然叫道:“袁飞,莫让那诛灭金刚杵跑掉,收了此物佛子在人界的神通手段便少了一成!”

袁飞此刻嘴中鲜血狂涌,全部法力都用来操控噬婴吞轮洞,哪还有什么余力去收摄那三股金刚杵。不得不咬着牙在心里暗骂度世袈裟命都保不住了还在贪人家的法宝。

但袁飞随即灵机一动,此时他已经是元婴境界,以往背得滚熟却不能应有的一千五百道符法此刻已经有半成数十个可以运用,袁飞猛然间便想到了一种可以应用在此时的符法!

就见他天灵盖一塌一鼓似乎在吸纳什么东西,那些存于世间无处不在的莫名之力便被袁飞纳入体内,随后他大嘴一张喷出三道符箓来,一道是兑符乃是水泽之意,另一道则是乾符,按照《杀神法录》之言,乾兑两符乃是生金之相,这两道符在空中一纠缠,便即产生巨大的吸力,脚下的宽广的大地瞬即好似沸腾的油锅一般剧烈的翻滚起来,随后便有无数金铁碎屑从地下升起,汇聚在袁飞身前,构筑成一根长有数十丈的粗大圆棍。

而袁飞喷出的另外一道符乃是震符,是雷电之意,就见这符一震,九天之上便有一道粗若小屋长有数十丈的金色二重雷气被勾引下来。

与此同是乾、兑、震三符猛然交错融合,化生为一道崭新的符法。

这一道新符一成便投入袁飞身前的铁棍之中,那雷气便围绕着袁飞身前金铁构成的圆棍飞速旋转起来,不片刻便在铁棍之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磁场,地面上的金铁之物立时更快的朝着那圆棍飞去。甚至都不再需要袁飞的乾兑两符驱使。

杀神法录之中总计有符法箓术三千道,其中符法一千五百道,箓术一千五百道,符法的一千五百道追根溯源的话不过是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道,这八道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木、水、雨、火、日、山、泽十一种天根,当八道主符彼此交互配合变化之后便会衍生出一千五百道符法之多,袁飞此时施展的便是三道符法构成的元磁符。

在杀神法录之中这三道符共同施展出来的磁场便被称为‘元磁极光神力’有吸摄天下金铁打造的法宝之能。

[www.26dd.Cn]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