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二十章 蠢货朱高煦……

第一百二十章 蠢货朱高煦……(2 / 2)

杨振连忙跪下,回道:“被大世子留在了燕王府内,不得外出。”</p>

“炽儿做得对!”朱棣踱了几步,咬牙说完,转而问道:“此事,可有外传?北平府卫队,可有动作?”</p>

杨振摇了摇头,道:“平安、张昺等人,正忙着卫所分流、屯田发卖之事,并没有在北平府,应不会察觉其中问题。”</p>

朱棣听闻此话,才放松一些,坐了下来,道:“本王知道了,你且留在这里,好好休息吧。”</p>

杨振施礼退出。</p>

丘福走到朱棣旁,道:“王爷,是否需要差人去北平府?”</p>

朱棣微微摇头,语气冰冷地说道:“不需要,太祖忌日已近,他们这些孙辈,岂能不来京师拜祭?算算时间,也应该启程了,至于如何处置,等他们来到京师再说吧!本王现在担心的是,此事,会不会已经传入了朝廷耳中!”</p>

“这个,应该不会吧……”</p>

丘福有些拿不准。</p>

若朱允炆得到朱高煦意图谋反的消息,必不会无动于衷,毫无动作。</p>

朱棣并不这样认为,现在的朱允炆,看似不动声色,往往却如猎豹潜影,只等一个时机,便会引发雷霆。</p>

正如他对付自己时,使用的“势”。</p>

不发则已,一发致命!</p>

“金忠乃是道衍师父推荐入府,而最近几日,道衍师父似乎想要对本王言说什么,却又没有</p>

说出口,隐隐有难言之事。”</p>

朱棣想起来这段时间与姚广孝相处时的细节。</p>

丘福震惊之下,宽慰道:“王爷,道衍师父难言,恐是念王爷旧情,如今他为建文臣子,难免愧疚不安……”</p>

朱棣摆了摆手,面色沉重地说道:“不要小看大明安全局,这些人,可是无孔不入。”</p>

唐氏书坊内,唐润正在后院翻看刊印出的《大学》,突然听到动静,抬头看去,只见伙计刘二快速跑了过来。</p>

“东家,东家,大喜事,大喜事啊!”</p>

刘二大声喊道。</p>

唐润皱了皱眉,将书放下,问道:“有何喜事?”</p>

刘二到了近前,喘了两口气,道:“朝廷下旨,废除了洪武二十二年禁令,允许书坊自由刊印书籍,小说、杂记,皆可刊印。”</p>

“当真?!”</p>

唐润惊喜至极。</p>

明初书坊,能刊印的书籍很少,仅限于三类书:</p>

其一,御制、钦定的前朝史书;</p>

其二,地方志;</p>

其三,儒家子集。</p>

而这三类书籍,往往都是面向士子,服务朝廷的,与文化传播,民间文化而言,关联并不大。</p>

朱允炆下令废除禁令,给民间书坊松绑,也是为了中华书局的出现与运作铺路,毕竟,亲王都干的事,不能不允许百姓干吧?</p>

既然允许,为何不提前一步废除禁令?</p>

书坊就应该有一定的自主权,只要不违背大明律,不反动,不卖国,不跪,不舔,那你们出什么书,是你们书坊的自由。</p>

什么朝代也不能指望老百姓看的书,和学堂里看的书都一样吧?</p>

唐润后悔不已,早知禁令废除,当初就应该留下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书稿。</p>

“东家,我们该怎么做?”</p>

刘二期待地看着唐润。</p>

唐润犹豫了下,最终下定决心,道:“停止所有儒家子集刊印,遴选合适书籍,重新刻板、排版!先行刊印一百册《崔莺莺待月西厢记》!”</p>

刘二面色一变,有些慌张地说道:“东家,那《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可是禁书,这,合适吗?”</p>

PS:</p>

求月票,推荐票。</p>

有各类票的,还请支持下惊雪,谢过诸位。</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