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子,你爹发怒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子,你爹发怒了(2 / 2)

这就是地震的“君王德行”说!</p>

比如汉成帝,就因为一场地震,吓得吃不好睡不好,干脆写了一封自省书,让所有官员批评自己,说说哪里做得不对,好马上改过……</p>

即所谓的“朕涉道日寡,举错不中,乃戊申日蚀、地震,朕甚惧焉。公卿其各思朕过失,明白陈之。”</p>

因为地震的“君王德行”可以约束君王,且没什么风险,偶尔还可以利用下地震办点私事,好用又便宜,所以一直流传了下来。</p>

到了朱允炆时期,地震与君王德行已密不可分。</p>

一条鞭法的时候便有小型地震,动静不大,加上朱允炆太过强硬,不是调人去边疆放牧,就是让人去海里钓鱼,官员也就忍了。</p>

可现在是大地震,死了人,伤了人,这说明皇上惹老天爷大怒了。</p>

你作为天子,不听我们的,也要听听老天爷的吧?</p>

大明以孝立国,皇上您若是不听老天爷的,那岂不是……</p>

朱允炆烧完所有奏章之后,便回坤宁宫睡觉了,第二天接着烧,反正不是上朝的时候,送来多</p>

少,烧多少。</p>

攻击一条鞭法,没问题。</p>

攻击国策,也随你。</p>

要求禁屯田商卖,你随便喊。</p>

朱允炆打着哈欠,对这些攻击毫不在意。</p>

六部大佬、内阁大臣都没动静,就你们一群人上蹿下跳的,也不嫌累得慌。</p>

朕不发话,谁敢禁一条鞭法?</p>

谁敢禁国策?</p>

谁敢禁屯田商卖?</p>

已经板上钉钉,棺材盖都钉死的事,竟然还翻来覆去的闹腾,这事没完了?</p>

</p>

从四月初,一直吵到了四月十五,朝臣满心欢喜,在奉天殿外列好队,揉揉嘴,准备好腹稿,今天一定要让皇上给个说法。</p>

奉天殿开了,走出来一个太监:“皇上今日身体不适,朝会取消……”</p>

一众大臣彻底傻眼。</p>

大臣们不干了,嚷嚷着一定要让皇上出来说句话,否则就坐在这里,不走了。</p>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以来,最大的执政风波就此出现。</p>

双喜将群臣静坐的事通报给朱允炆,朱允炆只是摇头冷笑,搞非暴力不合作是吧,行,有本事你们也绝食明志。</p>

朱允炆只淡淡地说了句:“无需理睬。”</p>

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研究研究中华书局的事,如今二王在京师购置了一座大宅院,并在成贤街、保泰街的路口处,买下了一家大店铺,里面正在整修。</p>

成贤街以西,保泰街以南,便是国子监,两街交叉口向北,则是鸡笼山、北极阁,地段繁华。</p>

店铺有了,书局有了,可是刊印书籍却成了一个难题。</p>

总不能只卖《三国志通俗演义》与《水浒传》两本书吧?</p>

思来想去,朱允炆决定把《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纳入刊印书单。</p>

《三字经》南宋时期便已出现,为王应麟编写;《百家姓》成书于北宋时期;《千字文》为南北朝时期周兴嗣编纂,存在已久。</p>

“三百千”,乃是古代最重要的三本启蒙读物,没道理不大卖。与其留给私塾藏着掖着,不如广卖天下,赚点外快……</p>

PS:</p>

《三字经》为南宋王应麟编写是主流说法,具体是谁,学术界一直有争议。</p>

也有说是元朝初期出现,也有说是明代人编写,在本文中,以主流说法为准。</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