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明长城,都司新人选

第二百五十二章 明长城,都司新人选(2 / 2)

大明人是手里有粮,心中不慌。</p>

兀良哈是手里有盐,心就躁动。</p>

“皇上,臣认为,此事不失为一个机会。”</p>

茹瑺思索了下,缓缓说道。</p>

朱允炆看向茹瑺,平和地问道:“茹爱卿可是想借此机会,撤换了房宽?”</p>

茹瑺凝重地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房宽并无多少能力,位在都司并不合适,臣请其回京,另做安排。”</p>

朱允炆将目光看向徐辉祖,徐辉祖赞同道:“朵颜三卫一直都想要获得大宁的住牧权,这些年来,幸赖宁王威严,才没有出什么乱子。换言之,大宁都司虽是房宽,但真正掌控大宁与朵颜三卫的,恐怕还是宁王。”</p>

“不若借此机会,撤掉房宽,安排有能力之人,重新整顿大宁,收揽军心,重塑军威,主动与朵颜三卫接触,削弱宁王影响,也好让朵颜三卫长期忠于大明。”</p>

朱允炆清楚,让朵颜三卫长期忠诚于大明,这是一件很难的事,甚至是当下不太现实的事。但让这个忠诚期延长,或许还是可以试一试。</p>

“解爱卿,你如何看?”</p>

朱允炆询问道。</p>

解缙自信地回道:“安全局调查房宽出了问题,此事若真的是房宽,将其撤回京师,自是当然。若并</p>

非是房宽,也足以说明有人在针对房宽,陷害房宽,而房宽作为都司,竟不知是谁所为,可见其能力有限。”</p>

“无论房宽是不是有问题,他都不应该继续留在大宁。臣附议尚书大人、府事大人之言,将房宽调回,另遣良将。”</p>

朱允炆微微点头,看来这个房宽真的不适合继续留在大宁了。</p>

忠诚是第一位的,但第二位的能力也必须要考虑在内,重用空有忠诚,毫无能力的人,会害死很多人。</p>

“杨荣,你认为谁能接替房宽?”</p>

朱允炆抛出了一个敏感的问题。</p>

大宁都司,所辖卫所众多,兵势威武,虽处在关外,但毕竟是正二品的都指挥史司,能补上这个缺,可以说是极大好处。</p>

一旦从大宁都司位置上正常退下来,返回京师最少也是个侍郎,多数是尚书衔。</p>

若推荐对了人,被皇上选中,那被推荐的人,必然会心怀感激,日后或许会成为“政治同盟”,大家一条战线,立足朝堂。</p>

茹瑺、徐辉祖、解缙都看着杨荣,目光中带着几分羡慕。</p>

杨荣毕竟有些年轻,面对如此重要一问,变得有些紧张,但很快便调整过来,镇定自若地回道:“皇上,能接替房都司之人,应满足三个条件。”</p>

“哪三个条件?”</p>

“其一,能文善武,善待士卒;其二,行军经验丰富,善于指挥骑兵作战;其三,熟悉东北之地,能适应东北寒冬。”</p>

解缙听闻之后,嘴角挂笑,对朱允炆道:“皇上,杨荣所言极是,臣心中也已有人选,不若容臣写下名字,交给皇上,看看与杨荣所想是否同为一人。”</p>

朱允炆含笑道:“准了。”</p>

解缙心中一喜,看向杨荣,杨荣欣然上前。</p>

看着杨荣提笔,解缙也转过身,开始写下自己推荐的官员名字。</p>

如今内阁,只有自己、张紞与郁新三人,郁新去了开封府,张紞能力有限,自己虽不能无视张紞,但此人早晚会离开内阁。</p>

让自己担忧的,并非是郁新、张紞,而是那些后起之秀,比如和尚姚广孝,国子监祭酒杨士奇,还有眼下的新科状元杨荣。</p>

杨荣在分析安南局势时,已出尽风头,被皇上委以重任,进入兵部职方司,眼下又是议论军事,自己再不表现一二,他日杨荣必风头无两,而内阁首辅之位,自己又能坐多久?</p>

解缙写下名字,退后几步,双喜走过,将解缙、杨荣的两份答案折叠好,交给了朱允炆。</p>

谁来代替房宽,并没有标准答案。</p>

解缙不怕自己的答案有错,若与杨荣所写名字一样,那说明两个人想一起去了,若是不一样,那也好说,解缙完全可以凭口舌,争论一番。</p>

无论哪一种结果,解缙都表现了自己的观点、智慧,给皇上留下了印象。</p>

朱允炆展开看了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抬头道:“看来你二人所见略同,解爱卿,你来说说,为何要选他为大宁都司?”</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