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贱铜贵,筹备钱庄

第二百七十六章 银贱铜贵,筹备钱庄(2 / 2)

皇上也是,你下个旨意,户部照办便是,这交给户部自己决定就有点害人了……</p>

黄子澄还没来得及想好怎么应对,朱允炆便笑着大踏步走了,只留下一群人盯着黄子澄。</p>

朱允炆没有理会黄子澄如何处置,这个家伙最近成了“反派”,站在自己对面摇旗呐喊,积极的很,给他制造一点麻烦也无妨。</p>

回到坤宁宫,便是暖如春日。</p>

脱下外衣,朱允炆一身轻松地对马恩慧说道:“皇后可拟好了请帖?”</p>

马恩慧笑盈盈道:“已发了出去,晚间便会在坤宁宫设宴。”</p>

朱允炆微微点头,道:“不久之后,朝廷会采买一批新式炉子,这后宫妃嫔、宫女、太监那边也购置一批吧,淑妃中毒事件不可再上演。”</p>

马恩慧拿了一份账册,递给朱允炆,道:“后宫购置之事已安排妥当,只是皇上,坤宁宫的钱库已满,再这样下去,可就要转换地方了。”</p>

朱允炆接过账册,翻至最后,看了看,道:“有了这些资金,中央钱庄的筹备也可提上日程了,今日问访发现,银又贱了,一两银子,只得六百余文铜钱。”</p>

马恩慧担忧地说道:“那我们继续收银,岂不是吃了许多亏?”</p>

朱允炆用手指扣着桌子,轻声道</p>

:“眼下银贱铜贵,若中央钱庄成立,便会让银、铜兑换回归正轨,到时候皇后手中的一两银子,便凭空升值三四百文,如何会亏?告诉一炉暖春坊,铜钱与银子都要收,宝钞就少收一些吧。”</p>

马恩慧眼神一亮,有些疑惑地说道:“臣妾什么都没做,就凭空赚了?”</p>

朱允炆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两碎银,道:“这其中涉及货币贬值与增值的问题,银贱铜贵,是银贬值,铜增值,若我们升值银,贬值铜,到时候这一两银子,自然便可以兑换更多的铜钱,也可以采买更多货物。十万白银,转眼间便会成为十三四万白银……”</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投机货币,在后世是常见的,甚至还有人专门做空某个国家的货币,割割韭菜。</p>

不是大明商人看不到这个商机,而是因为铜在大明实在不多,市场中流动的铜钱总量增长跟不上商业需求的增量,尤其是在新商业之策推行之后,宝钞贬值、银贬值的问题就更加凸显出来。</p>

朱允炆清楚,货币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而解决的条件也越发成熟。</p>

江西,饶州,鄱江西侧。</p>

几座高大的水轮机修建了起来,水流冲击水轮机齿轮,齿轮啮合转动,带动着一根沉重的铁棍升起,至一定高度之后,铁棍顺着圆滚,垂直砸落,叮地一声,铁棍底部凸起的部分,便已砸入底部小小的凹槽内。</p>

铁棍升起之后,匠头吴大胜将浅浅凹槽内的圆形铜币拿了出来,恭谨地交给宁远侯何福,何福拿捏着有些温热的铜币,看着清晰的“洪武通宝”四个字,凝重地问道:“成了?”</p>

吴大胜黝黑的脸上浮现出了笑意,说道:“按大人所给图纸,试验了近五百次,终于成了。”</p>

“可扩大规模?”</p>

何福问道。</p>

吴大胜点头道:“只需加配铁棍,增置水车即可,此法以冲压铸币,较之以往之法大不同,不知是哪位匠人如此奇思妙想?”</p>

“匠人……”</p>

何福看着吴大胜,心里也是疑惑万分,给自己图纸的人可是大明皇帝朱允炆,可皇上怎么会懂得这些玄奥的东西?</p>

吴大胜是铸造铜钱的老匠人,看着冲压制备的装置,眼神中充满了惊叹。</p>

前朝货币铸造,多采取的是型范浇铸工艺。</p>

型范浇铸,一开始是平板范浇筑,即制造两个范具,拼合之后浇铸,这也是古代最早的铸钱工艺。</p>

一开始使用的是泥板,在泥板上雕刻出钱型、浇道,一个泥板雕刻一个或两个钱范,但这种泥板材质并不好用,只能使用一次。</p>

总不能为了一枚钱,一天天玩泥巴去吧?</p>

后来才出现了铜范铸钱,可铜范本身的透气性不足,热应力问题不好解决,没用几次,铜范就变形,不能用了。</p>

一边为了打铜钱,一边耗费铜范,这生意也不划算啊……</p>

于是,智慧的古人改变了平板范浇筑,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叠铸法,而这一门技术自西汉开始,便成为了铸钱工艺的主角……</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