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二百九十二章 齐泰被贬开封

第二百九十二章 齐泰被贬开封(2 / 2)

朱允炆沉声道。

周德深吸了一口气,道:“臣要弹劾吏部尚书齐泰!”

齐泰听闻之后,脸色阴沉下来。

朝会弹劾官员,无需走东厂,而连日来朝会,给了这些御史更多弹劾机会。可齐泰自认公兢兢业业,并未有什么错过。

朱允炆见齐泰平静,道:“弹劾齐尚书,可要想好罪状才行。”

周德心头咯噔一下,知道皇上在偏袒齐泰,也深知齐泰早在东宫时便跟随皇上,其与皇上关系密切,此番弹劾有些冒险。

但作御史,不就是为弹劾而存在?

周德拿出奏折,高举过头顶,喊道:“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齐泰为吏部尚书,却双目如盲,无视开封府上下官员之勾连、贪污、罪行,害苦开封府无数百姓!”

“眼下开封府自知府至知县,几近全面塌陷,臣虽心惊开封府官场之祸,然更惊讶于吏部毫不作为,考课不公,升降不明,任免无据,才是开封府问题之根本!由是,若不惩办吏部尚书,以警百官,他日地方再出一府之祸,岂不失了法度?”

朱允炆微微眯起眼睛,周德说了一大堆,归纳为一句话,就是:

开封府官场集体出了问题,需要吏部来背领导责任。

开封府官场塌方,是朱允炆登基以来面临的最大地方官场问题,追究责任,根本并不是在吏部,而是在周王。

朱元璋设藩王,并给予了藩王足够的地位与权力,虽努力切割了藩王与地方关系,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了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周王利用自己的权势与手段,笼络与控制了开封府官场。

但周王只承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还必须由吏部来扛,对了,还得加一个都察院。

吏部责任在于考功、选任方面没做好,导致一大堆蛀虫长期留在开封府。都察院责任在于监察、弹劾缺失,尤其是前往河南与开封府的御史,在阴冷的沉默或聒噪的夸赞中掩盖了开封府的真相。

齐泰微微闭上眼,叹了一口气,睁开忧愁的目光,出班跪言:“臣有失职、不察之罪,致使开封府官场问题累累,还请皇上降罪。”

朱允炆看向户部尚书黄子澄,希望他可以说句话,可让朱允炆有些失望的是,黄子澄选择了沉默不言,将目光看向陈迪、郑赐、茹瑺等人,六部之中,也无人发话。

解缙感觉到了朱允炆的目光,不得不出班,道:“皇上,开封府官场出了问题,与周王干系最大。吏部被掩了耳目,才致使开封府问题一直不察……”

“解大人,若地方再出如此问题,是否皆可用‘被掩了耳目’作幌子,从而逃脱惩罚?”

周德直言道。

解缙刚想说话,齐泰便对解缙摇了摇头,然后叩头道:“臣有罪,当遵朝廷律令处置。”

朱允炆看着跪在下面的齐泰,历史上,他主兵部,却因轻率寡谋,能力不济,致使建文朝一步步覆灭。

事实证明,齐泰只是一个被用错位置的可怜人,他本就没有军事之才,也没有谋略之智,只是被架在高位上,为了显示自己的忠诚,为了所谓的忠君报国,凭着权力发号施令,纸上谈兵。

虽然他很努力,结果却很失败。

可此时的齐泰,并非主兵部,而是主吏部,管人事,在这方面,齐泰做得不错,他是吏部尚书的合适人选。

只是现在,开封府官场集体出了问题,必须找几个人来背锅。

朱允炆沉吟良久,方严肃地道:“吏部尚书齐泰,领吏部而不察地方,考课流于形式,任免失当,免吏部尚书之职。但念其兢业有成,发至开封府,任职开封知府,整饬开封官场,三年考期,若不能有成,主动递送辞呈!”

齐泰听闻之后,重重叩头道:“臣谢皇上恩典!”

堂堂吏部尚书,正二品官衔,直接被贬为了正四品知府,并赶出了京师,处罚不可谓不重。

可解缙、黄子澄等人却松了一口气。

齐泰虽然被处罚了,但好在并不影响其官途,皇上处罚确实是高明。

散朝之后,解缙看着齐泰,笑道:“尚礼啊,此番你出京师,可谓是开封府及时雨,待你整饬好开封府,便是你再度返回京师之时。”

在解缙看来,此时去开封府那就不是惩罚,而是嘉奖与重视。

原因很简单,开封府官场塌了,谁有能力重塑开封府官场,整顿好地方,那就是妥妥的大功一件。

齐泰心里也清楚,并不显失落,反而对过来安慰的都察院练子宁笑道:“不知是练大人还是景清景大人陪齐某北上……”

(本章完)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