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六百一十七章 古代养马,这么难(一更)

第六百一十七章 古代养马,这么难(一更)(2 / 2)

虽然五军都督府通过清查的方式,让各地卫所军屯得到了巩固,有些地方甚至军屯的田亩还得到了增长,供养了大部分军士,但依靠军屯的军制不具备持续性。

可现在也不是全面废除军屯的时候,人口尚未增长起来,依靠农税、商税尚且无法全面支撑起庞大的军队,军屯还有存在的必要。

毕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北平,小地主多,也有足够的人手去耕作,卖了屯田也不影响粮食供应。像甘肃、辽东等地,就是想卖地,也得有人去买才行……

人口还是不够多,否则移民出关,在辽东大规模开垦黑土地多好。可惜,关内多少地方都荒芜着,多少土地都没被利用起来,实在是顾不上关外了。

现在的女真还不够强大,让他们抓抓鱼,打打猎也无妨,等自己腾出手来,再收拾辽东等地。

哪里都要钱,财政蛋糕再大,也经不起分食。

宋晟解释道:“马种,臣需要购置马种。”

“如何购置?”

朱允炆询问。

宋晟认真回道:“臣想请旨于哈密、沙洲等地,设置茶马司,吸引西番进行茶马贸易。眼下亦力把里虽是混乱,战马交易还是可以进行。而采取茶叶,也需要钱钞。”

朱允炆放下文书,揉了揉眉心,没有说话。

茶,对于汉族人而言,只不过是一类饮品,可对游牧民族而言,则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加上游牧民族所在的地区没有办法种植茶树,想要弄点茶,还得从大明搞进口买卖。

朱元璋曾下令,私茶出境论死,驸马欧阳伦之所以被杀,就是犯了这一条。

明代茶叶和盐铁差不多,都是官营制。朱元璋曾用一段话,表明了茶叶的重要性:

“此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者,其所系诚重且大,而非可以寻常处之也。”

茶马贸易是明初获取与补充战马的重要手段。

当然,官营茶叶,并不意味着朝廷直接给宋晟,对于茶叶、盐方面,朝廷都设置有专门的茶引、盐引,商人通过帮助朝廷运输相应的货物,来取得这些茶引与盐引。也就是说,寻常时期茶、粮食、盐等运输的主力,是商队。

商队来一趟,自然是不可能只带来这点东西的,还会带来一些农具、瓷器、军士所需,犒赏所用,为了屯田,为了军心,总需要花点钱买下来的。再说了,银子与铜钱是硬通货,大明宝钞在西域也有点信誉,人家不一定只要茶叶,还可能要现金。

朱允炆思虑再三,伸出手道:“一年五十万两,怕是户部的极限了,实在是缺马,你也可以向北面走走,顺手带一些战马回来,以你宋晟的本事,这不算难吧……”

宋晟吞咽了下口水,皇上这是让自己出关打劫去吗?

得,就这样干。

瓦剌鞑靼缺东西就南下抢大明的,大明现在也缺东西了,北上一下,貌似也不算啥。

打不过主力,还打不了残余部落?

宋晟哼着小调走了。

朱允炆似乎看到了夏元吉吹胡子的场景,这个户部尚书真的不好当。不过马场实在重要,该有的支出还是不可短缺。

安全局来了消息,宋正臣、茹瑺、朱高煦等人已经到了长江北岸,傍晚就可入城。

朱允炆还在等朱棣的反应,在等众藩王的反应,会不会拿《皇明祖训》来追罪茹瑺,可让朱允炆失望的是,茹瑺、朱高煦都到了刑部大门外,众藩王没一个动静的,似乎根本就不知道朱高煦被茹瑺抓了的消息。

一出好戏还没开始,就已经散场了。

不,且慢。

御史插了一脚,事情又好看了。

都察院的御史程兆弹劾茹瑺违背祖制,擅扣皇亲国戚,罪不可赦,在燕王府睡觉的朱棣听到消息,从床上跳了下来,摘了宝剑就想冲出去把程兆给砍了。

那是我儿子,不是你儿子,我都没吭声,你出什么声?

朱棣看出来了茹瑺的用意,也看出来了事情背后的危险,这种事就需要冷处理,让朱高煦和茹瑺都去刑部,用不了几天,自然有人会将他们放出来。

如果把事情闹大,传得满城风雨,那朱高煦的名誉就彻底完了,虽然他也没啥好名誉,但燕王府还是要脸的。现在京师官员那么多,一旦有了恶名,等他们回去之后说其大朝觐期间的事,那朱高煦的大名就能传到大名的每个角落去了。

朱棣生怕众藩王因此找朱允炆闹腾,特意写了书信告诉所有在京藩王,这件事都别管,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你们帮忙。

现在好了,御史蹦跶起来了,这不是帮助朱高煦,这是害朱高煦啊。

王妃徐仪华连忙拉着朱棣,言官可是砍不得的,现在最紧要的,是入宫让朱允炆早点处理好这件事,别闹大了。

朱棣丢下宝剑,一脸愁苦,自己怎么就生下来这么一个蠢货儿子,让你跑出京师避避风头,还在半路给自己惹事,惹事就惹事,还被人抓了现行,给人当了牌子。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