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四十七章 少年志

第九百四十七章 少年志(2 / 2)

朱允炆严肃地告诫。</p>

陈力、陈树连忙答道:“定不忘今日之志。”</p>

朱允炆微微点了点头,看向陈木、崔娘,笑着说:“听闻你们入京师时遇到了一些麻烦,有没有对京师失望?”</p>

陈木、崔娘没想到消息传的如此之快,局促地不知如何回答。</p>

陈余听闻,很是担忧,拉着崔娘的胳膊问:“遇到什么麻烦?”</p>

崔娘不知如何解释,黄二月在一旁说:“没什么大事,只不过是马夫不讲信用罢了,事情已经解决了。”</p>

“对,幸亏这位黄公子相助。”</p>

崔娘感谢道。</p>

陈余看了一眼黄二月,便对朱允炆说:“我就说,这几年商业太活跃,人心不古,皇上就应该好好整顿整顿,免得他日微服私访,被人坐地起价……”</p>

陈木、崔娘很是紧张地看着陈余,如此大胆地对皇上说话,当真没问题吗?朱允炆并没有动怒,反而是认真地点头:“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这几年商业发展太快,人心逐利,不少商人丧尽天良,前段时间江苏还出了一个锦鸡案……”</p>

“何为锦鸡案?”</p>

陈木问。</p>

杨士奇解释道:“商人贩卖锦鸡,售价八两银子。苏州一户陈氏百姓家,因父亲得有血痔,特意买来锦鸡医治。可谁知买到家之后,却发现锦鸡掉色,长长的尾巴也是插上去的,本就是一只老母鸡,找商人不得,便告了官。”</p>

“太可恶了!”</p>

陈木、崔娘等人气呼呼地说。</p>

要知道八两银子对寻常百姓家可不是小数目,说不得是人家多年辛辛苦苦的积蓄。结果一朝被人骗空,不知如何能承受得起。</p>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商业要发展,人心不能乱。内阁需要和户部、礼部商议对策,务必加大惩罚失信、欺诈交易力度。若严重失信,则取缔其商贸凭证,不准其再次取得经商许可。”</p>

杨士奇答应下来:“是时候整顿整顿了,务必让商人做到最基础的诚信。”</p>

朱允炆严肃地说:“若丧失诚信,丧失基本的信任,那商业又从何发展?这件事应该作为明年的开年之事,不可拖延。”</p>

“臣领旨。”</p>

杨士奇应下。</p>

朱允炆来这里,自然不只是考校陈力、陈树两个孩子,看向陈木、崔娘:“听你们来了,陈余想来是很高兴的,但朕等不及你们叙旧啊,先陪朕说说北平营造新都的情况,北平的奏报难免避重就轻,删减太多,朕盼着你们说说实情。”</p>

陈余笑着说:“那我去吩咐人准备酒菜。”</p>

朱允炆看着离去的陈余,对陈木、崔娘说:“你们有个能干的好女儿啊,当然,黄二月也是不错的。”</p>

黄二月脸顿时红了起来,连忙说:“我还是先走了……”</p>

“留下吧,又不是第一次在迎春暖炉阁吃饭。”</p>

朱允炆走向房屋。</p>

陈木、崔娘彼此看了看,这一路之上还在担忧女儿的婚事,现在看来,女儿本身就有中意的人了,黄二月这个小伙子很是精神,做事有条理,听说是书局的管事,多少还是配得上自家女儿……</p>

北平营造新都,并非是一帆风顺。</p>

平时都有三十万民力在做工,难免会出现管理上的不足。比如打着官府的旗号,征调百姓家宅,仗着营造新都的匠人身份,就敢白吃白喝,还有一些小官员赊了百姓家不少账,赖着硬是不还,百姓只能忍气吞声……</p>

而这些事,姚广孝等人统揽大局,很难看得到,也很难管得到。可偏偏就是这种细微的事,最是伤民心、损民意。</p>

朱允炆需要御史的报告,更需要百姓自己说说。御史也好,其他官员也罢,总有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百姓也想维护自身利益,可他们是弱势一方,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p>

一桩桩事被讲述出来,伴随着悲伤的控诉……</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