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九百五十九章 社学:于谦

第九百五十九章 社学:于谦(2 / 2)

“于谦。”</p>

“那我们就是朋友了。”</p>

许谷性格很是外向。</p>

赵术文走入教室,原本喧闹声音陡然消失不见,许谷、于谦等人起身,行礼道:“弟子见过先生。”</p>

“诸生有礼,都落座吧。”</p>

赵术文还礼,然后在黑板上写道:“今日你们是第一天入社学,便不做学问方面的课程,只说一说社学的规矩。”</p>

于谦等人肃然。</p>

赵术文严肃地说:“社学规矩算不得严苛,但也并非宽松之地。每日晨来诵读,日落时归家。每日课程三节,每课一个时辰,每月逢二休沐。每个月都会有考核。六月、七月放暑假,暑假之前安排暑考,十一月中旬至一月中旬放寒假,寒假之前安排冬考。”</p>

“暑考与冬考成绩十分重要,会被记录在档案之中,关系着你们是否可以顺利升入更高一级进修。如果成绩优秀,则可以取得奖学金。课程所留课业,通常不允许拖延。若课业不认真,先生有权责罚,打手心、站岗,自己选……”</p>

于谦仔细听着,一一记在心中。</p>

赵术文继续说:“课业之外的时间,你们大可自由安排,每七日会安排两场蹴鞠……”</p>

“蹴鞠?先生的意思是,我们还可以玩蹴鞠?”</p>

许谷惊喜不已,其他学生也瞪眼看着。</p>

赵术文笑着说:“当然有蹴鞠,朝廷需要的可并非是孱弱的书呆子,而是血气方刚、朝气蓬勃的英雄少年,整日枯坐难免伤身,蹴鞠一二,可活经脉,壮筋骨。”</p>

于谦不成想社学如此有趣,竟还准许学生去蹴鞠。</p>

随后便是教材发放。</p>

许谷看着自己的,提醒道:“一门课业,只能领取一本教材,你领多了。”</p>

于谦摇头:“没领多。”</p>

许谷不相信,抓过来看了看,说:“你怎么可以有七本教材,我们只有四本。”</p>

于谦整理着教材,闻了闻书香气:“选了两门副课,当然只有四本教材。我选了五门副课,有七本不是很正常的事。”</p>

“五,五门?”</p>

许谷瞪大眼,一脸震惊。</p>

主课儒学与数学,就占了不少课程安排,多学习两门课业,是谁都有些吃不消,可现在这个于谦,竟然一口气选了五门,比自己多出了三门,这,这简直是胡来啊……</p>

于谦拿起《兵法》教材,翻看第一页,这里是国子监兵学院写的序,言说兵法要义,里面的内容多是摘取古人兵法的着作,诸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等。</p>

但这里的摘取,并非是纯碎的摘录,都有国子监先生的旁注。</p>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法也绝非一家之言。</p>

《兵法》教材主张学生辩证思考问题,在吸收古人经验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主见与思考。</p>

于谦很快就被这《兵法》吸引其中,令人惊讶的是,这里面还记录了一些洪武朝的战事作为案例,刻画了具体的形势图与地形图。</p>

提笔,于谦也在纸张上开始推演起来,有模有样,思考着谁先进攻,如何防守,战损如何,从何处打开缺口,一举战胜……</p>

张学术站在于谦一旁看了许久,于谦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浑然不觉,直至演绎完一个战役才抬起头……</p>

“钱塘社学奏报:有学子名为于谦,入社学选五门课业,满课业修习,为钱塘社学第一人。经考校,此子才思敏捷,儒学功底扎实,善思善为,是一可造之才……”</p>

赵术文写了一封信,安排人递送京师杨士奇。</p>

钱塘距离南京并不算远,没几日时间,杨士奇便收到了信,看过之后,当即入武英殿求见。</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