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铁船“下饺子”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铁船“下饺子”(2 / 2)

纪纲凝重地点头:</p>

杨五山冰冷地说。</p>

纪纲保证:</p>

杨五山微微点头:</p>

纪纲答应。</p>

杨五山补充了句:</p>

纪纲阴冷一笑,这种事确实不宜留下活口。</p>

纪纲严肃地问。</p>

杨五山伸出手,捏灭了一根蜡烛:</p>

纪纲点头,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p>

杨五山呵呵笑了笑,自信地背起双手,一步步向外走去:</p>

纪纲跪了下来,恭送杨五山离开。</p>

杨五山看着夜色,进入假山,然后消失在地道之中。</p>

繁华的京师,黑暗里隐藏着无数的故事。</p>

在清理了南直隶、江浙等地的阴兵、白莲教徒之后,安全局突然偃旗息鼓,没了任何动作。似乎随着十月冬日的到来,一切都开始归于寂静。</p>

龙江船厂、马鞍船厂等正在加紧打造铁船,蒸汽机捶打机的应用,让铁船制造变得更为便利,围绕着蒸汽机的应用也变得丰富起来。</p>

在工程机械院、匠学院、船厂等一干匠人的集思广益下,利用蒸汽机打造了一款简单的镗床,不仅可以制造各种精密零件,还可以用于制作高质量气缸,进一步赋予了蒸汽机更出色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又作用于铁船制造领域。</p>

钢铁供应的稳定与充分,匠人的成熟与工艺的完备,都让铁船制造的周期在缩短。大明水师开始逐渐进入铁船时代。</p>

与此同时,朱允炆开始召见兵部、水师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官员,商讨东北、东海问题,征讨日本国的计划开始在高层中进行讨论。</p>

面对朱允炆鲜明的意图,铁铉表达了顾虑与反对:</p>

铁铉知道朱允炆很难说服,他是一个做事目的性很强的君主,现在抛出来东海问题,其实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只是讨论如何去做,而不是讨论要不要去做。</p>

但作为兵部尚书,铁铉也清楚战争不应轻启,日本国不是安南国,足利义满也不是安南胡氏,大明缺乏进取日本国的理由,继续拿阳江船厂说事</p>

,实在难以说服天下。</p>

况且看朱允炆的意思,他不是想要小打小闹,揍一顿幕府水师,抢一堆东西就回来,而是想要进行一场灭国级的战斗。</p>

打安南,用了三十万军士,打日本国呢,需要多少兵力?</p>

此时的日本国,有多少人口,多少军队,大明所知并不多,据陈祖义海贼团中归附人员讲述,日本幕府控制下的人口数量不低于四百五十万,军队数量总计有三十至五十万,京都的主力在三至五万之间,拱卫京都的兵有十二万左右,地方各守护兵力也不在少数。</p>

情报都没摸清楚,就想着打日本国,是不是有些太过冒险?</p>

如果派遣的兵力太少,能不能实现战略目标?</p>

如果派遣的兵力太多,如何保障后勤?.></p>

大明与日本国之间隔着大海,依靠水师去补充物资后勤,很可能会因为海况、风暴等无法及时补充,一旦后勤跟不上,那前线军士如何作战?</p>

在铁铉看来,现在动手还不是最好的时机。</p>

朱允炆并没有因此斥责铁铉,确实,日本国不了解大明,大明也不了解此时的日本国,对其具体的兵力数量、军事部署掌握有限,甚至连足利义满手底下都有哪些能人,谁擅长进攻,谁擅长防守,谁擅长突击都不清楚。</p>

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p>

朱允炆说:火器弹管够,谁管对手是足利义满还是足利义持……</p>

若是以压倒性的火器开路,还需要如此谨小慎微,遵循传统的作战策略,那大明领先只是领先了个寂寞?</p>

李坚看出了朱允炆的决心不可动摇,站出来说: </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