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初冬,落木萧萧。</p>
辰时刚过,忽然下起雨来,起先还只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到得巳时二刻,竟然下城了瓢泼大雨。</p>
雨势一大,冬风越发清寒入骨,路上的行人早已各自找地方避雨去了,街道两旁的各种小店屋檐下挤满了避雨的行人。一时间,太原城这座繁华的大唐北都,似乎也冻得瑟缩起来。</p>
节帅王府原本紧闭的大门却在这时忽然打开,一辆华贵的马车从王府驶出,朝着城东方向不疾不徐地驶去。车轮滚过青石板街,淡淡的痕迹立刻被雨水洗去,一如昨日的一切被今日覆盖,终将消失无踪,唯余记忆。</p>
“那马车,华贵若此,莫不是节帅大王的车驾?”</p>
“胡说八道,节帅大王何等人也,出门岂止这么区区一辆马车,难道大王还能寒酸到连个护卫牙兵也没有么?”</p>
“可那马车上的雕花,乃是螭龙,若非大王的马车,遍观河东,谁敢僭越?”</p>
“这个……没准是大王的车夫偷偷驾车出来招摇,你知道,这种事可不是不可能。”</p>
“某看不像。”</p>
“要招摇的话,何必选在这等雨天?再说,大王的马车肯定有人查看,而且绝对不止一人,这等雨天驾车出来,若是损了车……区区车夫,担待得起吗?”</p>
“哦……也是,那没准是大王送人回府吧,譬如盖左仆射,大王不是经常派车送他?”</p>
“某这小店开张甚早,今日左仆射未曾来大王府上,若说大王要送谁,那只怕是送李飞腾了,今个就只有李飞腾一大早就来了大王府上。”</p>
“可是南败张浚,北定赫连,西破拓跋的李正阳李飞腾?”</p>
“可不就是,还能有哪个李飞腾?”</p>
“难怪,难怪。李飞腾身为大王螟蛉,却能被大王以郡王车驾载送而归,看来在大王心目中地位甚是特别啊。”</p>
“那是,人家李飞腾来大王麾下不过年余,从出任掌军械监到如今被大王准许扩飞腾军至一千五百,地位那是蹭蹭蹭地往上奔,拦都拦不住哇!某有一堂兄,乃在盖左仆射家中做事,听他说,盖左仆射如今身子不比以往强健了,有一次夜里处置公务之后全身酸痛,曾经叹道:‘吾若归去,唯李正阳可继。’你们说,盖左仆射在我河东,几乎是总揽政务,他既然这般看重李飞腾,岂能不在大王面前美言?而李飞腾之表现也足够出彩,实为出外可以为将,守内可以为相之大才,加上年岁又轻,大王焉能不多多拔擢,以为将来辅佐衙内之重臣?”</p>
“衙内都还没定下来,辅佐衙内这话,未免为时尚早吧?”</p>
“那可未必,衙内不管定没定,总有个范围,如今看来,不是李落落,就是李廷鸾,既然总是大王的儿子,那先在养子里面挑几个既忠心又有本事的出来,作为将来的辅政之臣,岂非理所当然?”</p>
“你又怎知将来的衙内不是李落落就是李廷鸾?他二人比之李存孝、李存信等人,无论资历还是威望,都差了七八里路!若是他们二人选一人为衙内,大王诸多义子难道心服?此乃取乱之道!”</p>
“取乱之道?你也太瞧得上那些假衙内了,就凭他们如今手中的实力,看起来的确不弱,可是就算最有希望的李存信与李存孝二人,真正实力又有多少?”</p>
“你说有多少?”</p>
“我说?嘿嘿,那某就算给你听听。李存信如今是蕃汉马步军都校,看似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其实他手中有几个兵?他真正能调动的人马还不如刚才过去那位李飞腾,撑死了三百牙兵而已!就凭这点实力,他李存信就算不满大王选择了自己的亲儿做衙内又如何?靠这三百壮士去攻打节帅王府?做梦去吧!”</p>
“呃……那李存孝手中可是有黑鸦军的……”</p>
“黑鸦军,哈哈,哈哈哈哈!”</p>
“你笑什么笑,某说得不对么?难道黑鸦军换了军使?”</p>
“没换,的确没换。可是,难道黑鸦军是李存孝一手创建,从一支三百人的牙兵部队发展成如今这番声势来的?错!黑鸦军是以大王十五岁时的三百牙兵为基干,经过二十年、无数次征战才有今天之模样的!这支军队,与其说听命于军使,不如说直接听命于大王!李存孝纵然为军使,一旦大王传下钧令,你道黑鸦军会跟着李存孝走?笑话!”</p>
“啊……这么说来,大王根本没将兵权下放给他们?”</p>
“越是年长、有威望的养子,大王就越不肯给他们兵权,这是很显然的道理嘛!正因为如此,似李嗣昭、李嗣源、李存曜这些年岁不大,威望不彰,但偏偏能力上佳的养子们,才会真正手握军权,虽然其手中的兵力未必多么强大,但总好过根本没有兵权,你说是不是?”</p>
“哦,某明白了,原来竟是如此这般,唉,看来这达官贵人也不好当啊。”</p>
“废话,没点头脑能做成大事?某也就是听得多了,没事瞎琢磨琢磨,没准大王想得还更深呢!”</p>
“那是,那是。不过这么说来,这李飞腾今后不是前程远大,飞黄腾达得很了?”</p>
“**不离十吧……话说他这飞腾军的名字还真不错,李飞腾,李飞腾,飞黄腾达啊!”</p>
“对哦,还真有点这个意思!”</p>
“哈哈!”</p>
“嘿嘿!”——</p>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p>
李克用的马车之上,居然还有火炉,炉上温着热酒,闲来无事的李曜便想起了白居易的这首诗,唯一不应景的,是如今正下着大雨,而没有晚来天欲雪之兆。</p>
“吁……”车夫忽然吆喝一声,马车往前一顿,车里的李曜差点将手中的温酒泼了出来。车外传来阵阵嘈杂,似乎有很多人在外面议论什么。</p>
李曜拿稳酒杯,问道:“怎么回事?”</p>
车夫在前面答道:“李军使,前方的路被堵住了。”</p>
李曜奇道:“大雨侵盆,路怎会被堵住?”</p>
车夫也有些莫名其妙,答道:“还未可知,只是这郑家祠堂门口全是人,不知道在议论些什么。”</p>
李曜一时好奇心发作,也不答话,掀开车帘往外望去。</p>
此地乃是一座小祠堂,占地不大,只是一个小院大小,李曜平时并没有注意是哪家的祠堂,此时听这车夫口气,才知道主人姓郑。</p>
祠堂门外果然有很多人,大多打着伞,也偶尔有两三个没有打伞,一身上下被大雨淋得湿透的,足有五六十号人,男女老少都有。</p>
李曜看了一眼,喃喃道:“他们似乎在争论什么,甚至看起来还有些群情激愤,莫非不是来祠堂祭祖,而是出了什么别的事?”</p>
他仔细听听,倒也听出了一个大概,似乎是某个有权势的大人物说郑家一位寡妇的儿子偷了他家的鹅吃,那寡妇带着儿子来祖祠喊冤。</p>
李曜摇头自语道:“这寡妇也是急火攻心了,喊冤来祖祠有什么用,该去官府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