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茅山九龙秘籍 > 第一百六十六章 陶渊明往事2

第一百六十六章 陶渊明往事2(1 / 2)

 钱溪,即今池洲市贵池区的梅梗,古时又称梅根冶,是长江南岸的一个著名港口,南来北往的各种物资都通过这里向各处转运,长江中航运的船只,夜间也大多在这里的港湾停泊。陶渊明在担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时,受刘敬宣派遣,于晋安帝义熙元年三月,送表进京庆贺晋安帝复位时,曾停船钱溪,在江边港口宿了一夜。二十多年前,陶渊明第一次离开家乡前往广陵的途中,也曾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这次船停钱溪时,太阳才刚刚落山,四周是雾蒙蒙的一片,岸边树木葱葱,合抱的江枫翠柳,笔直地向远方伸展而去。渊明信步走上江岸,只见梅梗集上已经升起袅袅炊烟,出现了点点灯光,田野路上牧童们的悠扬歌声也逐渐稀疏下来,到处是一片和谐静谧的气氛。这情这景,撩拨起了陶渊明对自由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对勾心斗角、充满机心的险恶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勤劳质朴的上京里的乡邻们的深情记忆,对温柔敦厚的妻子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无限眷恋。</p>

回到船舱之后,外面又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雨打船蓬,发出轻轻的沙沙声,似催眠曲一样,使渊明很快进入了梦乡。当他一觉醒来,整个江面又沐浴在初升旭日的金色光辉之中,经过夜雨浸润洗涤的江岸上的芳草、野花和高大挺拨的江枫翠柳,越发显得鲜嫩娇艳,东南几十里处的九子山(即九华山)的群峰一片烟雾缭绕,在熹微的晨光中隐隐约约地显露出神奇色彩,不远处的山道上,出现了倒骑牛背横吹笛的牧童,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激荡着渊明的心,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下了《乙己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p>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p>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p>

微雨洗高林,清飙娇云翮。</p>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p>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p>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p>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p>

终怀在归舟,谆哉宜霜柏。</p>

诗中描述他在久违的钱溪所见到的熟悉的优美景物和敦厚淳朴的乡风,以及他长期以来所度过的田园生活的美好,而自己现在的形体虽然受到了制约,不能自由,但是归隐园田的本心却难以改变,不会长久逗留官场,最终有一天会回到家乡的园田,这个决心就如同经霜不凋的松柏一样的坚定,不可改易。</p>

东流,在东晋时是隶属彭泽的一个黄,菊乡,因邑中土地遍开菊花而得名。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时,在清查过城北何泰家户口后,又获知黄,菊乡有七户大地主,雇佣农工开垦七里湖的湖田,其中有很多男丁未报户口,据说都是眼睛看着何泰,现在何泰问题解决了,渊明带着衙役从彭泽乘船到东流,督促办理登记事项。陶渊明早闻东流的菊花远近闻名,而过去几次乘船到建康路过这里,都因公务紧急,未能登岸观尝。这次他登上江岸,放眼望去,牛头山上满目皆菊,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空气中也氤氲着浓郁的清香。陶渊明爱菊成癖,见了这一片菊海,竟高兴得像小孩一样,在菊丛中穿行奔跑,又喊衙役将随身带来的酒拿来,坐在一块山岩上,边渴酒边赏菊,乐不开支,简直到了忘我的程度。衙役见此,悄悄把乡长叫来牛头山,乡长见过彭县令,请他到乡中议事。陶渊明边渴酒边说:“好一片黄,菊啊!”他一望,江边有座凉亭正好在牛头山尽头,就说:“你去把那几位财主领到亭子上来,我与他们谈谈登记户口的事”,乡长诺诺而去,不一会七个大财主都来了,见县令亲自驾到,事先又听说何泰家也核实了人口,就一五一十将隐瞒的户口如实上报了。这次到东流,陶渊明又查出隐瞒人口500多人。清查户口工作告一段落,渊明感到浑身一阵轻松,心中好不高兴。从此他一有闲空,就到东流赏菊,并发动衙役砌石为墙,辟了一块菊圃,自己荷锄植菊,用瓦罐从江中吸水浇菊,渐渐与东流的名人雅士熟悉了,常常在一起饮酒赋诗,乐不思返。陶渊明从东流艺菊中,进一步得到了启发,悟到了人生真谛,促使他最终下了归隐田园的决心。因此,东流也可以称得上是陶渊明仕途中的最后一站,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地方。东流人也从陶公赏菊的短暂时光中,看到了这位著名诗人的诗章品德,当渊明弃官归隐的消息传来,东流人十分惋惜和思念这位可亲可敬的父母官。公元427年,当人们得知陶公仙逝的消息时,民间按照食菊花乘云升天,得道成仙的传说,把东流誉为“菊邑”,把那段“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的长江称之为“菊江”,在东流立县后,将陶公艺菊的历史载入了本县的史册。城南的康节邵先生曾作小斋二,东曰陶斋,西曰邵斋,效仿先生东蓠采菊,以不忘先生安贫乐道、“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后来又建祠祀之。陶公祠始建年代无考,复建于明弘治三年(1490),距今已有511年。《东至县志》记载,陶渊明在东流作《九日闲居》、《劝农》等诗篇,而后人却把那首《饮酒》诗中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当作是他东流艺菊的意境写照,把东蓠误指成牛头山上的菊圃,把南山误指为历山。实际上那首诗是渊明在归隐田园后所作,指的是上京里东园菊圃的意境。但是,无论是附会还是误会,都表达了后人对这位父母官的崇敬。</p>

陶渊明回到上京里之后,首先将这一次辞官回归的感觉,痛快淋漓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并序)”,在文中他表明了功名富贵非他追求,神仙世界又虚无缥渺,来日已经不多,惟有遂顺自己的心愿任意而行。这时候的渊明,断绝了与上流社会的一切来往,过了一段极其宁静悠闲的田居生活。这在他所写的《归园田居五首》组诗中,就集中体现了出来。其中第三首诗曰:</p>

最新小说: 地球上的一百亿个夜晚 影视世界诸天大佬 起源:格林神话 深空蔚蓝机甲武耀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