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家天下 > 南朝奇人陆法和(六)

南朝奇人陆法和(六)(1 / 2)

 十七,经营</p>

萧纪既已平定,信州全境都归入陆法和掌握。陆法和兴奋的进军白帝,开始经营这来之不易的一州地盘。</p>

两年多来埋头搞土木工程,大师风度已经很久没有展示。如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陆法和心情大好,当即又来了一出。他对部下道:“诸葛孔明也算是一代名将了,当年我跟他很熟的。他曾在白帝城旁埋了一斛箭簇,咱们挖出来用吧。”</p>

他在城外某地做了个标记,让手下开挖。果然挖出一斛锈迹斑斑的箭簇。属下当然个个惊叹佩服。</p>

陆法和又禁止手下官兵打猎捕鱼。要是有人私下违犯,半夜就会见到猛兽向他攻击(李大爷了:这一招很熟啊!)。或者他的船缆无故断开,船只漂走。</p>

有个徒弟用刀砍下一条蛇的头来玩耍,陆法和见了,当即严厉批评道:“你为什么杀蛇?”</p>

他用手一指,弟子猛吃一惊,蛇头突然掉下,咬住他的裤裆不放。这个弟子非常害怕,陆法和让他忏悔,为蛇做功德,使之往生。(陆法和所展示的,应该是催眠术的一种。从描述来看,水平相当高了。但天竺术士还有更高的,他们的群体催眠术,能让一群人产生共同的幻觉,比如看到施术者将一根绳子掷上天而不坠落,然后术者沿绳爬上去,消失在空中等等。据后世知情的印度学者透露,这不可思议的种种事实上都是群体催眠术。但施展的对象场合很有讲究。一旦观众中有人意志坚强不受催眠,对施术者是非常危险的。笔者在此做发挥,以利读者理解)</p>

又有人拿一头牛来试他的刀利不利。结果一刀下去,牛头就断了。那人将此事告诉陆法和。陆法和:“这头牛的魂魄正在找你索命,如果不为它做功德超度,一个月内你就有报应了。”</p>

但是那人不信,不肯按陆法和的指示做,结果没几天就死了(这是惩戒和立威)。</p>

陆法和还为乡民的房子、坟墓看风水、画图纸以避祸求福。这是一种亲民政策,以之可收揽人心。</p>

陆法和又曾经严肃的告诫某个部下:“不要将马系在水碓上。”结果该人在下乡办事的时候,看到这户人家大门旁有座水碓,居然忘了陆法和的告诫,随手将马系在水碓的轮轴上。刚进门不久,突然想起陆法和的告诫,匆匆出门一看,马的缰绳已被缠绕进去,马头被石碓击中,已经倒毙在地。</p>

这一招看似玄奥,解释起来也并不困难。常人就有这样的经验,一件事情,如果十分重大,经他人或自己反复强调要注意,某些时候反而越容易遗忘。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特性,事实上即是强迫症的症状之一。当然归结到此事则未必如此。事实上用催眠术来解释更直接。即陆法和给其人下了一个“后催眠指令”。(关于催眠术就不予展开,读者自己查查相关的书即可了解)如此而已。</p>

陆法和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来做这些,当然不是无故发神经。他有两大意图。一,是给自己这个团体建立一种独有的价值观。或者,是努力灌输一种文化,使之与别的人,别的团体区分开来。</p>

文化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然而对于区分群体极为重要。我们中国文化的特性,比如长辈的权威,官本位,男尊女卑等等,平日里自己可能也不太注意。可一旦与文化有别的群体接触,立刻就会发觉对之不习惯,感觉不舒服,非常难以接受。儿子对老爸直呼其名,当个官根本耍不了威风。在社会上到处装,回到家本想展示下权威,哪知老婆完全不买账,那种郁闷与打击,都是文化碰撞下中国人的痛苦根源。所以社会越开放,接触到的外来文化越多,越是有国人鼓吹本土文化,要求复兴国学。原因即在此。</p>

简言之,一种文化,即是一种生活方式。一旦建立,即具备甄别“自己人”与“外人”的强大功能。陆法和以平民起家,从宗教入手,当然明白自己的优劣之处都在哪里。只有建立一种非主流文化,从精神上牢牢控制一个团体,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固。</p>

陆和法第二个用意,则是做给江陵城那个忌刻的老大看,自己可是一个纯正的佛教徒,处处以宗教约束弟子,甚至不让手下这些兵胡乱杀生。这样的搞法,你萧绎总该放心了吧。</p>

陆法和一边努力整合内部,一边片刻不停的关注蜀中的情况。尉迟迥围城五十多天,永丰侯屡战皆败,最后只得投降。西魏一下子获得益州的大片地盘。蜀地若失,梁国的长江防御链便断了头,不但丧失向北进攻的一块基地,而且连防御都会捉襟见肘。</p>

陆法和本以为萧绎会趁战胜之威,令陆法和急速西进,与西魏争抢蜀中地盘。毕竟南北朝以来,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朝人不会乐意接受北朝的统治。尉迟迥趁蜀中空虚,凭军事手段占领此地,统治远未稳固。如果萧绎启用一批萧纪的蜀将为先导,一面令大军西上,一面传檄蜀地,完全可能将局面翻转。最不济,也能抢占沿江地盘,将战线推进到蜀中腹地。</p>

然而,进军命令始终不下。八月五日,萧绎下诏令西线部队退回各自驻防地区。陆法和本想自己讨来西征的差使。便他深知萧绎多疑,没有合适的时机和理由,轻易开口只会惹来猜忌。</p>

正在努力想办法,找出服萧绎的理由。九月十七,萧绎突下诏令:改任陆法和为郢州刺史。</p>

陆法和如遭五雷轰。这一下,计划完全被打乱了。</p>

十八,反击</p>

从表面上看,陆法和接到的是个美差。信州地狭民贫,又处在边疆地带。郢州处于梁国腹地,地盘大,人口多。按梁国制度,从州迁到大州是一种升级方式。何况除调职外,萧绎还给陆法和加了都督头衔(全称应该是都督郢州诸军事,即郢州军区司令,有统兵权),封他为江乘县公。陆法和应该没什么不满。</p>

但陆法和胸中自有大志,处在边疆,那才充满机会。一旦调到梁国腹地,要有什么动作就很难了。按陆法和本意,是要向外开拓地盘发展事业。若是迁到郢州,要想成事,除非又打一场内战。这当然不合陆法和的心意。</p>

陆法和慨叹良久,最后也只能接受任命。带着自己扩张后的数千人马,前往郢州接收地盘。</p>

猜测萧绎的用意,他未必疑心陆法和有什么异动。但陆法和是个神奇人物,举动让人捉摸不透。他在蛮人中威望又过大,放在信州这种地方总是不能放心。弄到眼皮底下,东有王僧辩、陈霸先。西是首都重地江陵,陆法和就弄不出花样了。</p>

两人斗法,陆法和输了一招。但他不甘这么被萧绎耍弄。经过谨慎推算,陆法和于承圣三年(五五四年)三月给萧绎上了一封文书。文书上他不称臣,只盖了一个“司徒”的印章。</p>

萧绎看了觉得很奇怪,他问仆射(副总理)王褒:“陆大师刻司徒两个字,这算什么意思?”</p>

王褒努力想了想,回复道:“陆法和这家伙能够未卜先知,或许是猜到陛下要加封他为司徒,所以预先刻了这么个印。”</p>

萧绎目光深沉的思索了很久,最后答道:“陆法和这回的功劳确实够大的。封个司徒也够格了。”</p>

于是他加封陆法和为司徒,其余官职不变。</p>

事实上,萧绎本来没有授予陆法和司徒职位的打算(司徒是三公之一,已经位极人臣。称帝前萧绎自己就做过司徒)。陆法和其实是巧妙的用了一招攻心战术,为自己弄来这个官位以做补偿。</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