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科幻灵异 > 修道者的娱乐圈生涯 > 第一一一章 名气虽大不显高

第一一一章 名气虽大不显高(2 / 2)

所谓“出名要乘早”,不过陈墨现在名气对于大多是的名人来说,却是太早了。十八岁“矛盾文学奖”谁可见的?这个出生于1982年的农村小伙,在十八年后千禧年的最后一个月,终将中国文学历程上最高的奖项收入了囊中。</p>

虽然和陈墨一起获奖的还有几部小说,可面对外界对陈墨的两本书如同海潮般的赞誉,其余得奖者,心情惨淡不已。好在他们还有慰藉,获奖的是《华夏那些事儿》,不是《昆仑殇》,更不是还没有出版全套的《龙蛇起陆》。虽然后两本书打闹的更好看,销售成绩也让所有从事写作的人眼红,可毕竟是武侠类著作,若是这两本得了奖,那中国的文学作家们怕是跳楼的心都有了。</p>

陈墨坐在飞机上自己的座位里,一副高度的近视眼镜如同酒瓶底的镜片遮挡了他清澈的眼眸,也遮迷惑了所有人的眼神,在配合上弥漫四周的书卷气,让所有面对的人都会觉得这是个饱读诗书之人,或是一个理科狂生,而不会认为他是已经被各类媒体渲染成“文曲星下凡”一般才子的陈墨。</p>

拿着空姐递来的矿泉水,陈墨对空姐温和的说了一声“谢谢”后,便又低头翻阅起手中的报纸来。他手中的报纸并没有多少,在说了,飞机上也不会给乘客准备太多,只是全国报纸业界的领头羊,比如《华夏青年报》,《华夏信息报》,《燕京日报》和《蒙省日报》,当然了,更是少不了《华夏人民日报》。</p>

不过,无论是那种日报,其中必然少不了“矛盾文学奖”的新鲜出炉的获奖者,张平的《抉择》,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王旭烽的《茶人三部曲》,更少不了陈墨的《华夏那些事儿》。当然,也不少报纸在报道由陈墨撰写、宋明媚歌唱的外文专辑。</p>

在前世,陈墨就颇为喜欢这几部小说,尤其是阿莱的《尘埃落定》,可以说是现代不可多得好作品。没想到今世自己的小说反而与这几部名作同列一席,陈墨不由得生出一种“世事如烟,反复无常”的感觉来。</p>

报纸上不少版面在讨论这一届“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而最多的着墨之处,便是陈墨和他的《华夏那些事儿》。在《华夏日报》上第三版便是一片专门的报道:“武侠文化与现代社会的风尚渐行渐远,也显示出了疲软的状态,似乎,武侠文化已经走到了落幕之时。但是华夏人的武侠精神却一直孕育在心底。三年前,<昆仑殇>一书面世,华夏乃至亚洲的武侠小说界,终于从低迷状态上升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p>

“时至今日,<昆仑殇>三年的总销售量让人目瞪口呆,十本书将近两亿的发售量也使得华夏一个籍籍无名的出版公司享誉全国。而陈墨陈九生这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大江南北。而且也使得武侠小说又有了扛大旗的人出现。但是,让所有人诧异的是,他的第二本书却与前者迥然不同,<华夏那些事儿>这本书竟然是一本纯粹的历史书籍。最后,又让我们诧异的是,陈九生竟然能将历史写的如此好看!”</p>

“而今,<华夏那些事儿>在经历了无数人讨论的风潮中,一直屹立不倒,并且劈风斩浪前行,最后独占鳌头,成了华夏文学界的一匹黑马,也成了史学界的一朵奇葩!如今,作为一部历史性科普读物的<华夏那些事儿>,再次反响于世。用钯金(唔,老爷子的笔名没法改,就这么用吧……)老先生的话来说,那就是‘诙谐之中饱含历史的沉重,嬉笑之间更重过去的辉煌,浅显的笔墨下最能影响新一代华夏人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实为不可多得的名著!’”</p>

最新小说: 末世多子多福:美女太多安全屋都装不下了! 奈奥斯特奥特曼 四合院我何雨柱是厨神 开局我变身刑天铠甲英雄救美 人在原神,开局拯救五夜叉 我做天师十五年 末世宅男的幸福生活 末世:我靠神级掠夺,打造女神军团 玄学:女修穿成极品老太独自美丽 原神:自来也的提瓦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