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贞观天子 > 第七十五章 科举那点事儿

第七十五章 科举那点事儿(1 / 2)

 看着五弟一脸的尴尬之色,太子李建成不知怎么的,心里反而松了口气,连他自己也说不出来为什么。</p>

便是李世民也觉得五弟这么荒唐挺有意思,相比较可恶的老四元吉,智云实在是太可爱了。</p>

李元吉更觉得李智云是个好弟弟,没办法,李渊平常说他荒唐,看看,看看!</p>

现在谁最荒唐?</p>

李建成咳嗽一声,替李智云解围。</p>

“父皇,儿臣以为五弟说的极是,现在我大唐即将一统天下,是时候由打天下改为治天下。五弟改良印刷术,有利于父皇文治,实在是功不可没。”</p>

他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朝堂,若提治理天下,秦王府不是他的对手。</p>

李世民也跟着附和道:“太子所言甚是。”</p>

李渊哼哼,说道:“既然你大哥二哥替你开脱,朕就不追究你的责任了,但是你给朕记住,你是楚王,不是九流十家的小说家,你不能做这种有辱身份的事情,知不知道!”</p>

李智云讪笑道:“父皇,儿臣虽然写故事,但用的是假名,别人不知道的。再说,儿臣也没有亲自写,都是底下人代笔的。”</p>

没错,宝莲灯的故事,都是他口述,韦思齐、魏征等人代写。李智云虽然也读书,但是文化程度还没有魏征等人深。很多词语,他不知道,都是魏征等人后天修饰添加的。</p>

闻言,李渊嘴角抽搐,这小王八蛋居然让幕僚给他代笔写故事,简直岂有此理!</p>

不打仗,小王八蛋就给他惹荒唐事。</p>

一直绷着脸的太子和秦王也忍不住抿嘴一笑。</p>

智云呐,你真是个好孩子。</p>

李元吉倒是想的不同,他感觉自己和五弟莫名的相似。因为很多上书的奏章,他也是让人代笔的。</p>

“朕不许你再写故事,听见没有!”李渊生气的说。</p>

李智云小声道:“那报纸........”</p>

“随便你。”李渊大手一挥,紧跟着提醒他,“写故事可以,但是不准在那个什么纸上写朝政大事,明白吗?”</p>

愚民嘛,明白。</p>

“儿臣明白。”李智云道:“父皇,改良的印刷术,稍后儿臣会让人送进宫里,交给父皇处理。”</p>

“嗯。”李渊鼻孔出气。</p>

本来李智云还想提出‘专利’要求,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必要。将来要是有人敢在报纸业发展,不是勋贵就是世家,平民商贾敢插手直接剁手。</p>

再说,他就是最大的一批贵族,谁敢抢他的生意?</p>

虽然现在有武德律,但是在这个时代,武德律只针对普通人,想用武德律制裁大贵族大世家,不现实。</p>

李渊说道:“吏部尚书独孤晟不日前提起科举一事,你们怎么看?”</p>

怎么看?</p>

当然是无视啦!</p>

别看科举挺牛的,其实在唐时就是唬人的。</p>

真正能做官的,不是勋贵子弟就是世家子弟,平民百姓想通过考试上位,太难,而且几乎不可能。</p>

真正喜欢科举的是‘寒门士子’。</p>

寒门士子可不是说普通百姓,而是落魄世家子弟。这部分人在家族中不受重视,走关系没人帮忙,只有通过科举做个小官。</p>

更何况,前隋创立科举的本意虽然是提拔寒门士子,但现在已经演变成世家内部的竞争。</p>

朝廷的位置就那么多,大家都想走关系,不好平衡,那就拿出来比比呗。</p>

可以说,大唐前期的科举,是属于世家子弟、勋贵子弟的科举。</p>

尽管如此,这也是个笼络人心的机会。</p>

聊胜于无嘛。</p>

想想看,唐初的一批名臣,有谁是从科举走出来的?</p>

很少啦!</p>

没办法,现在掌握知识解释权的是山东世家。这些世家藏书深厚,家学渊源,在天下素有名望。</p>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