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复辽方略(2 / 2)

孙承宗决定考验一下赵知来,探知其涉猎多少辽东之事。

就最后一点问道:“若将宁远围而不攻,借道而过,派兵直袭山海关,为何不可?”

赵知来说,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可不是浪得虚名。

燕山山脉将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阻挡,辽西走廊算是两者的连接通道,而山海关又是这条通道上面的闸口。

关外山河交错,土地贫瘠,而关内正好相反,地势开阔平坦,可迅速支援,兵力物资源源不断,所以,无法从北面攻破山海关。

当年,成吉思汗攻打山海关,拿女儿贿赂关外部落,再行偷袭,仍然功败垂成,最后只好绕道紫荆关,从南面攻击,这才拿了下来。

“故后金酋首若想入关,绝不会强攻山海关,况且,只要宁锦守将不蠢,前后进行牵制,后金就会陷入绝地。”

对于山海关,赵知来认识还算深刻,但孙承宗觉得少点意思,或许没有针对特定地形,陈述攻守优劣,要是涉及具体细节,那就更好了。

只是孙承宗明白不可强求,赵知来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随后,又想到一个问题,孙承宗继续问道:“既此关易守难攻,不如绕道而进,岂不知,陛下即位以来,虏军已入关三回,肆虐京畿,遍地俱遭蹂躏。”

赵知来说,要从三位一体来看北方防线,即关锦防线是矛,山海关就是盾,而长城防御圈则是一张大网。

现在已经知道矛的堡垒战术和盾的易守难攻。

再看长城防御圈,它是由百余座关隘和上万墩台组成的体系,相互呼应,形成犄角之势。

而其体系之内,更是采用多道城墙、大纵深的防御,像外长城、内长城和内三关长城,逐层掩护,重叠设防。

如此三位一体防线,其意义在于每处都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不能光靠两三点就一劳永逸。

“且看虏军绕道叩关,从险峻之地流窜进来,但因燕山阻隔,沿途荒凉,不得补给,就无后勤之利,故只能袭扰,劫掠而归。若想步步为营,占领城池,长城军队就会像一张大网将其包围,断掉后路,困住歼灭。”

“矛、盾、网”的提法让孙承宗耳目一新,不可否认,赵知来形容得相当贴切,体系一说很是恰当。

但也正是因为体系腐朽,入关劫掠过后,清军就敢大摇大摆撤退。

孙承宗内心一直满是遗憾,体系一坏,依托它的策略也变得脆弱。

可他还是想知道赵知来的想法。

“坚持其复辽策略,执行下去,则复辽指日可待?”

赵知来说,关锦防线可坚持下去,但辽人守辽土不可为。

“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此策确实节省不少粮饷,而辽人为保卫家园战斗,士气也无需质疑。

“但是辽事重用辽兵,肥了不少辽东军阀,骄悍跋扈,甚至敢违抗军令。

“像后金攻打京城之际,祖大寿敢带兵出关,无视朝廷,藐视陛下,眼里只有辽军利益。

“如此一来,越是想剿灭后金,越要追加辽响,而辽军集团为索拿军费,就会养寇自重,图谋更大的利益。”

孙承宗面沉似水,默然半晌:“可有良策制衡辽军集团?”

“辽客兼重!”赵知来很快说出答案。

“客兵不是不可战,前有戚家军和白杆兵,与虏军尚能一战,后有东江军骚扰敌后,让其很是忌惮。”

“挑选各地可战之兵,与辽人混合成军,训练、养战,缔造一支野战之师,再支援敌后部队,进行游击战……”

孙承宗却是眉头紧皱,何尝不知如此施为,但没有银钱都是白搭。

“此策所需库银乃是天文之数,更不可为。”

赵知来最近思考如何进行时空贸易。

看了不少现代商业故事,都讲出来,一下子让孙承宗豁然开朗,眼神发亮,或许此子真能改变局势……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