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和谈(1 / 2)

 品在袁世凯初步掌握北方大权的时候,南方也开始努力个一临时政府,以协调各方的政治要求,张斩平定西南三省之后,就像独立各省提出建议,派代表到武昌开会,之所以不到成都开会,一方面是因为路程遥远,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张斩并不想让那些虚名所累,想要好好的做一番事业。

对于这个。要求,黎元洪是同意的,但是十二月三号,苏、淅、沪三地都督已邀请各省代表到上海开会,讨论组织统一机构的问题,同时建议在中央机构未组成以前,先行推定伍廷芳和温宗尧为革命军的临时外交代表。

造张斩的电报到达上海后。各方面为了尊重张斩的意见,决定以武昌为中央政府所在地,并推举鄂军都督代行中央职权。在上海的各省代表于十月初四日开会,决定每省派代表一人到武昌参加各省代表联席会议。留代表一人在上海担任联络工作。

各省代表到武昌后,于十二月月十日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举行革命军各省区代表大会,公推谭人凤为议长。

这一次会议有一个。幕后的。但却是具有历史性的决定,就是在十月十日通过一项决议:“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世凯反正来归”笔函,这是汪写给武昌义的革命同志函,希望南北达成和议,联合一致要求清帝逊位,并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汪这封信恰巧在各省代表大会期中到达,于是大家便集中讨论这个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部分代表认为清政府已经名存实亡了,今后“和平与战争”问题,不在于革命军与清廷之间。而在于革命军与袁世凯之间。倘如避免更多的流血,最好的方法是把袁拉到革命阵营来。袁的问题是要给他重大的酬报,他在清廷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要拉袁反清。则唯有许以比他在清廷更高的职位,因此如果袁真愿以举手之劳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民国,则革命军唯有享以民国临时大总统,才能引诱和打动得了袁。

袁世凯、汪兆铭的勾结,是民国成立前后,政海中一大公案。廿个月以前汪谋刺摄政王事泄入狱,震动了海内外。辛亥年袁再起组阁时。汪已获释。袁入京后即曾多次单独和汪谈话。两人所谈何事则非外人所可获知,不过汪既是同盟会重要巨头之一,又坐过监,其革命功绩已世人皆知,无人会疑心汪对革命不忠,所以袁汪往还并不损于汪的盛名。

袁汪勾结的**是汪兆铭和袁的长子克定结为异姓兄弟一事。这是在南北和议期间,时间是辛亥年十月初七日,这天下午五时袁在内阁总理官署见汪,密谈一小时,又于当天晚上七时,在私邸设宴款汪。汪和克定先向袁四叩,二人又相对叩,然后世凯南面坐,汪和克定北向立。

袁徐徐而言:“你们两人今后是异姓兄弟,克定长,当以仲弟视兆铭;兆铭年幼,应以兄长待克定。我老了,望你们以异姓兄弟之亲逾于骨肉。”汪和克定以极诚敬的口语说:“谨如大人命。”于是再向袁四叩,一幕“义”结金兰的礼仪告终。这父子三人由杨度等作陪,尽欢畅饮,汪雄于饮酒,袁父子也非弱者,这一晚真是杯盘狼藉,尽欢而散。

武昌和谈曾有过两次试探。都是由袁派蔡廷干耀堂、刘承恩浩春到武昌向

黎接洽,这两次都得不到要领。在袁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才正式地接洽谈和,请北京

英国公使朱尔典电令汉口的英国领事葛福出面,于十月初十日到武昌斡旋和平,先商双

方停战。当时汉口方面清军还是冯国障统率。他所开的短期停战条件。竟称革命党为

“匪党”并有“匪党”须退出武昌城十五里,“匪党”军舰之炮闩须卸下交与介绍人

英领事收存等语。于是革命军方面也有:“满军须退出汉口十五里以外。满军所有军火

应由介绍人英领事签字封闭之”相答。

英领事葛福所提的局部正式停战条件是:

一、范围:武昌革命军汉口清军两军所占地不得变换;

二、日期:自十月十二日上午八时起至十五日上午八时止,停战三日;

三、革命军应守条款:甲、革命军于停战范围日期内按兵不动;乙、革命军之兵舰

于停战范围日期内,不得行驶,并将机器卸交驻英水师官收存。但须于十五日上午六时

知%,万

转交该舰收回。

四、清军应守条款:甲、清军须于停战范围日期内,一律按兵不动;乙、清军之火

车。于停战范围日期内,不得往来作军事上之行动,由驻汉英水师兵监视。

在这三天的停战期内,葛福领事曾和在汉口英租界开会的各省代表大会接洽和平,

和平方案有两个:一个,是全国性的,由袁世凯内阁代表清廷统治下的各省区,希望和一

个能代表全部革命省区的人进行和谈;另一个是局部性的停战。由北洋军在武汉的最高

统帅冯国璋这时冯还没有离开汉一黎军门”讲行以湖北地区为限的停战谈十二月十五日停战期满,双方同意继续停战至一月月二日下午六时。在停战期内,

十二月十八日袁世凯派出了唐绍仪为总理内阁大臣的全权代表。前往武汉与“黎军门”或

其代表人讨论大局,而革命军方面也派遣伍廷芳为全权代表。

当袁派唐为全权代表时,杨士琰向袁说:“少川唐的号是广东人,广东人最讲

乡谊。革命领袖孙文也是广东人,伍廷芳也是广东人,广东人和广东人碰头,几句广东

话一说,倒不可不提防一下呢!”袁笑着说:“杏承杨的号你放心,我就请你和贵

本家暂子杨度随着少川南下吧。暂子是湖南人。革命军方面不少湖南人。让湖南人

和湖南人碰头,说几句湖南话吧。”杨度在东京时和孙中山先生很熟,又和黄兴、宋教

仁过从甚密。孙黄的认识还是杨的介绍,因此杨对和谈是有影响力的。当时有一种理论,

是说:革命事业非袁不易成功,袁不是曾国藩、胡林翼,革命党人不要把他迫着走曾、

胡这条路。今日大势,不是革命党和清廷的问题。而是革命党和袁的问题,袁的问题一

解决,革命就成功了,而袁的问题只是条件问题,不是原则问题。

袁世凯的亲信。清廷的和谈特使唐绍仪于辛亥年十二月廿一日抵达汉口,在大智门火

车站下车。这时清军的统帅还是冯国璋。冯虽然奉到命令调返北方,可是接替他的段棋

瑞还未到达,冯国璋及英国领事、英国舰长、英国民团长等均在车站欢迎。唐绍仪和杨

士琰即以英租界英国民团为宿舍,随同唐一块来的,还有随员数十人和伦敦《泰晤士报》

驻北京特派员莫里逊等。

唐绍仪到汉口后,原希望和黎元洪在英租界内会面,可是革命军方面不同意,于是

按照中国习惯,行客拜坐客,于廿二日正午唐绍仪由英国代理总领事和英国舰长陪同。

渡江前往武昌织布局和黎会晤。双方会谈约半小时。由于革命军方面的和谈代表伍廷芳

尚在上海,于是双方同意和谈地点改在上海进行。

廿三日上午十时,唐绍仪等一行遂搭乘洞庭号轮船由汉口前往上海。武昌革命军方

面也有和谈代表胡模、王正廷同乘洞庭号前往。

廿四日清廷署理湖广总督兼第一军总统段棋瑞率领革职留任的布政使连甲、按察使

祝书元等抵达汉口。第二天遂自冯国璋手中接替了第一军的指挥权。

十月廿七日午后二时,南革命军北清廷代表在上海南京路市政厅举行第一

次会议。南方席代表是伍廷芳。参赞是温宗尧、王宠惠、汪兆铭、扭永建;北方席

代表是唐绍仪,参赞是聪着祥、许鼎霜、赵橡年、冯懿同。会议桌是一个长条案,伍、

唐并位上座,双方参赞左右列,武昌军政府外交司长王正廷亦列席于伍、唐的对面,但

均无言权。双方坐定后,就互相查阅文件,同时宣布开会,先由伍廷芳提议,自二

十九日起停战,所有鄂、晋、陕、鲁、皖、苏、奉等省一律实行,待清内阁回电同意。

然后和谈才能正式进行;在和议进行中。如有擅自调动军队的。彼此均当从严惩处。伍

补充这一提议,认为和谈就是要和和气气地谈,不能打打谈谈。一边打一边谈,因为这

样便不是真正的和谈。唐绍仪继伍起而言,他表示立即把伍的建议电达袁内阁,同时

请伍亦立即电告武昌黎都督转告各省查照。同时谈到一段故事,就是汪兆铭在北京时曾

电黄兴谈到促袁参加革命,黄复汪电告以倘袁果能参加革命,即可举袁为第一任中华民

国大总统。黄这封复电,汪曾交给杨度,杨度乃转陈袁。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