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异时空之大中华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列强动态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列强动态(1 / 2)

 第二百五十七章列强动态

英国通过世界大战击败了竞争对手德国,战后又获得了许多新的殖民地和商业利益。因而战后英国的政治家对英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影响是极为自信的。‘不列颠的旗帜已飘扬在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帝国领土上,我们的意见,对于各国人民的意志,或是决定人民的命运,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位英国的议员曾如此得意地说到。但是在大战中,英国在战场上也伤亡了200万人以上,国民财富损失了1/3,国力开始下降。做为曾是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它已开始了下滑的沉重历程。

面对日渐削弱的帝国经济实力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英国在战后实行了‘十年无大战‘的国际政策。根据这个‘十年规则‘,战后英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减。陆军从300万减至1920年的37万。陆军在1914年还拥有14万训练有素的后备军,而到1923年则仅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3个月内,英军可动员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而到1931年,如果战争爆发,则在同样时间内只能动员2个步兵师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长达4年之久的堑壕战,英军损失了70万士兵才取得了胜利。因而英国的领导人和大众都认为,一次大战的作战方式是不正常的,违背了英国的传统海上战略,认为应当放弃这种300年来的战争经验所证明的战略。根据这一观点,英国集中陆军于本土和帝国防务,仅以强大的海军实行传统的海上封锁战略去干涉大陆欧洲的冲突,以为这样既可以保住不列颠帝国,又能减少由于大规模地面作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因此当时的陆军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换海外部队,准备应付欧洲之外的小型冲突,维持国内秩序。

‘十年规则‘是英国在两次大战期间最重要的国际政策。这个政策的基点在于限制和削减军费。1932年,这个政策虽然被取消,但其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当时的英国内阁仍一致认为,取消‘十年规则‘并不等于认为不顾财政和经济状况而增加国防开支是合理的。当时的英国政府把保持财政和经济稳定看成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既可表现出威摄德国的经济实力,也是可以进行持久战的可靠保证。所以这个思想始终支配着国防政策的制定。当然这与英国的国内状况密切相关。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财政损失高达118亿英镑。战后,英国欠美国40亿美元的债务,1929年的经济危机同样给英国带来巨大的冲击,1931年,英国外贸出口额下降了30%;1933年,英国失业人口达300万。因此英国政府认为,笼罩在英国财政和经济上的危机比战争危机更可怕。因而英国的军费开支始终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1932年,英**费予算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最低点。陆军的予算从1922年的6200万英镑减至1932年的3600万英镑。

消极的国防政策导致了军力的下降,而军力的下降则必然导致其在外交等方面的变化,最终导致绥靖政策的产生。

英国是一个以海上贸易为中心的国家。其国家利益包括海洋利益,海外殖民地利益和欧洲大陆均势利益。因而尽管消极的国防政策对英国整体防务力量影响很大,但英国在20年代还是比较重视海军的发展。1921年,英国为争夺海权,准备重整海军,计划建造36艘巨型军舰。在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讨价还价,最终决定英、美、日三**舰比例为10∶第一的地位,海军力量可以保持在50万吨,到1922年签定《五国公约》规定时,英国可保持52.5万吨,与美国持平,与日本仍是5∶3之比。规定英国可拥有航空母舰13.5万吨,单舰排水量不超过3.5万吨,舰炮在16英寸以下。但华盛顿会议主要目的是日美争夺太平洋的霸权,而英国则想力争保住海上霸主地位,同时利用条约来捆住别人的手脚,因此千方百计地想要主导海上裁军的进程。终于在英国的极力主张之下,伦敦海军会议于1930年1月至4月召开,通过了《限制和裁减海军军备的国际条约》,规定英美海军力量仍为第一,战列舰各为15艘,并规定了潜艇的总吨位数。这一时期,英国海军在总的力量上虽然仍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实际上从英国的国力特别是它与美国的国力相比较上看,保持第一已是勉为其难,后继乏力了。皇家海军海上无敌,独步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盛名之下的法**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终于战胜了老对手德国,报了普法战争之仇,夺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时的法**队名声大振,被公认为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但它如何能保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且让德国这个可怕的邻居永世不得翻身,这是一次大战结束后,法**队要考虑的问题。

凡尔赛体系确立后,法国与英美等国分别签定防御条约,而德法接壤的莱茵区划为非军事区,由协约**队驻守15年,德军不得超过10万人,同时由于现代战争极其残酷,破坏性极大,法国虽是战胜国,但在大战期间,仍伤亡了138万多人,数百座城市化为灰烬,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举国上下极为厌战而和平主义盛行。同时根据大战时法国取胜的经验,这就是通过绵亘、筑有坚固工事的防线即可抵御任何火力的打击和任何敌人的进攻,终使敌人情疲力尽,再在友军的配合之下一举歼灭之。那么,为什么不可以第二次这样战胜德国呢.因此维护凡尔赛体系是法国安全系统的支柱,惧怕战争是法**民共有的心理,战略防御是军队的指导思想,建立绵亘的防线是国防建设的重点。这决定了战后法军朝着和平的、防御性和非机动性的方向发展。

大战结束后,法军即开始大规模裁军,先后裁去46个陆军师,到1919年4月,法军有67万人。此后,法军再也没有大的裁军或扩军行动,后来的20年间,法军现役部队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上。

由于和平主义的盛行,厌战就必然不愿当兵,因而军队中渐渐出现极度涣散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几年之后才得到局部扭转。法军当时的指导方针是‘决不准备发动进攻性战争‘.并将军备控制在少得不能再少的情况下。1923年4月,法国颁布新的征兵法,规定服现役为1年半,战争部(1932年改称国防部)视需要有权单独征召,征兵法的实施解决了现役时间短和更新快的问题。当时的法**队在国内有26个师,莱茵地区有6个师,海外殖民地还有一部分驻军。另外还有5个骑兵师和2个航空师。1928年,法国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前夕达到了这一时期繁荣的顶点。这一年法军又颁布了新的征兵法,现役期由一年半改为一年,同时提高了士兵的待遇,并对军队编制作了进一步的规定,本土由20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3个航空师组成,另编4个殖民地师。

这一时期最大的国防建设就是建立马奇诺防线。这条防线的修筑完全体现了法**队在国防政策方面的总体设想。防线从1929年开始修建,当时的战争部长安德烈.马奇诺说服了国会,使它拨出了29亿法郎,以后又拨款12亿多法郎,终于修成了法国人自以为是不可愈越、牢不可破的防线,他们可以在马奇诺防线后高枕无忧了。

这一时期军队的装备也有所改善。步兵的火力得到加强,机枪,火炮受到青睐,但坦克装甲车则受到忽视。尽管法国的坦克之父艾斯蒂安将军在20年代就予见到,快速机动是达成突然袭击的最有力的手段,用装甲车打败敌人,有朝一日我们要装备1万辆装甲车,对100公里以外的敌阵地实施新的打击。要求把坦克装甲部队单独出来做为一支独立的进攻力量来使用。但这与法军的整体防务思想是不符的,因此受到冷落也是必然的。它是不会为以贝当元帅为代表的保守势力所接受。因此虽然法**队在当时拥有3500辆雷诺公司生产的F.T型坦克,但性能很差,只被视为步兵的随伴武器而编成10个坦克团和4个坦克营,配属部队。

尽管法国人对飞机的认识并不那么深刻,但对其威力还是注意到了。法军统帅贝当当时曾认为要生产就生产空中火炮,装在装甲飞机上的火炮能产生重大效果。法国于1928年成立空军部,但因随之而来的经济大萧条,使空军的发展也非常缓慢。

法国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沦为海上二等国家。由于有德国这样危险的邻居,使得法国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欧洲大陆上,放在法德边境上。

因此法国海上军事力量在世界海上霸权争夺中的分量越来越小,法国的海军不仅落后于英美,而且落后于日本,而与意大利相同,他们之间的比例为5∶5∶3∶1.75∶1.75.已沦为三等国家。此后这个比例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法国20年代到30年代初,海军主要的目标就是在地中海与意大利争夺那里的海权。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