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异时空之大中华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给力

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给力(1 / 2)

 第三百三十五章不给力

授权证书的问题说明英法两国政府对待参谋人员会谈的态度很不相同,而这一点,两个代表团自己也已经看到了。达拉第曾亲自指示杜芒克,要他竭尽全力尽快签订一项军事协定;纳吉阿尔也曾被告知,这是法国政府最殷切盼望的事。另一方面,德拉克斯曾得到书面指示,要他“慢慢地进行会谈,同时密切注视政治谈判的进展”,一直到签订了一项政治协定为止。下达这一指示的理由据说是因为,在政治协定签订之前,不能把机密情报告诉俄国人。可是,由于在7月底事情就已很清楚,在军事会谈取得进展之前,间接侵略这个悬而未决的政治问题不可能有什么进展,所以看来英国政府在把军事代表团派往莫斯科时就已准备看到它在那里原地大踏步而迟迟不前。英国政府似乎的确在7月底就已得出结论,认为要及时地同俄国人签订一项满意的协定来影响希特勒的秋季计划,已经没有什么希望或希望不大;因此最好的策略也许就是让会谈继续维持下去,希望它本身就会成为一种足够的威慑力量,帮助它渡过眼前几个星期的紧急关头。

可是,当英国政府8月13日从西兹那里得悉俄**事谈判人员似乎的确是“一心想把事情办成功”,便决定修改它以前给予德拉克斯的指示。于是,在8月15日通知德拉克斯,要他问杜芒克合作,尽快使军事谈判告一段落;关于不准把他所掌握的大部分情报泄露给俄国人的限制,也部分地取消了。英国政府方面这种改变政策的做法,可以假定即使改变得再早一些,也不一定能改变莫斯科所执行的路线。

在第一次会议上,伏罗希洛夫同意,不需要把会谈推迟到德拉克斯的授权证书寄到之后再进行,于是会议就立即开始了。英法代表团已经决定,如要贯彻执行给杜芒克的指示,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劝俄国人签订一项关于三国陆、海、空军合作的一般原则的协定。这些原则希望能够被三方一致接受,而不致引起那些在讨论具体细节时必然会出现的棘手问题。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看法是,即使军事协定“内容很贫乏”,那也没有什么要紧,只要协定的签署能够早日宣布就行了。于是杜芒克在一开始讨论时就提出了英法代表团拟订的那些一般原则。然而伏罗希洛夫立即说清楚,他关心的是计划而不是原则。8月16日,当杜芒克请伏罗希洛夫对根据杜芒克12日的发言拟订的草案提意见时,伏罗希洛夫回答说,这些原则“过于抽象和不具体,并没有强制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我们不是聚集在这里搞抽象的宣言,而是要拟订出一项全面的军事协定”。由于俄国人的计划概念看来也比较简单笼统,英法代表团在第一次会议上也就同意(虽然给德拉克斯的指示那时还没有更改),对于它们自己的计划作一次总的说明,以免双方僵持不下。

这样,介绍法国的计划就占去了8月13日的两轮会谈。在讲话中,杜芒克拿出了据他说是关于法国陆军实力的“绝密数字”,而俄国人则答应等会议一结束就把它们忘掉。杜芒克讲完话以后,俄国人询问了几个有关的问题;而他们得到的答复也许对以后几天事情的发展已产生了影响。俄国人特别问到的问题有:有没有已规定了波兰将采取什么行动的条约;战争一爆发,有多少英**队可以支援法国陆军;可以期望比利时人将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等等。杜芒克否认他对波兰的计划有任何了解,并把有关英国部队的问题推给了英国代表团的海伍德将军。海伍德说,英国的方案打算“第一批派出……十六个师,在战争初期就可供调遣,以后第二批再派十六个师”。伏罗希洛夫又追问,如果战争不久就爆发,可供调遣的又是什么样的军队。海伍德说:“眼前有五个正规师和一个机械化师驻在英国。在人员方面,这些师实际上已达到了战时的建制。”他还说,“可以立即投入战斗的兵团”的建立,现在“完全要看有多少军火和装备可以得到了”,军火和装备的生产现正在迅速增长。这些事实和数字听起来不象是能够使俄**事专家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的,他们在以后的一次会上曾宣称,红军在战争爆发时可以投入一百二十个步兵师来抵抗一个欧洲的侵略者。

讨论俄国人提出的关于比利时的行动的问题,也是意味深长的,因为它既显示了西方国家和俄国双方在对待受庇护国家的态度上有根本分歧,而且也揭开了俄**队进入波兰和罗马尼亚这一要害问题。13日,杜芒克说,比利时的地位同瑞士的地位完全一样,因此他要把两者并在一起谈。情况是这样的:

法**队不能够进入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何一个,除非他们得到了对方的邀请才可以进入;不过,法国准备响应任何召唤。如果邀请来得过迟,那也许就只能用空军和机械化前卫部队来支援这些国家了。……无论如何,法国准备以自己能够拿出来的战争物资供应给它们以进行支援。

这个问题在8月14日又提出来了,当时杜芒克说:

甘末林将军的看法是,最重要的是每一方都应坚守它自己的战线,并把它的全部军队集结在这条战线上。位于德国和三个大国之间的那些国家的军队的责任,就是要保卫它们自己的边疆,但是三个大国必须准备好帮助这些军队,当它们要求给予援助的时候,并且保证它们得以利用那些对它们来说是绝对需要的交通设施。

伏罗希洛夫问,“如果瑞士人或比利时人不抵抗德国人,法国人又将如何?”杜芒克回答说,他们将守住自己的国境线,而且也许要开辟“一条中间战线”。在东方战线上,情形也一样,最初的战线将是波兰和罗马尼亚军队的战线;“如情况许可并且需要,那里也可能要有一条中间战线”,但那是要由伏罗希洛夫来决定的事。伏罗希洛夫表示“他不明白要苏联军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杜芒克说他认为红军应集结在他们自己的边界线上,因为“敌人是决不能容许其突破苏联西部国境线的”。伏罗希格夫尖刻地顶了一句说,“他的战线永远是据守着的。不管三国代表团达成协议与否,法西斯国家决不可能突破。”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