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异时空之大中华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愤慨

第三百四十三章 愤慨(2 / 2)

对于另一个要求修改边界的国家保加利亚,德国并不担心。希特勒8月间在上萨尔茨堡曾对齐亚诺说过,“在巴尔干国家中轴心国可以完全信赖的唯一的一个是保加利亚。”6月间魏茨泽克曾指示德国驻索非亚公使里希特霍芬,在讨论从德国运交武器的问题时,设法间接地探明保加利亚现在是否愿意参加**公约。如果它能够得到足够的武器,又如果南斯拉夫宣告退出巴尔干公约,里希特霍芬认为保加利亚就可能会答应参加。保加利亚总理乔塞瓦诺夫将访问柏林的事早就谈起过,但直到7月初才实现。即使在那时,虽然他受到了极其热忱的接待,他的访问也并未导致保加利亚的参加**公约。

7月11日,国王鲍里斯向当时正访问索非亚的德国经济专家克洛迪乌斯阐明他的国家的立场:“保加利亚多年来一直在努力改善它同南斯拉夫和土耳其的政治关系,以便更有效地集中力量向罗马尼亚和希腊提出它的领土要求。”国王解释说,“土耳其的改变方向已经使保加利亚处于困境”;“土耳其的态度不幸已经对罗马尼亚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最不利的影响”。不论怎样,鲍里斯最后说,“保加利亚必须始终留在德国一边”。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7月9-10日于布莱德举行会谈,结束时发表了一份公报,在公报中两个国家都宣称坚决维护它们的独立和中立。南斯拉夫想使保加利亚参加巴尔干协约的努力没有取得结果,保加利亚要南斯拉夫退出协约的建议也没有成功,而南斯拉夫想进一步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拉到一起的尝试也同样没有效果。所以,保加利亚总理对布莱德会谈不满意是不足为奇的。事实上,保加利亚在这时期主要关心的是加速从德国运来武器,为此目的它利用了一切力量来说服对方。

7月5日在柏林同希特勒谈话时乔塞瓦诺夫说,保加利亚把它的产品的百分之八十出口运往德国——几乎是它的全部对外贸易。这个事实无疑得到了里宾特洛甫的赞赏。他在同一天的另一次谈话中告诉乔塞瓦诺夫说,德国“将尽一切力量来尽快运送乔塞瓦诺夫向元首提出的二千挺机枪,所有一切武器的运送也都将加快进行,特别是飞机物资将予以优先考虑。此外,按照元首的愿望,保加利亚将得到一些最现代的德国榴弹炮。”这时,乔塞瓦诺夫又提出了保加利亚的另一个要求,即提供三十至四十辆捷克坦克以装备一个摩托化师”。保加利亚人决不在他们的要求上后退一步:在同德国人的所有谈话中,国王和他的部长们在表示他们的忠诚的同时也提出要武器的请求。7月11日在索非亚,鲍里斯一方面向克洛迪乌斯表示,对乔塞瓦诺夫的访问柏林如此成功感到满意,但另一方面也着重指出,“保加利亚的军备大大落后于它的几个邻国,是使得他极为忧虑的一个根源”。他要求克洛迪乌斯“向元首转达他个人的迫切愿望,把两艘德国小型潜艇立即移交给保加利亚海军”——引证了土耳其和罗马尼亚的威胁态度来作为他的理由。这些潜艇是双方频繁通讯的题目,但是希特勒最后在8月11日决定,在目前它们还不能被交出。不过,保加利亚关于机枪和坦克的要求最后总算获得了较好的成功;7月12日,德国外交部要求武装部队最高统帅部加速运送这批战争物资;但是又拖延了一些时候,直到8月26日机枪才开始到达索非亚。保加利亚总理于是表达了他对德国的这种援助的“满意和感谢”;同时并要求里希特霍芬向柏林转达保加利亚人在获悉德俄公的签订后的喜悦和宽慰心情。

“不可靠的”中立国: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

同罗马尼亚的牢固友谊,是南斯拉夫对外政策中的第一重点;而它主要担心的则是意大利,特别是在意大利进入阿尔巴尼亚之后。心中记住这一点的南斯拉夫人,期望德国能够制止它的轴心伙伴不再进一步入侵巴尔干半岛。6月1日南斯拉夫摄政保罗亲王和他的外交部长辛卡-马科维奇到达柏林作为期五天的国事访问时,他们受到了一切可能得到的公开的尊敬和礼遇;但在幕后德国又对他们施加了强大的压力,要他们公开地出来站到轴心国家一边。辛卡-马科维奇告诉里宾特洛甫说,南斯拉夫目前不能参加**公约,因为它认为这是完全针对俄国的。6月5日在同保罗亲王谈话时希特勒说,特别是因为心中想着意大利,南斯拉夫就更“应该做出一些姿态来明白无误地显示它对轴心国友好的政策”。里宾特洛甫并建议,这可以采取退出国际联盟的形式。显然是屈服于这些劝告,南斯拉夫摄政保罗亲王同意了后面这一建议,虽然并不是很热情的。不过这事最后还是搁置起来未作出决定。

7月8日,魏茨泽克告诉南斯拉夫驻柏林公使安德里奇说,“如果南斯拉夫不明确地脱离巴尔干协约,它将使自己受害”。但是一星期之后,安德里奇解释说,南斯拉夫在这件事上必须谨慎从事。布莱德公报中已经包含有“某种程度的割断关系”,公报宣称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两国都奉行独立和中立的政策。公使还说,他的国家的不接受下届国际联盟理事会主席职务,应视为在同那个组织割断关系方面又前进了一步。他们并不认为“以太明显的一种方式来进行”是明智的。但是这种答复并没有说动德国人,他们对答复的诚意表示怀疑。据保加利亚人说,在布莱德“南斯拉夫曾解释它为什么拒绝斥责巴尔干公约,说为了密切注视它的发展,和在必要时指导它的发展,留在公约内比在公约外要好些”。尽管如此,一直到保罗亲王7月17日至8月2日访问了伦敦,希特勒才相信南斯拉夫确实是叛变了。可能是德国人相信了这样的谣言,即南斯拉夫的黄金储备已在3月间转移到伦敦,不管怎样,遵照里宾特洛甫的指示,7月25日安德里奇又一次被问起,为什么南斯拉夫不退出国际联盟。另一方面德国驻贝尔格莱德公使29日也奉命为此目的对南政府重新施加了压力。可是,这并没有产生效果。希特勒8月12日在上萨尔茨堡又向齐亚诺抱怨说南斯拉夫人不可靠。保罗亲王在伦敦时曾“寻求西方国家的保证”:南斯拉夫“保持中立将只限于公开倒向西方民主国家还有危险的那段时间”。可是,9月1日安德里奇又声称南斯拉夫将继续保守中立,并正在试图促使巴尔干协约的其他国家也采取同样态度;当被告知德国盼望一种“善意的”中立时,这位南斯拉夫公使表示这将是他的政府的政策。

同其他巴尔干国家一样,南斯拉夫人同德国进行的商谈,其动机大多数是为了要武器。到6月底,德国给予南斯拉夫一笔信贷用以购买军用物资的谈判告成。但是在此同时德国外交部得悉,法国正在向南斯拉夫人建议给予购买武器的信贷;南斯拉夫人对于德国的信贷能否到手没有十分把握,因此倾向于接受法国的供应。另外有报告说,南斯拉夫已订购了五十架英国飞机。几天之后,在7月5日,德国给予购买武器的信贷以换取石油特许权的议定书在贝尔格莱德签字。7月中旬,安德里奇要求给予高射炮和反坦克炮;他还要求4月份定购的、规定于7-9月交货的五十架多尔尼尔、五十架梅塞施米特和三十四架菲泽莱尔飞机,应“迅速”交货。但是希特勒反对把任何“重要的”东西供应给南斯拉夫,因此预定要运送的物资有一大部分被扣下了。一周之后安德里奇又焦急地询问起梅塞施米特和多尔尼尔飞机,因为还只交付了五架前一种。但是到8月24日希特勒的经济专家们自行决定,石油合同应该签字,同时南斯拉夫人也应该得到他们的武器和飞机。

在东南欧各国中希特勒最不信任南斯拉夫,其次则是罗马尼亚,主要因为它过去是、而且现在仍是波兰在这地区的最好朋友。此外,它还接受了西方国家的保证。希特勒8月8日在上萨尔茨堡对恰基说,在巴尔干半岛各国中,“最靠不住的是罗马尼亚,其次是南斯拉夫,然后是希腊”。几天之后他对齐亚诺说,罗马尼亚“害怕匈牙利”。而且“军事上极为虚弱,内部极为**”。他并不认为卡罗尔国王会放弃他的中立,除非不得不如此,因为罗马尼亚指望柏林能保护它以抵制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的修改条约的要求。7月7日加芬库在布加勒斯特向德国公使法布里齐乌斯强烈抱怨德国报纸刊载(罗马尼亚报纸有转载)关于德国支持保加利亚要求收回多布罗加的文章,大喊:

我们应该受到这样的报答吗,就因为我们,国王和整个政府,正在尽一切努力以求同德国和好,正在向德国订购武器和军需品,并且在经济上让我们的国家向它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那我们怎样去履行根据经济条约签订的合同呢?人民的感情将会变得无法忍受的。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