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遗孀 > 第98章:欲壑填不平,只因贪心重

第98章:欲壑填不平,只因贪心重(2 / 2)

刘宪德看到银子。脸以立时变柔和了。刚才丧出来地皱纹也消失了。他接过小伙计递给他地笔墨。边做收据边连声说:“那是那是。以和为贵。常言说。这想不起来地路还要走三遭呢。说不定哪天钱大掌柜也有求过我老六地时候。是不是……”

周口之行。刘宪德虽不如愿。但他毕竟有二千两白银地收获。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大风不会刮银钱。而刘宪德这些收获。都是天上掉馅饼掉下来地。都是大风刮来地。都是白白得来地。就这样。刘宪德每隔十天半月。就带着自己地爪牙出去一趟。整个春节前。他共出去借银五次。竟没有一次空手而归地。而最少地一次。就是周口之行;最多地一次。是徐州。那里地大掌柜因为恐惧于他伪装来地气势汹汹。如数给了他五万两白银。

尽管刘宪备对自己地借银行动,守口如瓶。但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因为他刘宪德借银事件早已轰动了开封桐茂典,故被多嘴的人传扬了出去,再加上从一个人地嘴里传到另一个人的耳朵里,又被听到人添油加醋地传到另一个人地耳朵里,最后,终于也传到了刘氏族共同拥有股份的公茂典。传到了公茂典,也就被公茂典掌柜刘少德知道了。刘少德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顿感天旋地转。比看到刘青霞出国日本的消息更吃惊。立即连夜赶回尉氏,把这个比天塌地陷还震撼人的消息告诉了老婆。于是。刘少德的老婆,被刘氏族人称做二嫂的女人。又像上次拿着青霞出国地《河南官报》一样,瞬间传遍了刘氏族里那些觊觎青霞财产的族人。但与上次不同的是,她唯独没有去刘宪德家里宣传。

二嫂所宣传的这个惊人消息,就像石子猛然落到了巨大蚂蜂窝上一样,嗡的一声巨响,刮起了遮天的旋风。立时,整个刘氏族沸腾了,他们大骂刘宪德吃独食的同时,纷纷效仿刘宪德,一窝一窝地出动,一群一群地,比哄抢秋粮时地气势更疯狂。一时,尉氏附近那些城镇里,凡是有青霞家地刘家店铺,就像遭受走马灯似地抢劫一样,今来一窝,明来一群,就连春节前关门之后,还有刘氏族人前去拍门呢!

刘宪德得知刘氏族里的人联合起来效仿他时,是春节期间地串亲走友之时,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就像听说属于自己的银库遭人抢劫一样,立时如热锅上地蚂蚁,夜不能眠,日不能事,茶饭不香,失魂落魄。可一时又找不到说理的地方,找不到为他伸冤的地方。你刘宪德能借银,其他人为什么就借不得呢!

刘宪德在度日如年中,熬过了春节,又好不容易熬过了正月,还是没有想到既能借到银子,又不能被刘氏族人发现的地方。因为附近所能借到的地方,他刘宪德都已光顾过了。而陌生遥远的繁城,他刘德又生车生路,再说了,那些地方的大掌柜都是当地人,如果他刘宪德不辞辛苦地赶到,人家不抬举他这个六爷怎么办到。就像周口的伙计所说的那样,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他刘宪德也不是个什么强龙。

刘宪德因为没有借银的好去处而日不能作,夜不能息,就连儿媳妇的身子他也懒得碰。像刘宪德这样的男人,在金钱与女人之间,而金钱在他心里占的份量比较大,只有他的金钱欲得到充分的满足时,他才把心思往女人身上用。

而他的儿媳妇,自从与他刘宪德有染之后,自觉理亏,在他儿子面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因为最近数天得不到他刘宪德的垂爱,便也心急气躁起来,在他儿子又一次大骂她时,也仗起了胆子,与儿子刘天元顶起嘴来。其实,院外的刘宪德心里清楚的很,儿媳妇之所以与儿子顶嘴,名誉上是受不上儿子天元的骂不绝口,实际上是为了引起他这个公公的同情和注意。而一向温良的儿子天元,自从被断了命之后,与过去判若两人,脾气突然变得暴躁起来,稍不顺心,不但对妻子周氏骂不绝口,还摔东西撕衣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而今天,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按中原的风俗,女人是应该一大早就洗衣洗身的。可他儿子天元一看到媳妇洗过身子之后,打抢的花枝招展,俏丽妩媚,在院子里招摇过来,又招摇过去,立时气就不打一处来,便提着儿媳妇的名字骂不绝口:“刘周氏!你个小贱人,这普天下的男人,你跟谁都无所谓,唯独不能跟他,这是你知道吗,再说了,是他挑拨族里的人哄抢十二叔家的秋粮,才把我害成这个样子。我实在不明白,家里富足殷实,他为什么还要挂念十二叔家的家业呢,让我做过继儿不成,又挑拨族里的人去欺凌人家孤儿寡母;每一次风波,几乎都是由他挑起的。为什么欺凌人家孤儿寡姆呢?这真是报应呀!刘周氏,你这个小贱人,早晚也会遭报应的!我刘天元真后悔呀!我当时真不应该举枪救他,而是应该让那个身强力壮的刘铁把他掐死。如果把他掐死的话,一切悲剧都不会发生,我刘天元也不会这样生不如死了……”

随着刘天元的骂不绝口,房间里传出噼里啪啦的物品碎裂、撞击声。还有刘天元那绝望无奈的痛哭声。

而刘天元的儿媳仗着有刘宪德为她撑腰,便亮着脆生生的声音,也回骂刘天元几句,但总归是底气不足。

而刘宪德,隔墙听着儿子一声一个刘周氏,忽然想起一个人,在想起这个人的同时,也想起了一个可以既借到银子,又不被刘氏族人发现并效仿的地方。这个人名叫周经纶,而既借到银子又不被刘氏族人发现并效仿的地方就是南京。

南京的周掌柜,全名叫周经纶,今年五十出头,做事说话是有的放矢,稳妥可靠,是刘耀德的父亲----刘迎恩在临死之前推荐给妻子杨氏的。怎奈杨氏嫌弃周经纶是外姓人,并不敢大胆地重用他,而只让他协助族侄刘宪德,帮衬着打理一些索碎生意。

周经纶原是尉氏县城的刘家粮行里的一名小伙计,因为做事踏实能干,又谨慎冷静,被刘耀德的父亲刘迎恩所欣赏识,故临死之前推荐给妻子杨氏。虽说杨氏虽然没有重用他,只是让他帮衬刘宪德,可他仍然感激不尽,在尽职尽责的同时,用大智若愚、韬光养晦作掩蔽,暗暗化解了几次刘宪德所设的投机取利、中饱私囊的鬼把戏。常言说:旁观者清,当事者迷。才十四岁多的刘耀德,洞察着族哥刘宪德和周经纶的一举一动,一接管家里的生意后,就不动声色地委任周经纶为南京金茂典分掌柜,一年之后,又让他升任统管整个南京店铺和商行的大掌柜。并且,又不慌不忙、沉着冷静地撒退了刘宪德。

而刘家在南京的天地,本没有那么庞大,因为刘耀德接管家业之后,非常看好南京这块风水宝地,故给南京当铺起的名字叫金茂典。而周经纶也不负刘耀德所望,他不但把南京的生意做得最红火、最兴隆,还提议把生意扩展到杭州、苏州和上海。而刘耀德对周经纶非常放心,一切任由周经纶去做。所以,现在,刘家的店铺和商行,仅以周经纶提议并扩展的店铺和商行,每年的净收入就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而刘宪德之所以选中南京和周经纶为下一个借银的地方和人选,第一是因为,周经纶并不是南京当地人,所以,也不是地头蛇;第二是因为,他过去给刘耀德母子帮忙时,就知道南京每个店铺的每年的收入;第三是因为,刘宪德对周经纶恨之入骨,他始终都认为刘耀德接管家业之后,不声不响地撤退了他,是周经纶在背后使坏,坏了他刘宪德的生财之道。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