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穿越架空 > 遗孀 > 第174章:功载至千秋,万古永流芳

第174章:功载至千秋,万古永流芳(2 / 2)

青霞贤绩垂青史,

万民同济乐逍遥。

……

时至今日,青霞已辞世将近百年,当年青霞筑建的师古堂,已成为尉氏县委招待所——也就是今天的尉氏宾馆;而青霞为孤寡妇女修筑的寡妇村,依然保存在尉氏宾馆的东北角,全国各地的旅人每在尉氏宾馆住宿的时候,可免费参观游览;青霞当年创办的河南省第一所女子学校—华英女校,已成为尉氏县师生力最强大的南花园小学,也被称为实验小学;青霞当年出资为刘氏族人筑建的刘氏祠堂,现在依然保存在尉氏县大桥乡政府的院子里。

现在尉氏的教研室,也是尉氏县最早的教育局,曾经是刘青霞手下的刘家盐店;现在的尉氏北仓粮库的所在地,是青霞当年创办华英女校之后,因为在星期天给学生设有植桑养蚕的活动,是青霞专门购置土地,为学生种植的巨大桑园。

现在开封的模范商场,就是曾经的国贸商场,也就是刘青霞当年掌管的刘家新桐茂典旧址的一部份,另一部份即是豫省最早的银城银行及中州中学;豫省最早的河南医院,即是河道大街的刘家老桐茂典铺旧址。

青霞捐资创办的北京豫堂,在民国以后更改为嵩云中学,或河南中学。为河南和北京培养了数千名中学生。一九五六年的北京,各私立中学并入市立中学,嵩云学校(北京河南中学)从此结束。

在南京孙中山博物院中,仍然存有刘青霞慷慨捐资,支持辛亥革命的有关资料。而青霞,之所以在《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一文中,没有披露给孙中山的捐资,第一,是数额巨大,怕引起刘氏族人对她的更加欺凌;第二是因为,当时,虽说袁世凯已辞世,黎元洪为总统,可是,黎元洪只不过是一枚虚设的橡皮章,真正的实权,却掌握在内阁总理段手中。而段,却仍然执行的是袁世凯的政策,对以孙中山为的国民党恨之入骨。所以,青霞怕引起烧身祸端,才在《告四万万男女同胞》一文中,只字不提经孙中山捐巨额的事情。

在河南文史资料中,有关于刘青霞捐资革命、捐资社会、乐善好施的资料和记载;在开封文史资料中,有关于刘青霞捐资革命、捐资社会、乐善好施的资料和记载;在我们尉氏,有关于刘青霞捐资革命、捐资社会、乐善好施的资料和记载。

现在,我挑选二三篇篇幅短小的史料记载,供读飨读:

一:《女士沿义》:尉氏县刘青霞女士,富而不甘为守财虏也。留学东洋,素多热心桑梓,日前以汴绅筹办中州公学、中州女学,经费竭蹶,特来函告捐银一千两,以资应用。若刘女士,诚加人一等矣。(本文原载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汉口的《公论新报》上)。

二:《刘女士热心公益》:尉氏县女士刘青霞,家道素殷,乐善不倦,声名早达于乡闾。日前,该县贫民工厂无款开办,该女士捐洋五万元作为该厂开办经费,如是女界中诚所罕见也。兹闻该县长备文呈报该女士教予义方,急公好义,捐资兴办工厂,实属贤德可嘉,善勇为。当轴准此,核阅所呈,实为杨条例相符,当即咨部立案,从优协,以昭激劝云(本文原载民国六年四月二十四日的《大梁日报》上)。

三:《刘青霞捐助开封难民收容所》:所内留养妇孺五十余名,衣裤亦多破烂。除该所自行购物各衫裤外,有桐茂典东家刘青霞女士捐大洋二千元,托难民所所长赵惜为所内小孩购备新制衣裤四十件整,分给服用。(本文原载一九二二年七月九日的《新中州报》上。而此时的青霞,已经将家资全数捐给冯玉祥充为公有,她当时捐出的钱,是自己的养老钱。)

……

(全文结束)

-\www*69zw*com 六|九|中|文|书友上传/-

最新小说: 杀破唐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射雕之杨康列传 赤血令 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重生之拿破伦二世 胭脂戏游龙 潇潇雨歇 清朝求生记 永乐架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