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大门的外边就是夏庄斜街,也是当年县城中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整个街上几乎都是做服装生意的,既有本地人在做零售,也有江浙一带的南方人在搞加工,制作和批发。(就是这些南方人,最早来到这里做服装生意,带动起了斜街的经济繁荣,后来又被招商去了淄川,造就了淄川服装批发城)的富强和庞大。
街上还有卖烤地瓜的,卖冰棍的,卖杏干,柿子皮以及小卖部,火烧铺,录像厅等。虽然零零散散的不成气候,但是生意都好的出奇,只要是课间操或放学后,许多学生们都围绕着不肯离去,仿佛要把那些小玩意都看到眼珠子里这才放心,把肉火烧中的肉香和葱香味都吸到肚子里这才罢休,特别是学校南院墙处有一老婆婆做的三角子饼也叫烤架子饼外酥里嫩,还散发着一股椒盐味,特别好吃,据说老婆婆是日本人,抗战结束后没来得及跑便留下来嫁给了当地夏庄街人为妻,因而从来只笑不说话,颇有几分神秘感。
录像厅里播放的都是港台的一些武打片,虽然不如电影《少林寺》播放时那么轰动,可是也吸引着放学后的同学们去观看。没有钱去购买这些物品和门票,就只能回家去找粮票,父母单位里的饭票甚至是银元,古币等来兑换,而老板们却高兴的合不拢嘴,因为他们总是要赚点便宜才会兑换的,兑换成功后的学生立即拿着冰糕或肉火烧就跑到马路对面与几个要好的同学你一口,我一口的品尝起来,那场景简直就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当时的物资非常缺乏,因此在每年的春节前,县里都会召集起所有的商业单位来开一次物资交流会。最初的地点就选择在斜街上,因而一到那几天,斜街上总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学校门口附近更是挤满了前来赶会的人们。因而上学和放学也成了学生们的难题,好在我们人小敏捷,只要找空子钻,就能快速的脱身。那时候也没有人贩子拐卖小孩之类的事情,上学和放学都是我们自己的走,所以还能在路上打个宝,弹个弹,摔个跤什么的。
记得就是在那一年的物资交流会上,母亲领着我们姊妹兄弟转悠了半天,才相中了几块布料买下来为我们每个人做了一身新衣服,还给我买了一双纳底的松紧口布鞋,算是过年的新衣服和新鞋子,那是我从小到大第一身的新衣服,以前都是穿哥哥倒下来的旧衣服,做的那个款式叫将军服,四个明口袋上还有两条竖线,至今我都记忆犹新。斜街的最南头是尧王山路与玲珑山路的交叉路口,也是原先主席像塔的所在地,记忆中像塔在交叉路口的最中央,下面还有个卖烟酒糖茶的门市部,南边是玲珑山路南路,散落着工人俱乐部,工人电影院,人民医院等一些重要场所。东边是尧王山东路,过去叫市场前街,南边还有一条街叫市场后街,主要是居民在居住,市场前街上有土产杂品公司,医药公司,蔬菜公司,果品公司等众多公司的门市部,并且大多还是前边商店后边是家属院的格局,我们班就有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住在医药公司后边的家属院里,而住在市场后街上的同学就太多了。只要是从蔬菜公司门市部前经过就会被门口摆放的各种咸菜所吸引,酱嘎达油光锃亮,有的还被加工成一条一条的萝卜钱状,榨菜翠绿洒满了红红的辣椒面,酱黄瓜个大饱满,包瓜被包扎的圆咕噜有的……都盛在脸盆或是铁筲里,大气而诱人。每逢腊月二十以后主席像塔以及周边都挤满了赶集买年货的人群,当然卖年货的人也不在少数,像卖服装的,卖春联,年画,萝卜钱的,陶瓷碗盆的,土产杂品的,酱菜调味品的……有的坐在交叉上摆地摊,有的摆在自行车的后座上,有的拖着地排子车,有的开着拖拉机,总之是应有尽有,人山人海。
最牛逼,最热闹,最壮观的当数是卖烟花爆竹的了,这些人大多是开着货车而来,当然也有拖着地排子车的,都是一辆紧挨着一辆的停在路边,车上装满了他们自己卷的爆仗,二踢脚,大力花等。这些人只要把车一停稳就会爬上车厢扯开嗓子的吆喝:老少爷们们,大家伙听着,泰山不是垒的,黄河不是尿的,牛逼不是吹的,今天就让你们听听响声,听听响声,然后便点响了一挂挑在竹杆子上的爆仗,立马就吓得围观群众散开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