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唐天下 >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

第二十八章 倾国之兵(2 / 2)

当初,乍闻大非川丢失的消息,墀德祖赞大是愤怒,一怒之下,把桑布扎家族全部斩杀,一个不留,哪怕是刚刚出生的婴儿也没有放过。

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吐蕃大军赶到,他的心气又足了,腰板又硬了,如此之多的吐蕃大军,还愁收复不了大非川?

“赞普,眼下赶到逻些的勇士已经赶过了三十万。等到进兵之际,赶到的勇士不会低于五十万。”大论的声调很高,有些尖细刺耳了,几乎是唱出来的:“松赞干布之时,大吐蕃总共不过四十万大军。如今,大吐蕃的勇士不会低于五十万,这是何等的美事!”

松赞干布是一个伟大的赞普,奠定了吐蕃的发展,可是,那仅仅是个基础。随后数十年,吐蕃大举扩张,地域更加广阔,口众更多,能够调集的军队增加了好几十万。

“若不是孙波茹的十万大军损失殆尽,若不是丢了大非川,吐蕃的勇士会更多,不会低于七十万!”小论接过话头,大声道来。

“是呀!”群臣大声附和,既是兴奋,又是愤怒。

兴奋的是,吐蕃曾经很强盛,可以调集七十万大军,这在吐蕃历史上是绝无仅有一的次。

想想唐朝,全国总兵力也才五十四五万,吐蕃就有七十万大军,这足以让吐蕃群臣狠狠赞美一通。

愤怒的是,孙波茹的十万大军全军覆灭,还丢了大非川,使得吐蕃的实力削弱了很多。

“唐人可恨可恶!”

“一定不能饶了唐人!”

“打进长安!打进长安!”

紧接着,群臣就是破口大骂,口水乱飞,差点把红山宫给淹没了。

“够了!”墀德祖赞脸一沉,沉声喝道:“骂无济于事,骂不死李隆基!你们都说说,这一仗该如何打?”

大军已经调集了,该如何用兵,这需要谋划。

大论脸上泛着笑容,率先开口,道:“薛仁贵进军大非川,十万唐军挟怒而来,气势正盛,再者,唐军的战力比大吐蕃的勇士更强,最后却是大败而归,原因何在?就在于,臣祖上断了他的粮道,焚毁了他的粮草,薛仁贵不得不退兵。”

打败薛仁贵的是松赞干布时期四贤之一,时任大论的禄东赞之孙,是眼下这个大论的祖辈。吐蕃的官爵、土地、权力都是世袭的,他的祖辈是大论,他也就是大论。

一提起祖上最得意的一件事,大论眼睛眯到一起了,笑得跟弥勒佛似的。

吐蕃与唐朝打了上百年,却是少有胜仗,象打败薛仁贵这样的仗对于吐蕃来说,更是万中无一,谁能不美呢?

“大论的意思是说,这一仗还是断敌粮道,焚唐军的粮草?”墀德祖赞大声喝道。

“赞普英明!”大论美滋滋的赞颂一句,实则是在赞扬自己。

“大论所言虽是有理,却也不尽然。”小论却是反对,道:“大非川虽是一马平川,利于驰骋,其周边却是多高山密林,要断敌粮道,有成算。可是,要焚唐军的粮草,谈何容易?要知道,当年一战,若不是郭待封未与薛仁贵及时汇合,给了大吐蕃可乘之机,那一仗谁胜谁败还不一定。”

小论所言很中肯,却是引得一众吐蕃大臣直皱眉。

“如今,哥舒翰本是一员良机,其麾下更是英雄汇聚,李昌国、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甚至连李白这样的文人也是良将,要想焚其粮草,大论可有妙策?”小论一副没有看见群臣不愿多说的样儿,反问一句。

“小论,你可有妙策?”墀德祖赞却是微微点头,大为赞许这话。

他是吐蕃历史上的雄主,对兵事极为精通,自然知道小论所说全是实情。当年那一仗,要不是郭待封违抗军令,吐蕃很可能吃了败仗。

“赞普,臣以为此战大吐蕃需要实行两策。”小论信心十足,不待墀德祖赞问计,便道:“第一策,派出小股军队与唐军周旋,滋扰唐军的粮道,若能切断就切断,不能切断就退去,再找机会。在高山密林里作战,唐军虽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却不是大吐蕃勇士的对手。”

吐蕃人天生就是跋山涉水的好手,这是他们的看家本领,若真这样打的话,对唐军是个巨大的威胁。

“第二策呢?”墀德祖赞微微颔首。

“第二策就是拖!”小论大声剖析,道:“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李隆基在向大非川大举增兵,虽然我们不知道详尽的数目,却可以估算,不会低于十万。若是大吐蕃的勇士在大非川与唐军硬撼,即使我们有五十万,未必能打败二十万唐军。是以,大吐蕃应该拖。二十万唐军驻在大非川,求战不得,退又不能,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尽管唐朝国力雄厚,也是难以为继,只要拖下去,唐军不得不退。到那时,就是大吐蕃大举进攻的时候。”

“嗡!”他的话音刚落点,殿里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