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

第二十三章 各怀鬼胎(2 / 2)

袁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懂的是曹操比他出色,尽管内心并不承认,可父亲就是这么认为的,他不懂的是曹操既然有安邦定国的才干,为何要除掉他?于汉室有助,于江山社稷有利啊。</p>

接下来袁逢的话解开了他的疑惑,袁逢说:“黄巾虽平,阉宦犹在,十常侍把持朝中大权,大将军作为外戚自然不甘,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两者之间的明争暗斗了。本初,四海纷乱,江山不平,乱世将至,外戚与宦官只顾在朝中争权夺利,为父却希望你将眼光,投向朝廷之外,这万里江山之中。”</p>

袁绍心头剧震,他已经深刻感受到了父亲这句话的深意。</p>

袁逢同样目光如炬地直视着袁绍,见他神色,欣慰地浮起一抹微笑,说:“先帝与陛下重用宦官外戚,将士族批为乱党,天下士族门阀皆心生怨愤,我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只待时机一到,便可登高一呼,天下有志之士必将争相投效!”</p>

呆呆地望着父亲在自己面前握住的拳头,那澎湃的气势哪像一个儒雅文士会有的?袁绍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父亲,此时此刻,他躬身一拜,郑重而谦卑地说道:“请父亲教我。”</p>

袁逢将袁绍扶起,严肃地说道:“十常侍与大将军之争,你可在暗中推波助澜,待两方生死不休之际,你可自立门庭,待两败俱伤时,一举上位。”</p>

袁绍忽现愁容,问:“这两方虽势同水火,却不见得会生死相搏,此事难为。”</p>

袁逢却郑重地摇了摇头,同时手指指了指屋顶。</p>

袁绍即刻会意,心惊不已。</p>

陛下殡天?再一想,恍然大悟!</p>

天子膝下两子,长子刘辩乃何后所生,次子刘协乃王美人所生,若陛下殡天,储位之争将事关两方身家性命。</p>

不过,袁绍还是心存顾虑,说:“可陛下未过而立之年……”</p>

此时汉灵帝连三十岁都没到呢,到了明年才刚满三十,就算他再短命,袁绍此刻也只敢设想天子四旬才会去世。</p>

可是袁逢却低声道:“天子虽正当壮年,龙体却每况愈下,不出十年,恐辞世归天。”</p>

袁绍目瞪口呆,再也说不出什么。</p>

袁逢最后嘱咐道:“本初,袁家盛衰皆交托于你了,千万记得,若天赐良机,不要犹豫,你登高一呼,天下士族必以我袁家为首,只要你一手掌握兵权,一手掌握士族,天下尽在袁家囊中,那时,若天命在我袁家,你便自取,若不在,你就效仿齐桓晋文即可。”</p>

袁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走出司空府的。</p>

与父亲的密谈让袁绍在心中埋下了野心的种子,他不禁在心中想道:我袁绍原本不过只想做一个效忠汉室的大将军,我袁家也能有机会问鼎天下?</p>

</p>

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但是袁绍今天听了父亲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他的眼界和志向,有了本质的变化。</p>

帝都之危虽化解了,可各地还是有叛乱需要平定,那些在洛阳之战崭露头角的英雄豪杰如今都各自领兵离去。</p>

董卓怀着难以平复的怨气返回凉州,更是将大将军送他的宝剑丢弃荒野。</p>

陶谦和公孙瓒同样愤愤不平地离去。</p>

有人欢喜有人愁。</p>

孙坚带着江东子弟志得意满地去长沙上任,本来只想讨个吴郡太守,却没想到坐上了荆州长沙的太守。</p>

在归途路上都情不自禁咧嘴轻笑的刘焉显然是最为高兴的,他现在已经不是幽州刺史了,而是幽州牧,总领军政大权,跟着他一同返回的刘关张只有刘备捞了个平原令的芝麻小官。</p>

黄巾之乱后,天子下诏将各州刺史改为州牧,州牧总领一州军政事务。</p>

在颍川得到消息的郭嘉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心中暗道:汉帝自掘坟墓,州牧权力如此之大,时日一久,各州牧必定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那时,汉朝江山也就名存实亡了。(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