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寒门天下 > 第一百零九章 后顾之忧

第一百零九章 后顾之忧(2 / 2)

张燕请战,不光是他一个人的意愿,年轻的邓芝同样满腔热血,希望能够跟随郭嘉的脚步征战天下,只可惜翘首以盼的邓芝没有等来张燕的好消息。</p>

邓芝和张燕初时一样失落,但是经过张燕的解释后,邓芝才明白他与张燕留守益州的意义,才知道他们肩上的重担实际上是最重的,益州太平,自然皆大欢喜,如果有变,张燕和邓芝假如不能应对周全,郭嘉甚至会有灭顶之灾,这绝不是危言耸听。</p>

面对即将到来的袁曹之战,郭嘉着手实施的策略是高调佯攻荆州,低调屯兵函谷关,伺机而动。</p>

刘表得知益州水军的动向后,神经立马紧张起来,即刻命蔡瑁张允也率水师在江面上布防,他无心插足诸侯之间的争霸,但他的地位和身份,就决定了他逃不掉这一盘天下棋局中作为棋子的命运。</p>

袁绍的兵马在黄河北岸屯扎愈多,眼看挥军在即,压人欲摧之势令不少人闻风丧胆。</p>

许昌朝廷至少七成的官员主张投降,给袁绍暗中鼓气以及在朝廷散布不利曹操言论的不在少数,譬如孔融。</p>

被曹操压制的士族想要抬头,自然是迎合袁绍,袁绍作为山东门阀集团势力的领军人物,关东士族很少有不支持他的。</p>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舆论光靠杀伐是无法控制的,曹操在忍,朝廷内部的恐慌心理,隔岸观火或落井下石的人,曹操都记在心里,表面上视若无睹。</p>

曹操要让这些人绝望,鲜血不足以以儆效尤,唯一的途径就是击败袁绍。</p>

在袁绍屯兵黄河北岸随时都可能渡河南下的时候,曹操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p>

打徐州,打被刘备偷去的徐州。</p>

做出这个决定的曹操是力排众议,不管别人怎么劝他集中兵力先对抗袁绍,他都要打徐州。</p>

徐州对刘备来说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反复复的经历并没有让他的兵马多么强盛,他的军队依旧少的可怜,不少是之前跟吕布,跟袁术你来我往打没的,而他又占了徐州城无非是趁车胄不备偷袭得手,本身并没有多少兵马可供调度。</p>

曹操挥军而来,刘备望风而逃,这一次,曹操没有跟他客气,以前敬刘备是英雄,现在看破刘备的曹操只当他是奸诈小人。</p>

即便曹操算不上对刘备有不杀之恩,却也可以问心无愧,而刘备当了皇叔又偷了徐州,还打着汉室旗号来反对曹操,这就让曹操暴怒不已。</p>

连“军校”都没有上过的刘备怎么可能是曹操的对手?</p>

这一次,刘备更狼狈,不但又一次妻离子散,连两位义弟都丢了。</p>

带着数百仍旧死心塌地追随他的百姓,刘备逃去河北,转投袁绍帐下。</p>

刘备是枭雄,在郭嘉眼中也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枭雄,他能舔着脸去投吕布,也能走投无路寄居袁绍那里。</p>

刘备和袁绍有交集吗?</p>

有!</p>

但绝不是《三国演义》中关东军伐董会盟酸枣的事情。</p>

刘备和袁绍的交集,是因公孙瓒,当刘备还是田楷帐下客将之时,与袁绍有过交锋,是战场上的敌人。</p>

这样的背景下,刘备又一次投靠了昔日的敌人,所以郭嘉觉得刘备没有骨气,也或许是郭嘉自己太肤浅,城府的境界还没到能忍辱负重到那个地步。</p>

袁绍见到刘备来投,心情大好,显露了过人的气量,不但前事不咎,将他们曾经是敌人的事情抛之脑后,甚至出城二百里相迎!</p>

刘备身边就几百的百姓,兵卒都谈不上,袁绍却隆重地接待了他。</p>

是因刘备的身份地位。</p>

在这个时候,落魄的刘备具有的政治号召力和地位,都是难以想象的巨大。</p>

他是刘皇叔,他站在袁绍这一边,袁绍跟曹操宣战,更显得名正言顺。</p>

败仗一箩筐的刘备颠沛流离,但他身边总有让人不能视若无睹的百姓追随,这是民望,袁绍自然也想借刘备的名头来收揽民心。</p>

袁绍对刘备的到来喜不自禁,可刘备对袁绍心里有何想法就不得而知了。</p>

曹操打刘备,袁绍有了挥军南下的天赐良机。</p>

可是,田丰建议袁绍挥军渡河直捣许昌时,袁绍却忙着照顾生病的小儿子。</p>

田丰苦劝未果,最终只能哀叹:“大势已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