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营造(2 / 2)

杨改革拿起桌子上造就画好的一张图画,递给王承恩道:“大伴,把这个图给他们看看。”

王承恩接过崇祯手里的图,瞄了一眼,图上面画了一个大圆圈,上面似乎还有瓦片,从窗户看,似乎还有好几层,图画得歪歪扭扭。这个东东,有点怪异啊!王承恩心中也就闪了一下,就将这图画递给了那几个绿袍小官。

……

那几个绿袍小官站在哪来,把皇帝给的图纸传递了一遍,都看了一下。眉头皱了老高,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从来就没见过这种东西,要说是房子嘛,他是圆的,谁修房子把房子修成圆的?还有几层,这样高的建筑,那得用多大的木料啊?这房子得住多少人啊?这皇帝,还真的不是一般的怪异,以前有个做木匠的皇帝,现在,出了一个喜欢设计奇怪房子的皇帝,这大明朝当皇帝的怪癖,实在是太奇怪了,几个绿袍小官都在心里不住的嘀咕着。

“启禀陛下,不知陛下要造的此物为何名,有什么用途?”这个领头的还是问皇帝这个图是什么东东。看不懂啊!

“这个东西,应该叫做‘围屋’……”

“围屋……”那几个绿袍小官更是皱高了眉头,苦苦思索着什么叫围屋。

杨改革见下面一群人都是一副不知所以然的样子,又解释道:“此物,名‘围屋’,意思是围起来的屋子的意思……”

下面的人更是摸不着头脑,这房子建成这样,难道住着舒服?怎么看,这东西都不像住着很舒服的东东啊!更像是一座堡垒。

一小官觉得自己心中似乎有点谱了,心想这皇帝一直都很关心这辽东的战事,可能这东西就和战事有关,可能是一种新型的堡垒,于是,高兴的出来奏到:“启禀陛下,微臣知道了,这个建筑,定是堡垒了,防御敌人进攻的。”

……

杨改革一阵无语,心想我这个东西,可绝不是用来造堡垒的。可是又一想,这围屋,造出来的初衷,确实是防御土匪,野兽的,这个小官,说得还真没错。

“此物,确实类似堡垒,但是,却不是,朕另有他用。”

那小官傻眼了,没猜中皇帝的心思。

杨改革又道:“此物,其实,是用来听歌唱曲的。”杨改革很想说,这里是一个大剧院,搞合唱,开演奏会的,可又怕明朝人听不懂什么叫大剧院,只好说是唱歌听曲的。

下面的人被雷得不轻,本以为是和战事有关,皇帝关心辽东的安危,国家的命运,那还有几分自豪感,现在可好,给皇帝造风花雪夜的娱乐场所,这,实在有点……,算了,反正是给皇帝造东西,管他造什么呢,有点忧国忧民的绿袍小官把心思又拉回来了。

“朕要造的这个地方,要能容纳几千人同时听歌,容纳百十人同时唱歌。”皇帝的话再一次响起。

下面的人再一次被雷得不轻。从来听歌听曲都是靡靡之音,都是在小房子里,包厢里,几个人围着一个小女子玩暧昧,没见过几千人一起搞这事的,实在是……不知廉耻啊!几位小官在心里大骂皇帝不是东西,脸上又不敢表现出来。

“朕这个东西,需要让声音聚集,不扩散,如此,才听得清……”杨改革一个人在那里侃侃而谈,没看到下面几个小官的脸色,变得极不自然。

……

“……你们,明白没有。”杨改革说了一大通。

几个小官内心痛苦,脑子混乱,被几千人同时**的场面给搅乱了心思。见皇帝问,勉强定了定心思,领头的道:“启禀陛下,能造,不知陛下要造多大?”

“朕也不知道要造多大,只知道,能容纳几千人在场就行了。一共分三层。有三面是坐观众的,一面是给歌唱的人表演用的,为了能够让在场的人都听到,所以,唱歌的人会比较多,所以,这个表演台子,必须稍微大一点,可能要容纳百人一同歌唱,还要留有伴奏的场地,这个,就要靠你们去完善了。”杨改革思索着自己心目中大帝国大剧院,把自己能想起来的东西都告诉这几位小官。

几位小官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一个大型的演唱场所,并不是什么皇帝隐秘的搞**的场所,心中汗颜。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