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朝人,你们很伟大

第三百三十五章 明朝人,你们很伟大(2 / 2)

“臣遵命”孙元化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这事,要银子,铸红夷大炮用的是铜,铸这种炮,就是用“钱”去铸,没银子,那是不可以的听见皇帝大恩典,银子管够,立刻答应下来,至于其他的,就没想那样多了

“孙爱卿,你回去之后,先别忙着铸炮了,先把这炼钢的事好好琢磨一下,看怎么能大规模的炼钢,朕要大规模的造炮,造那种红夷大炮,老是用铜肯定是不行的,必须造出钢,必须是大规模的炼钢,而且要性能稳定,也就是朕刚刚跟你说的那事,通过逐步的对比得出相应的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炼钢,当然,多少比例配多少比例,能得出什么钢,这个,孙爱卿,你务必条条记录在案,要善于加以总结,并且把总结的经验应用到你接下来的炼钢当,要逐步的掌握炼钢的诀窍……”杨改革美美的说到,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炼钢的技术,也是衡量是否工业化的标准,杨改革看到了美好的前景,准备拿银子砸,用银子砸破通往工业化道路的那道窗户纸

孙元化惊讶的看着皇帝,皇帝和刚才判若两人,先前那个,和白痴没两样,一副傻样,如今这个,圣明,果断,有魄力,完全是两个人

“臣遵旨,臣回去之后,立刻按照陛下的指示,试着做十万斤的炉子,争取早日按照陛下的方法炼钢,争取以钢代铜来铸炮……”孙元化立刻答应道,其实,他也赞同皇帝的说法,用铜铸炮,在明朝这个缺铜的帝国,这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而大炮,又是朝野公认的对付敌人的选武器,所以,要想铸造多的大炮,用铜肯定是行不通的,除了用钢铁之外,再没其他可能,所以,大规模的炼钢成了必然

“好此事甚是重要,关系到我朝的社稷安全,孙爱卿,炼钢之事,你务必重视,隔天写一道奏疏,上报你炼钢的情况,朕要时时关注炼钢的进展……”对于炼钢这件事的重视程度,杨改革陡然上升了好几个等级,从原来的不甚关心到如今的级关心,差不多快赶上关注陕西了

群臣都很意外,皇帝对这炼钢一事,也太关注了,隔天就要上奏疏,这个待遇,几个人有?这个举人不简单啊这个举人有机遇啊拜过好老师果然是很重要的但是也没人出来阻止皇帝要办的事,皇帝隔天要看这个人的奏疏,那是皇帝的自由,皇帝关注这事的目的也很重要,用铜铸炮虽然好,但是铜短缺,不可能无限制的用铜铸炮,所以,如皇帝所言,要想用多的大炮保卫明朝,或者说,要用多大炮对付东虏,只能用钢造多的炮……,打野战我们不行,但是,用大炮轰击,我们在行

“臣遵旨”孙元化喜出望外,这种待遇,远他的期望了,他原本不过是想弄点银子铸炮,如今,瞬间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隔天就可以和皇帝通信的“宠臣”了

“孙爱卿,此事,你务必用心,铸炮的数量,或许会非常多,十万斤以炉,听着很多,实际不多,朕造了不少战舰,需要的炮也不在少数,日后如果钢的技术成熟了,即便是火枪,也可以用钢来做,到时候,我朝又可以有厉害的火枪,用来对付东虏,在好不过了……”杨改革开始罗嗦起来

“臣领旨……”孙元化接口答应道

“好,朕先给你三十万两,你尽快的开工,如果缺少工人,可以从陕西那边招募,如果少铁,可以招募工人去开采,也可以雇佣陕西那边的灾民,如今,灾民无处安置,如果能在炼钢厂或者是矿场找到一份糊口的事做,也是替朕分忧了……”杨改革即便是攀科技,也不忘记推销自己的移民工作

“臣遵旨,陛下的苦心,可鉴天日,灾民们有福了”孙元化拍出几个马屁来他的炼钢场,一旦规模扩大到十万斤一炉钢的地步,所需要的铁矿石是海量的,势必会需要相当多的人去采矿,这一点,皇帝不说,他也会想办法,现在皇帝要求招募灾民,这个皇帝舍得出银子,他招募一千也好,一万也好,完全没压力

杨改革的心澎湃了好一阵子,才又把话题转向自己最开始说的

“对了,孙爱卿,朕先前问的,世上除了有金银铜铁锡铅之外,可还有其他的类似的物件,能够提纯到至纯的地步的?朕的意思是说,金属一类的东西,金属,孙爱卿,你能听懂吗?”杨改革怕孙承宗听不懂金属,解释道

汉语的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就是根据不同字的搭配,得出一种全的东西,金和属这两个字配合在一起使用,一种的东西出现了,一种的定义出现了,而且,含有了原来这两个字的一些特征,可以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的基本意思

孙元化念了几次,“金属,金属……”然后道:“回陛下,臣明白了,金属,金属……”孙元化不断的念着金属这个词

“朕之所以要把金银铜铁铅锡这些东西分成一类,朕觉得,这些东西可以提纯到至纯,纯金,纯银,纯铁,然后这些金属,再以至纯的状态下进行一定比例的配比,可以得出很多有特殊用途的东来了,根据相同比例造出来的东西,是一模一样的,因为每一件物品里面所含不同金属的配比是相同的,所以,造出来的东西相当的稳定……”杨改革一个人说着

大臣们早就一塌糊涂了,完着皇帝和孙元化两个人的表演

这回,连孙元化也没听明白皇帝的意思,皇帝说了半天,他也没反应过来皇帝说的什么意思

“启禀陛下,臣愚钝,实在是没有明白陛下所言之的道理……”孙元化直接就这样说了,如果换其他人,一个不了解皇帝的人,绝对没胆子跟皇帝说自己没听懂皇帝的话,但是孙元化不同,他的老师是徐光启,徐光启相当的了解皇帝,所以,告诫过自己的学生,跟皇帝说话要直,不要拐弯抹角,不要不懂装懂所以,也才有了孙元化直言不讳自己没听懂皇帝的话

“呃……,这样啊其实,朕也是有感而,朕的意思,嗯,举个例子,朕造的银币,孙爱卿可见过?”杨改革举例道

“回陛下,臣肯定见过,做得相当的精美,而且做得不可思议,每一个银币都可以吹响,每一个都几乎一模一样,臣对铸造一事有所涉猎,但是,臣见了陛下的银币,也只能说巧夺天工,不可思议……,如今,已经成了百姓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了,此物在民间,声誉相当的好”孙元化这不是说银币的好话,而是说实话,这种巧夺天工的银币,甚至比纯银还值钱,让人接受

“好,你知道就好,朕也是从里面受到启,朕的银币,几乎个个都是一模一样,之所以能这样,完全是以纯银对纯铜,所以,银币里面的银和铜的比例,才能做到几乎个个一样,所以,配比相当的稳定,质量相当的稳定,所以,朕的意思是说,如果能用这些能提纯到至纯的东西,然后把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配比,或许,可以作出许多不可意思的东西来……,就比如,朕的银币……,当然,这不是朕主要的意思,朕的意思是说,金属,如果能提纯到至纯,那么,按照比例配比出来的东西,才会一模一样,不会因为批次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偏差,朕的意思,你理解了吗?”杨改革又问道

孙元化想了一阵,有了银币这个东西做比喻,他倒是把皇帝的意思给搞明白了,那就是,先把金属提纯到至纯,然后以至纯的金属进行配比,这样,得出的东西,不管什么时候做,不管是什么批次做,做出来的东西,总是一模一样,比如银币……

“回陛下,臣明白了……”孙元化长舒了一口气,皇帝果然是天纵之才,老师没说错,如果皇帝要走他这条路,必定是一个天才,可惜,皇帝是皇帝,不可能无限制的把精力投向自己这条路

“明白了?明白了就好,朕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有空,或者说,有能力的时候,试着从不同的矿石里面,提炼出多的金属,然后用各种至纯金属进行配比实验,从而找出多有特殊功能的配方,比如,加结实的钢铁,比如,不怕生锈的钢铁,比如,降低钢铁融化的温度之类的等等……”杨改革不断的撕扯着进入工业化时代的那层窗户纸,期望着,在自己有生之年,科技能够达到一定的程度,明朝能够进入工业化社会,让明帝国有多的能力对抗天灾,对抗这个让自己吊死的“敌人”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