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七百三十章 巧遇

第七百三十章 巧遇(2 / 2)

但不少人觉得,既然要磕头谢恩,还是离皇帝越近越好,还是在皇城根最好,所以。怎么进入到内城,靠近皇城根去给皇帝磕头。就成了很多人琢磨的事,官府不让进内城磕头。老百姓想进内城磕头,这件事,就成了双方拉锯的这么一个事,怎么进到内城给皇帝磕头,在哪里磕,逐渐的在这些迁移的百姓中总结出了攻略。

老夫人也是有主见的,正阳mén外给皇帝磕过头太显得平凡,她还是觉得,自己该进到内城,该在皇城根下给皇帝磕头,这样,皇帝才会感受到他们家的心意,心中有了执念的人,总是很执着的。

怎么进内城磕头,对于他们这些移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负责内城和皇城安全的官兵也怕,这么多人,万一出个好歹,这可是在内城,皇城根下,他们可兜不起,所以,理论上是不许进内城磕头,可老百姓又是一片虔诚来给皇帝磕头的,也不好把别人怎么怎么样,进来了也就进来了,这事,也就这么僵持着,官兵绷紧了神经注视着一bō接一bō来给皇帝磕头的人。

年轻壮硕的儿子拿出一个小本子,这就是他们的工号证,上面记录了他们叫什么,哪里人,在那里做工等等信息。

这一家人出来的及早,天sè将将亮明就出来了,如今正赶第一躺进城的马车,现在马车还没来,也就在这街边说话。

“娘,听说,琉璃斋在招nv帐房,咱也想读书,想学算术……”年轻的媳fù看着自己的婆婆,努力的把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这个想法,有些唐突了,在nv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要读书,说出这个话,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老fù人原本很开怀的,听了媳fù这话,立刻皱起了眉头。

“……娘,要是咱学会能识字和算账了,就能去考琉璃斋的nv帐房,若是能考中,娘就不用再那么辛苦了,妞妞也可以吃得好一些……”年轻的媳fù再次恳求道,平时这些话她倒是不敢说的,不过今天是个不错的时机,今天一家人一起去给皇帝磕头,这总是一件喜庆和严肃的事,想必婆婆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大发雷霆,即便是不答应,也还有回旋的余地,年轻的媳fù倒是勇敢的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年老的fù人眉头皱得更加的得高了。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也是一脸希翼的看着自己。老fù人就知道,媳fù肯定和自己儿子说过这件事了,自己儿子肯定也顺着媳fù,现在就等说通自己这里了。

“……,哎,帐房这个活,不是nv子能做的,那都是掌柜的,帐房先生们做的事,nv子去做,总不合适,一个nv人家和那些男掌柜帐房窝在一起,像个什么话……”年老的fù人拒绝了自己媳fù的请求。

“娘,不是的,不是去和那些男帐房先生一起,是琉璃斋招nv帐房,算账也都是nv子在一起,没有男人,不会有那些事的,琉璃斋的大掌柜是个nv的……”媳fù立刻解释道。

年老的fù人眉头更高了,自己的媳fù果然是有些自己想法的人,当初从陕西迁徙出来的时候就很明显了,现在,更是决心要去做琉璃斋的帐房。老fù人在心里叹息,自己这媳fù,不是一个认命的人啊!

“……哎,娘也知道琉璃斋的大掌柜是nv的,可即便是娘让你去考那个nv帐房,可谁教你读书识字?算账娘倒是会一些,可也仅仅就是会算几个小钱小账。那琉璃斋怎么记账,娘也不清楚。你又到哪里去学去?不识字也不会算账,谁要啊你?fù道人家要抛头lù面的总是不方便……”老fù人叹息的婉拒道。

“娘,咱不要去读书,咱问过了那个教书的先生了,他说了。只要愿意去,他们学堂也收nv童,咱都问清楚了,他们是官办的,不收学费,就是过年过节送点心意就成了。咱把妞妞也送到哪里去读书,妞妞回家了,咱跟着妞妞学就可以了,不用耽误做工的……”那个年轻的nv子连忙说道。把自己学习知识的途径说了出来。

老fù人听了这话,为之一窒,半响说不出话,心倒是酸得很,且不管他媳fù学不学得到,学成了会做什么,会有什么后果,光是她这媳fù这份心。能想出这个办法,能肯吃这份苦。总是不容易,心里勾起的是自己一个人独立抚养儿子的艰辛。想起的是一个人支撑这个家,把媳fù娶进mén的艰难,nv人怎么就这么难?

一家人都沉默起来,几个大人都不说话,小nv孩也只能不解的望着大人。

正在沉默中,一旁出来一个老者,打破了这一家人的沉默。

这一家人说话都是用“官话”说的,到了京城,学官话会带来很多便利,所以,这家人也在努力学习官话,平日里jiāo谈也都尽量的用官话,不过学习的时日较短,也都说得磕磕绊绊。

老者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懂,一看他们的形象,再听他们说话,已经推测出的身份了,大概就是移民了,听懂了他们之间的谈话,也为这个一心求学的nv子所感动。

“哎……,就容老夫说句话吧……”老者忽然转身到这一家四口前面说道。

见一个好似读书人的老者前来搭话,一家人也不敢怠慢,连忙见礼答应。

“不知道老先生有何指教……”老fù人说道。

“……先恕老夫个偷听的罪……,如果老夫没有听错,这应该是你的儿子,这应该是你的媳fù,这个应该是你的孙nv了?不知可是迁移过来的?”老者先告了一声罪,然后才把几个人的关系确定下来。

“老先生客气了,这大街上说话,本就是敞着的,怪不得先生,这位确实是老身的儿子,这位则是老身的媳fù,这是老身的孙nv,咱们一家人都是托了陛下的福,从陕西迁移过来的……”老fù人也相当客气的回答。

老者听了老fù人的回话,也点点头,觉得很满意,陕西移民过来的人,说话能有这个水平,也算是这一家人有教养了。

“你们家移民过来多久了……”老者有问道,这不经意之间,原本是在大街上萍水相逢的两伙人,转瞬之间,倒变成了老者发问,那一家子回答了,似乎在老者看来,这就是天经地义的。

老fù人也是有眼力的,看着这个老者的“态度”不凡,猜这个老者的身份可能不一般,这京城里,据说随便拿石头砸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个七品官老爷,所以也不敢怠慢,赶紧回答道:“……咱们家迁移到京城,有一个多月了,当时正是陕西大旱,青黄不接的时候移民出来的……”

“哦,到京城一个多月?”老者有些意外的问道。

“是的,一个多月……”老fù人肯定的回答道。

“那你们家这官话说得还可以啊!字正腔圆的,若不是有些磕绊,几乎算得上是正经的官话了,你们家以前就会官话?”老者对这个来了兴趣了,追问道。

“呃……,这倒不是的,也就是迁移出来了才开始学的官话……”面对老者不断的追问,老fù人并没有什么反感,反而更加小心的回答起来。

“一个多月就能把官话说道这种程度?这……”老者有些惊讶了,朝堂里带着各种口音的官话从来就是一个噩梦,jī同鸭讲绝不是说笑话,若是都像这一家人一样,一两个月就能把官话说到这种程度,那该是朝廷的一大福气。

老fù人一家人听到了老者的惊讶声里的一些夸赞,也有着不小的骄傲。

“哎,……那你们为何又要学官话呢?为什么又学得这么快呢?”老者对这个很感兴趣,超过了刚才那个nv子求学的事,追问道,也没有丝毫尴尬,似乎这就是天经地义的。

老fù人见老者问到了这个,有些为难了,这个“秘密”,她到底要不要说呢?说出来的后果是什么?

“若是不方便说,那就算了……”老者见这家人都有不小的为难,也就不准备问了。

“也不瞒老先生,咱们家之所以努力的学官话,就是为了能进内城,能给皇上磕个头,咱们家受了皇上的大恩,做人不能忘本,咱们家是平头老百姓,也没有什么办法谢皇帝,也只能远远的磕个头,算是全了咱们家的愿……”老fù人把自己学官话的缘由说了出来,按照移民们总结出来的“攻略”,若是坐马车,说官话,穿得体面一些,那官军一般也不会为难,进内城一般能成功,所以,移民之中学官话的绝不是少数,除了这个方面,在其他方面,会官话也有着很大的优势,比如平时买个东西,说官话也才方便,比如会官话的,识点字的,会个算术什么的,一般不用直接自己做工,可以当个管理工人或者移民的小头目什么的,待遇比一般的工人和移民要好得多,所以,学官话不用bī,都在自动的用官话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