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压舱石,方晴来有心情清理第一箱弄出来的东西。
铁箱子里装的都是一些长着各种绿毛的东西,因为绿毛太多,都看不出来本体是什么,只知道这些东西的个头都不大。
船上的东西并不全方晴也只好把东西放到铁箱子里,泡上海水。具体的处理,还要到了岸上之后在着手。
还是太没有经验,要是专业的沉船打捞队伍,肯定不会像方晴现在这样捉襟见肘。
方晴没有直接回渔村,而是选了最近的一个大型港口停泊。方晴登上了那个神秘的网站,根据上面的方法,跑遍了港口和市里的各个大小商店,甚至博物馆方晴都去了,就为了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能够对这些东西进行维护的东西。
别说,在放晴的不懈坚持之下,还真的把东西都弄齐了。
虽然这里离渔村只有十来个小时,时间不长,但是趁着这段时间,方晴还是把那些小件物品处理了一下。
处理出来的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生活用具,瓶瓶罐罐,杯子茶盏。每一个都不大,但是都是成套的。四个一模一样的清代雍正官窑粉彩碗,一把茶壶外加上一套八个杯子的青花瓷。还有一些五彩的瓷器,铜器,砚台和一些外国银币等等。
把船开回港口,方晴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开车。
不过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方晴这辆车的后备箱,只能装下那些处理好的瓷器,那些石板什么的,根本就放不开。
想尽办法但是没能把东西塞进车里之后,方晴只得放弃把它们弄回家的想法,决定把他们送到渔归岛上去。
这一趟出去了五十多天,渔归岛上的第一栋建筑已经完成。这是一座五层的小楼,一共有一百多个房间,是方晴准备在渔归岛开发好之后接待游客用的。但是现在,成了放置这些石板的地方。
方晴对于渔归岛的计划,以前是开发成旅游用岛,但是现在,虽然主体没有变,但是方晴想把用途改变一下。
永远都是吃吃喝喝的岛屿,要是不花费大价格大力气整顿,最终也只有破坏一途。渔归岛原本的自然生态就很弱,再有大量人类破话的话,最终可能会变成一片光秃。
自己以后会以打捞沉船为生,打捞出来的东西,想要卖出价格,肯定没那么容易出手。有些东西,必然会在手上放置很长时间。
东西多,放置时间长。所以最好的放置地点就变成了渔归岛。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纠结。吸引游客和存放宝贝。两样是可以共存的。把渔归岛建设成一个巨大的沉船博物馆好了。
原来的规划,渔归岛的凸面大部分都是各式各样主题的三层楼,用来吸引游客。现在完全不用改变什么,只要把里面布置一下,放上展台,就可以成为一个沉船博物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