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玉立的身姿,又大又黑的麻花马尾辫齐于胸前。一双深邃清澈的眼睛,好像在讲述什么故事。可是却从未见她笑过,嫁入陈府时,她眼睛呆滞,好像若有所思的打量陈府的人。
庭院深深诉不尽红颜衷肠,红艳妖艳却葬送于泯灭人性之劳,灯笼通明却退不进牢笼阴霾。
囚禁陈府人的是金钱吗?致使颂莲癫狂的是孤恨吗?杀死梅珊的是陈府吗?
故事全篇无一不透漏着热闹华丽的外表,却把极尽悲凉的人情冷暖,渲染于情节之中。纵使充斥着锣鼓红灯的热烈,却掩不了红颜,颂莲就是囚犯之一。
灯笼,本是驱散黑暗的明亮,却成了飞蛾扑火的诱饵;大红,本是大吉大利的祝愿,却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家庭,本是和睦温馨的栖息之所,却成了勾心斗角的杀戮之地;雪地,本是纯洁祥和的平静,却成了上演死亡的布景;戏子,本是优雅唯美的象征,却成了世俗宗法的牺牲。
所有的反差,度量了一个深渊,一如片中老爷的面目身影,难见其形。
颂莲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一开始便看见颂莲那张泪眼婆娑的脸,那缓缓滑落的泪与哀伤的神情似乎隐喻那她悲痛的命运,这泪眼也奠定了整个故事哀痛悲伤的基调。
本来受过教育的她,在陈府这样阴森恐怖、勾心斗角的生存环境当中,为了能有一席之地,颂莲的个性逐渐的的扭曲和变形,而最终导致颂莲和其他太太们一样的悲惨境地,造成她们这些变化的罪魁祸首就是陈家的老规矩,这是一群被规矩束缚的女人,这也是一群牺牲在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女人。
整个影片的拍摄环境非常单一,就是陈家的大宅院,但是拍摄环境的单一,并没有埋没了这部影片细腻的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所以说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色彩的渲染淋漓尽致,在张一谋的作品中,色彩无疑是带给了观众最直接,最直观的视觉冲击力。
在这部影片中,红、黑、白三种颜色在影片中被运用的恰当自如。
红色,本色是喜庆,大吉大利,而在这里却成了一种束缚一种压迫,因为一旦穿上了大红色的嫁衣,也就注定要待在陈府一辈子。
黑色,最深沉安全的颜色,在这里却上演了世间的悲剧。
另外,大宅院里那灰灰的墙,似乎也在预示着一个有生气、没有活力的院子。
整部电影从头至尾也没有发现一个小孩子,孩子代表了希望,有孩子的地方总是充满生机、活力、欢笑,而在陈家大院里没有。
所以说,虽然宅院里的日子还是要一天天的过着,但是这里没有幸福,没有欢乐,没有希望,有的只是对人性的压迫,对思想的束缚。
夸张一点说,即使是一个神经正常的人待在这里,时间长了,心里也会扭曲变形,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
四个太太之间的微妙关系,造就了这部精彩的电影,不得不说这四个人物,张一谋给刻画的有血有肉。
大太太看似老态龙钟,不谙世事,其实她是最清楚地那个人;二太太呢,外表温柔贤淑,但是内心却狡诈、嫉妒,是一个十足的口是心非的人,这种性格注定了在这场无烟无声的战争中,她是占了上风的,而且取得最终胜利;三太太是一个戏子,在当时是一个很出名很红的明星,竟然也沦落到和这些女人抢饭,她的心里肯定不满,但是一旦红色嫁衣一穿,宿命已沉,无能为力。她直爽、好胜,表面上看她很有优势,其实她是一个很笨很笨的女人,这种人没有心眼,让人家一眼就能望到底,这种性格也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然而,颂莲却是这些女人中最大的牺牲品,从第一次被锤脚时,被挂灯时,那表情已经很淡定,没有了希望和盼头,她已经完完全全地向命运低下了她那高昂的头,陷在了婚姻的漩涡里不能自拨。
她的假怀孕就是最好的证明,她的欲望太大了,求胜心切想加大成功的步伐,也就忽略了一些致命的东西。
她的悲剧是别人造就的,但自己才是真正的元凶。
悲剧是自己造成,自己的苦果终有自己品尝。
陈家大宅院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点灯,灭灯,封灯。
对于颂莲来说无所谓了,她也不明白,在这个院里,人算什么东西?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颂莲最后终于明白了这一切。
最后的结局很悲惨,三太太被逼死,四太太颂莲已疯,五太太对将迎来怎样的命运呢?
大红灯笼又要被高高挂起,此情此景即将上演,又要重复另一个悲剧,红灯高挂,宿命己沉。
可以说,苏桐的这个中篇,被张一谋改编成剧本,并且拍摄制作出来之后,已经精致到了极限。
这大概是张一谋从影以来,最下功夫的一部作品了,每一个人物的刻画,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尽显功夫。
如果说以前《活着》是他的心头好,那么现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他的最爱。
“你先忙活起来吧,剧本回头拿给我看看,另外抓紧把预算做出来,场地的话,看看这边,有不合适的地方,提前指出来,我让吕师傅配合你,随便改,实在不行,那边还有一片空地,重新给你建一个陈家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