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赤子 > 第二百一十四回 招贤令

第二百一十四回 招贤令(2 / 2)

荀彧连忙开口说道:“若是无德之人,怕是会为祸百姓,是不是再从长计议?”

“文若说的是对,可是眼下主公已经多次派人,前往那些世家招募子弟,可是结果呢?”戏志才咳了几声,方才抬头对荀彧说道。

荀彧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件事自己不好开口,毕竟自己的家族,到现在也没决定,要不要派人来。自己的家族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几大世家!光自己知道的,陈家就没有决定。而且荆州的几大家族,也完全没有理会。

曹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随即转头向曹昂问道:“昂儿,若唤作是你,当如何决断?”他想看看曹昂的表现,希望曹昂不会让自己失望。

“孩儿以为荀师傅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也正如戏军师所说,父亲的名望,还不足以让那些世家,争相来拥护父亲。所以父亲当从寒门中,选拔有才之士。当父亲实力增长时,这些世族为了自家的利益,必然会争相投靠的。”这个问题郭嘉和郭逸,多多少少也说过一些,所以曹昂很快就能答出来。

曹操暗暗点点头,自己的儿子能有这样的见识,以他的年纪来看,算的上不凡。相信这些不是跟荀彧学的,应该是跟郭嘉,或者是那个神神叨叨的郭逸学的。而且这番言论,跟郭逸的一贯表现,也有些接近。

但是曹操手下真的没有人吗?看看曹操帐下的明星阵容,就知道曹操有多大的势力了。如果说不算荆州那些未出仕的世族子弟。曹操可谓是天下人才最多,也是最豪华的阵容。曹操虽然嘴上说,各地方都缺人,难道说真的没有人才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郭逸一直在思考。光是自己知道的,就有任俊、郝昭、应劭、娄圭、钟繇、董昭、李通等一个个大名鼎鼎的贤才。无论是领兵,还是治理地方,都算不少个缺少人才。而且论起德行来,似乎并没有什么不良之人。那曹操想要下这个唯才是举令,究竟是为了什么!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莫不求贤人君子共治天下。今天下纷乱方起,百姓流离失所,愿求贤才襄助,成就中兴大业。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但求其能,不求其德,唯才是举,我皆可用之。”曹操很快就从袖子当中,掏出一卷黄绢,展开对众人读到。

底下的众臣,见曹操都把诏书拟好了,那还有反对的意见,当即纷纷出声表示赞同。就连对这个问题有很大意见的荀彧,都出生表示赞同。曹操的这份檄文写的很好,写的也很到位。活生生的事例摆在面前,哪里能容的众人反对!

曹操笑着说道:“文若,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明天面圣之后,便可明昭天下!眼下公孙瓒派人来求援,诸位可有什么意见?”将黄绢交给荀彧后,曹操正色对众人说道。

“主公可求天子下旨,令两家各自罢兵,谨守本地即可。”郭嘉笑了笑,提出了一个让人跌破眼镜(如果有的话)的计策。

开什么玩笑!一道圣旨要是能让两家罢兵,那只要下到圣旨,让各路诸侯都来许都,这天下也就少了争乱了。众人心中都明白,现在皇帝说白了就是个摆设,真正能做主的,就是自己手里的兵马和地盘。

唯有戏志才笑了起来说道:“正是!主公同时还应下令,徐州牧陶谦已拖欠几年赋税,限其一月之内凑足粮草。若是有什么苦衷,可来京当面向圣上陈述!”说完和郭嘉对视一眼,嘴角都弯了起来。

戏志才的一番话,让那几个人精,立刻就明白了郭嘉和戏志才的意思。皇帝虽然没有什么用,可是弄个师出有名,还是可以办到的。先前陶谦就被敲诈一空,现在别说一个月,就是一年他也凑不出,要缴纳的赋税。除非整个徐州不吃不喝,也许还能凑的上来。至于让陶谦进京嘛,意思很明显,你不来我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打你!

“主公!难道坐视袁绍坐大,让他一统北方不成?”郭逸却有些不忍,就算是赵云没在公孙瓒手下,但是郭逸对公孙瓒,还是存着一丝佩服之心。对于这样有骨气的军人,而且是在对外族的战场上,十分出彩的军人。郭逸是由衷的敬佩,就像是对后世那场为了民族存亡而战的人们,始终是怀着一颗仰视的心。

看了觉得还不错,喜欢此书的朋友请加59102730色情、非法、抄袭,我要举报!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