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深呼一口气:“你们这条血脉的人不是已经放弃了吗?那干嘛还要来抢?”
看着有些气急败坏的朱丹,舜有了一种怜悯的感觉:“朱丹,往近了说,咱们都是轩辕祖宗的后代。往远了说,咱们都是伏羲和女娲两位祖宗的后代。虽然你我之间的关系不好,但至少身体里都流淌着同样的血脉,你说对吧。”
朱丹敢和舜对着干,甚至敢于不听父亲尧的命令。但对于轩辕祖宗,和更久远的伏羲和女娲两位祖宗,朱丹是真的没胆量说什么:“这点你说的还挺对的。”
“不管什么时候,自己内部不要自相残杀。”舜说完后,就朝着君王尧走去了。
朱丹心里有气,但发不出来,所以在等着穷禅这条血脉的人好久后,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
“怎么,我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又为难你了?”尧在和挚交谈的同时,自然也看到了儿子朱丹和舜之间的磕磕碰碰。
“都是小事,我无所谓的。”舜知道自己在对待朱丹的事情上,是必须小心一些的。
尧叹了口气:“哎感觉咱们华夏现在虽然规矩多了,但麻烦事也多了。”
舜笑着回道:“华夏在成长,哪里能再像孩童一般?”
尧欣慰的点了点头:“听说四岳都分开了,看样子禹要来场大动作了。”
舜和挚都点头,表示着自己也要参与进去。
“让我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吧。禹不是说过最少十年吗?”尧知道接下来至少十年都会非常的劳累,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舜和挚还是一同的点了点头,让尧感到到了那种不畏生死的信念
三个月后,四岳分别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来了消息。一来是说自己已经安全的来到目的地了,另一方面则是向禹说明自己这里的情况。
东边的羲仲由于把泰山当做中心点,所以羲仲这边不管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是东南西北最好的。而君王尧的放权也让羲仲得到了最大的行为权力,东边的人也基本参与到了疏通洪水的计划中。
但羲仲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东边毕竟是洪水最后到达的地方,而且以平原和丘陵为多,自然不能像西边那样利用山脉来疏通。
为此,禹的回复是——长江和黄河是主要的疏通点,要让着洪水最终流入大海。
羲仲明白了,所以赶紧派人把黄河中的泥沙处理掉,把长江的入海宽度也给弄得更宽。同时还在东边,尤其是东南边,弄了很多大型的蓄水之地。
南边本来就是多山多蓄水之地,这是当年炎帝神农还在的时候,就已经做出的对策。所以南边的羲叔是把经历放在了研究这所有山脉的走势上。
禹在接到南边山脉走势的路线后,对于南边的认识便更多了——南边的土壤,在这次的洪水消失后,必然更加肥沃。
西边的和仲没有像南边的羲叔一样研究山脉走势,因为毕竟是洪水的发源之地,基本所有的山脉都在涌出地下水。
按照西边的消息,禹给了回复——西边既然不能疏通,那就还是堵。
在最先接到消息的时候,羲叔还吓了一跳。但当仔细回味后,羲叔才明白了禹的意思——西边堵是为了让西边的地下水出来的慢一点。这样配合其他地界的疏通,洪水自然就会下降到可以控制的地步了。
北边的地势是除了西边之外第二高的,所以洪水在北边不是太过于嚣张。和叔在分析后,选择了把北边当成预备地界。也就是说,其他地界先进行着,而北边先观望着。
禹本来的计划是让东南西北,加上自己的中,在同一时间行动。但和叔却提醒了自己——必须给自己,给华夏人留给退路。
所以禹在思考后,也认为这北边确实是最容易成为万一洪水治理不了,让华夏的东南西中彻底的沦为水地的时候,还能去北边,还能去草原。而之后有没有机会再回来,那就看命了。
这时候,东南西北中各个地界都完成了自己的计划,所以在足足准备了半年,又是一轮夏至的时候,禹开启了计划的实施。
这是一场绝对是华夏诞生以来,最‘恐怖’的洪水暴动。但所有的华夏人在畏惧的同时,也是心存信心。知道这是自己准备了不知道多少次后的事,在安全方面是有保障的。
禹也是第一次见如此活跃的洪水,自然在开始之初,也没了头绪。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这样的方法,有些让人看起来乱七八糟的。
但禹肯定不是真的心乱,而是盯住了每一条经过自己疏通后,洪水的走向。
“那座山,让他成为平地。”禹的一声令下,无数华夏人嵌入到了水里。一座看起来很是庞大的山,竟然在几日的时间,就变成了平地。
“那这些石头怎么办?”跟在禹身边的人,看着这一座山的石头,有种浪费的感觉。
收集好,就放在那些肯定不能动的高山上,以防将来有用。
禹是觉得在自己的计划中,一定有纰漏的地方,甚至还有错误的地方。而一旦错误多了,那么洪水有可能就把华夏的内陆当成了游玩的地方,死死不肯入海。所以禹把这些巨大的石头储备起来,好作为今后万一哪里疏通的不对,还可以堵上的。
禹没有完全的在自己所在的位置,而是哪里最凶险,自己就去哪里。利用自己和手下的人越来越离开的划水水平,以及基本是顺着洪水的方向,所以禹的移动速度相当的快。有时候今日在南边,三日后就到了西边。
四岳的能力也很强,所以这洪水虽然看起来很是活跃,可却是一点一点的下降了。
北边作为预备之地,在比较高的地势上,已经能感觉得到洪水的气势,已经渐渐的减弱了下去。
“照这样,十年足矣。”和叔对着刚来到的禹说道。
禹摇了摇头:“十年不够,但也相差不远的。”
华夏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