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平息(1 / 2)

 朱棣点点头说道:“很有这个可能,前段时间京城周边流传着皇孙不孝的消息,矛头直指我那三侄子,虽然父皇杀了吕氏满门,

拿着他们的人头平息流言蜚语,可老三显然是要摘掉不孝的帽子,不给别人留下口舌……”

“唉……”

朱棣叹息了一声说道:“大师,这样一个有勇有谋,手段毒辣的太孙,大明必然安然无忧,朝廷也必然不会动荡,我们改变不了父皇的想法,看来太子之位与我今生无缘了……”

作为皇帝的儿子,谁不想子承父业做皇帝?

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尤其是当东宫太子薨逝的时候,只要是有希望的藩王恐怕都会和自己的心腹商议,有没有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性。

只不过,现在朱元璋还活着,他们不敢乱动,甚至不敢太过明显的表现出来而已。

对于燕王朱棣,目前也仅仅存留在做太子的想法,是不敢有什么举动的。

毕竟谁都知道朱元璋的脾气,一旦威胁大明江山社稷,让天下百姓陷入战乱之中,

朱元璋是一定会想方设法削弱他们的势力,不会心慈手软!

所以即便是争,也只能是耍点小动作罢了。

姚广孝眉头微皱,看了看有些气馁的燕王朱棣,宽慰说道:“殿下不必悲观,有道是事在人为,纵然皇太孙殿下才能卓著,可殿下也并非庸人,何必太过思虑。”

朱棣说道:“这次父皇让我们所有的藩王全都进京,参加皇太孙册封大典,父皇这是想让我们这些做叔叔的,承认侄子的地位啊……”

因为按照惯例,藩王们进京乃是陆陆续续的。

可这次朱元璋招聚所有藩王一同进京,显然与正常情况不同。

那么朱元璋的意图肯定就是想要借着册封大典,来让诸位藩王在天地面前,当着祖宗的面承认太孙之位啊。

这就等于发誓效忠了!

这可比简单的一句祝贺之言辞重的多!

古人对于天是非常敬畏的,如果在天地面前说的什么话,是不会轻易违背的。

“父皇对我那侄子是真好啊……”

朱棣感叹的说道。

因为他明白,其实藩王们真要反叛起来,那一句誓言是约束不住的。。

这个道理他明白,朱元璋怎么可能不明白!

可朱元璋依然要这么做!

可见在他的心目当中,哪怕是有一丁点的好处,都要为自己的皇太孙把握住!

就像是一位老人家,即便是在临终的时候,也会让儿子们保证对他所疼爱的长孙好。

这样的保证真的有效果吗?

这就是老人家的心呀!

姚广孝说道:“殿下,陛下要为太孙绸缪,这也是应该的,换做任何人做太子或者登上太孙之位,陛下都会这么做的。”

朱棣摇头苦笑说道:“藩王一同进京祝贺,这得是多么大的阵仗,父皇用心良苦啊……”

姚广孝点点头说道:“殿下,陛下有此旨意也在情理之中,殿下不必顾忌,刚好也趁着这次机会可以见一见那位皇太孙,摸清楚他的斤两如何。”

燕王朱棣亲叹了一口气说道,“其实只要大明天下江山稳固,能够内修德政,让百姓安居乐业。”

“能够外御强敌,铲除蒙古各部的威胁,我做不做皇帝都无关紧要……”

姚广孝接过话来说道:“殿下,贫僧相信殿下心怀坦荡,对于皇位必然不会汲汲赢求,可也正是为此,殿下才不能松懈,更不能丧失心志以至惰怠啊。”

“你是怕我像秦王一样?”朱棣反问说道。

姚广孝眼睛望着远处,说道:“殿下,人在失去希望的时候是非常可怕的,意志会被消磨,里面的良知也会被抹杀,就连原来的正义和本心也会消失不见,殿下,即便事有不顺,也请殿下自勉。”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请大师放心,即便我今生无缘皇位,可我还是大明的燕王,看护大明的江山社稷也是我们这些藩王的责任。”

望着远处的枯草落叶,朱棣感叹的说道:“但愿他是一位好皇帝吧……”

……

“哐哐哐……哐哐哐……”

铜锣之声敲响,在一处村子里面,百姓都被聚集到村子的打谷场上。

百姓们知道官府有事要事宣布,而且周围还有几十个士卒全副武装,所以谁都不敢骚乱。

几个官吏对着百姓说道:“诸位百姓!陛下有旨,东宫吴王殿下乃是已故太子爷的嫡子,吴王殿下年少有为,能文能武,

既能够率领兵马平定叛乱,也能够处理朝廷事务,为百姓申冤做主,而且又有太子爷的仁慈之心……仁孝贤德,特加封东宫吴王殿下为皇太孙,是为大明的储君!”

官员看着百姓们说道:“皇太孙殿下顾念百姓疾苦,尤其是老人家,所以特意吩咐,凡六十岁以上的百姓,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