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贞观逍遥王 > 第七十章 秋风起蟹脚痒

第七十章 秋风起蟹脚痒(2 / 2)

苏忆晚倒是听了很高兴,她也才十四五的年岁,只要陈宇宠着她,孩子什么的还不是早晚的事情。

“啧啧,怎么你们吃螃蟹不蘸醋啊?”陈宇郁闷的看着苏忆晚给他准备的调料。

唐朝人吃螃蟹是煮的,其实今儿陈宇蒸螃蟹的时候已经是惊艳了一把众人,唐朝人吃蟹,出现了一种新鲜的调味料,就是橙泥。在唐人那里,把新鲜橙子的果肉挖出,加一点细盐,捣烂成泥,叫“橙齑”,是吃生鱼片以及螃蟹时的最好蘸料。

不过,唐人远非只会煮蟹。刘恂《岭表录异》就记载了那个时代广东人吃海蟹的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将多种调味料混在一起,做成浓汁,浇到带有蟹膏的螃蟹之上,然后整只蟹直接上火烤熟,接近今日的“烧烤”

第二种则需把螃蟹拆散,剥除蟹钳、蟹腿内的肉以及蟹壳内的黄膏白脂,这无疑就是今日所说的“剥蟹粉”了。剥好的蟹肉与蟹膏拌在一起,再填回到壳中,浇入多种调料配成的调味汁,蒙上一层面糊,当时称为“蟹饆饠”。《岭表录异》没有谈及“蟹饆饠”的具体上火方式,推测起来,应该是在油中炸熟,也就是今天所言的“炸蟹盒”。

当时,中原地区无法见到鲜海蟹,若是吃活蟹则只能吃到淡水蟹,但一样深谙剔蟹粉的妙处。据《清异录》一书记载,唐中宗时,韦巨源官拜尚书令,按照当时的风气,向天子、皇后,进献了一席庞大的“烧尾宴”,其中记录下菜名的就有五十八道,奢侈惊人。在菜品清单中,有一道“金银夹花平截”,并且注明:“剔蟹细碎,卷。”很显然,这道菜的做法,首先一步就是把熟蟹的膏黄剔下,正与今日的“剥蟹粉”相符合。然后,把“细碎”的蟹黄用面皮或者米饭裹起,卷成长条,再切成一个又一个小段。

可惜食单没有记明,用以卷蟹黄的具体是米

还是面。如果是以不发酵的熟薄饼裹卷蟹黄,那么成品的效果就是“蟹黄春卷”;如果是将发酵的生面团擀成面皮,表面匀涂蟹黄,翻卷成卷,入蒸笼蒸熟,那就是蟹黄懒龙或蟹黄花卷;如果是用熟米饭卷裹蟹黄,再切成一截又一截—即所谓“平截”,则俨然就是“蟹黄寿司”了。

但是陈宇始终坚持,清蒸的螃蟹才能感受出最原始的美味来,他摇摇头,去取来一些醋,加上糖霜和姜末,又吩咐小梅过来生火,把一碗糖醋放到蒸锅上蒸。

“嘿嘿,哥哥又发明什么新吃法呀?”陈妍开心的看着陈宇,她虽然也吃过螃蟹,可以前家徒四壁,螃蟹不过是吃些小的没肉的,而且水里一煮,啥味儿都没了。

“等着啊。”陈宇搓搓手,待蟹醋蒸透,拿过来放到桌上,陈宇又从蒸锅里拿出留好的大闸蟹,掰开一只,这会儿也不管身边的妹妹和娇妻了,大口大口的就吞咽那些蟹黄。

苏忆晚吃的就精细多了,“蟹八件”这吃蟹的利器在明朝发展到巅峰,唐朝的时候只有小锤子小刀子和小钳子这三样,苏忆晚是青楼出身,自然也是要服侍人的,剥蟹对她来说算是家常便饭。

陈宇和陈妍兄妹两个吃相就差多了,简直就是牛嚼牡丹,吃了两只蟹后,苏忆晚剔出一壳子蟹黄蟹肉来,又拿小勺子舀过一点子醋淋在上面,笑着递到陈宇嘴边。

陈宇哪儿舍得让她光干活不吃肉,又拿过那些蟹肉递回去,苏忆晚娇笑着让陈宇快吃,陈宇摆摆手,

“娘子快吃吧,你看你都剥了好久,一口也没吃到,螃蟹这么多又吃不完,自家人何必分彼此。”

苏忆晚和陈宇又推脱了两回,陈宇干脆用筷子挟起一块蟹黄喂到苏忆晚随便,在陈妍嘿嘿笑声中,苏忆晚才亲启樱唇,咽下这筷子蟹黄来。

“妾身得夫君如此宠爱,此生难以为报。”苏忆晚放下筷子幽幽的说道。

“你看你,又说昏话,赶紧吃,螃蟹凉了可就不好吃了。”陈宇笑着又喂给苏忆晚一筷子。

不光是三人,连陈家的四个下人今晚也是吃的不亦乐乎,但是陈宇还是叮嘱了一句,

“吃归吃啊,别贪嘴,这螃蟹性寒,吃多了容易闹肚子,还有啊,别和柿子一起吃啊,来,喝点酒。”说着陈宇举起酒杯,心下大快,满桌子的蟹腿都没人吃,陈宇想着这要是后世得多浪费啊。

今天吃螃蟹,陈宇也是破例让陈妍喝了几口黄酒,解解寒气。酒足饭饱以后,陈宇笑呵呵的搂着苏忆晚来到院子里赏月。

看着身边容颜清丽的美人儿,陈宇又看看另一边乖巧懂事的妹妹,忍不住就诗兴大发,可下一秒就生生憋了回去,一是生怕写多了往后没的抄,二是总得给后人留几首吧。

幸好唐朝人对中秋没有什么概念,每个月都有月圆,苏忆晚也没想起来让陈宇吟诗作对啥的,赏了会月,陈宇便吩咐下人收拾收拾,一屋子的腥气,陈大打了好几桶水才清理干净。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